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繡球成了初夏花卉的寵兒,不僅植物園、公園有種植,普通市民也有在家中養繡球。
由于去年的暖冬效應,今年繡球花的花期提前了10天左右,現在已經呈現出爭奇斗艷、色彩繽紛的景象。
辰山植物園多年來一直致力于繡球屬植物的種質資源收集、篩選、景觀展示及相關的研究。截止到2020年,已收集繡球屬的原種近20個,品種共收集200余種,園區對外展示的除了常見的“無盡夏”“珍貴”等品種,還包括國際上獲獎的“漢堡”“完美瑪麗斯”“花手鞠”“幻影”等150多個品種。
■櫟葉繡球
■喬木繡球
■圓錐繡球
■大葉繡球
■“紅色王牌”繡球
■“妙織小姐”繡球
■“紫衣教主”繡球
■“藍鳥”澤繡球
■“泉鳥”繡球
■“戴安娜王妃”繡球
■“王子”繡球
■“搖擺樂”繡球
繡球主展示區位于主游線西側水杉林下,占地約1500平方米。另外還有兩個重要的展示區域:礦坑花園出口水杉林下和辰山東北側的茶花谷。三個展示區內共計種植約150余個品種、2000余株繡球,涵蓋了繡球屬的四大類觀賞品系,尤其最近大葉繡球逐漸進入盛花期,花型有蕾絲邊型、圓球型,花色從白色、粉色到紅色不等,呈現出花團錦簇、絢爛多姿的景象。
小知識:
1.木繡球(斗球)和繡球之間有什么區別?
木繡球,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斗球,還有揚州的瓊花,都是莢蒾屬植物,其花型和大葉繡球(拖把頭花型)很像,都具有華麗的花序和醒目的不育花,廣為栽培。木繡球等莢蒾植物在春天開花(4月份),現在已看不到花,花色也相對單一,常見的是淡綠色(初花)和白色(盛花)。
繡球屬,原屬于虎耳草科,比較新的植物分類系統屬于繡球花科。莢蒾屬屬于忍冬科,新系統屬于五福花科。因此,兩者是完全不同的屬,親緣關系也不近。繡球的花期在五月中下旬,因種類的不同可持續開花到八九月份。
繡球和莢蒾之所以看著像,實際上是由于自然選擇造就的。在類似的環境中產生了趨同進化,部分種類的花序最外層都變成了不育花,喪失了傳粉結實的功能,轉而變大,顏色醒目,讓傳粉者在更遠的地方便可以發現,把孕育的任務交給花序內部較小的可育花。繡球常見的四個品系為大葉繡球、圓錐繡球、櫟葉繡球和喬木繡球。
2.八仙花和繡球是什么關系?
八仙花是大葉繡球品種的統稱,因其色彩繁多,有白、粉、紅、藍、紫等,故稱之為“八仙花”,在日本被叫做“紫陽花”。八仙花的花型有兩種,一種都是不孕邊花組成,常稱為拖把頭型,一種花型的周邊一圈是不孕邊花,中間的是可育花,稱為蕾絲邊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