樹是世界上生命周期最長的一種生物,有些樹在不被人類破壞的情況下,活個幾百年都不是問題,比如銀杏、松柏等等,我國就有不少棵千年古樹。那么樹木是不是活上幾千年就到極限了呢?其實有些種類的樹,活個上萬年都不是問題,比如我國浙江天目山景區就有棵1.2萬年的銀杏,而美國更是有棵植物活了8萬年以上,它就是潘多樹。
去美國猶他州魚湖國家森林公園游玩的游客,一般會去觀賞一個比較特殊的顫楊林,之所以說它“特殊”,那是因為別看它是一片森林,其實這片森林嚴格來說只有一棵“母株”,也可以說只有一棵樹。
潘多樹是無性系的顫楊林,是由一個個體發展而來,它的繁殖與竹子類似,隨著其根系不斷發展,數不勝數的樹苗從其根上生長出來,所有樹干的基因都完全相同,樹根相連,這一片樹林都是一個生命體。
據研究發現,潘多樹至少在8萬年前就開始生長了,幸運的是,8萬年來無論經歷什么樣的環境變化,這里的潘多樹都良好的生長了下來,1—2萬年前的第四冰川期也沒能阻止它的生長,其根部不斷向外擴展,生長出樹干和枝葉,現在已經長成世界上已知的最大生命體。
潘多樹能有多大呢?全樹共有約5萬個樹干,占地42萬平方米,相當于一多半的北京故宮大小,樹體總質量能達到6615噸。
潘多樹的“枝干”并不是8萬年了都一直長著,嚴格來說,只有地下無性繁殖根系一直活著,“枝干”也會有新陳代謝,老的“枝干”枯死,新的“枝干”長出來,從8萬年前到現在一直都這樣生長。
不過2018年美國《科學公共圖書館·綜合》雜志上的一篇論文稱,潘多樹其大約80%的枝干正處于危險之中。
幾個研究人員經過長久的觀察,衡量了樹林不同部位的健康狀況,比如數一數活樹干與死樹干的數量和新長出樹干的數量并追蹤啃樹動物的排泄物。他們發現,樹體在過去幾十年里,騾鹿和牛一直在吃掉從地下顫楊母根上發芽的新樹苗,大多數區域沒有“中青年樹”,72年來,這片顫楊林日益稀疏,這課目前已知的最古老樹木,嫩芽一直在“被啃食”,正面臨著消失的危險。
之所以幾十年來回這樣,是因為20世紀初,人類殺死了當地很多食肉動物,比如狼和灰熊,騾鹿等動物天敵減少,而這些啃食嫩枝的動物有不少是受到保護不得獵殺的,所以大片區域被啃食的長不出新苗。
在2013年左右這片潘多樹林有一半被圍欄圈起來了,五年內確實有效果,平均每英畝長出了數千株樹干,但依然有動物混進來,管理人羅杰斯說,大約有30%的區域用8英尺的圍欄圍著,不過圍欄沒有發揮太大的作用,因此仍然很糟糕。”
目前潘多樹群還是比較大的,如果管理得當,相信它可以有機會喘口氣以便復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