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態硬盤接口哪個好?目前,SSD固態硬盤的接口類型主要有以下三種:SATA M.2 PCI-E,之前電腦配置網曾對SATA和M.2這兩個接口進行過對比介紹,為了讓大家全方位了解固態硬盤接口方面的知識,本文又加入了PCI-E接口以及其它一些比較少見的硬盤接口。
首先,對于這三種常見的固態硬盤接口來說,它們的速度快慢排序應該是:PCI-E ≥ M.2 ≥ SATA
至于為什么要加上等于號,這是因為接口形式不能完全代表它的速度,比如現在有一些M.2接口的固態硬盤走的卻是SATA通道。這個問題在《sata和m.2有什么區別》這篇文章有詳細介紹。
除了SATA M.2 PCI-E這三個常見的接口之外,現在的個別主板還能找到mSATA、SATA Express還有U.2接口,不過mSATA基本只存在比較老的主板上,因為現在M.2完全可以代替它,SATA E接口本來是打算用來代替SATA 6Gbps,然而尷尬的它從誕生到消失就沒被正式使用過…… U.2接口目前消費級產品只有Intel在推,多數用在服務器和企業級應用上,現在最新的主板上也沒多少個有U.2接口的了。
硬盤常見接口
接下來小編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目前這3種主流的SSD固態硬盤接口
一、SATA 6Gbps接口
準確地說,目前SATA固態接口應該稱為SATA III,它速度為6Gbps,所以有很多人也稱為SATA 6Gbps。SATA 6Gbps接口是目前最最常見的硬盤接口,現在消費級市場上所有的硬盤和大部分SSD都是這種接口,接口及線纜如下所示:
主板上的SATA III接口
硬盤上的SATA III接口
SATA III數據線
這是用850pro 256GB跑出來的,基本上是SATA III接口的極限了
SATA III口是目前最為成熟的接口,然而對于SSD來說也是一個過時的接口,因為它的速度上限基本上就是560MB/s左右,現在的SSD基本隨便都能跑到這個速度,而且SATA接口只支持AHCI協議,它是為大延時的HDD而準備的,SSD其實應該使用更為先進的NVMe協議。
二、M.2接口
M.2是目前高性能SSD最常見的接口
M.2接口開始時叫NGFF(Next Generation Form Factor),它就顯得非常優雅,基本尺寸22x42mm,如果要估到大容量最長可以做到110mm。目前的新主板大都有會M.2接口,筆記本則大多數都配備M.2接口的SSD,因為體積小、便于安裝現在開始逐漸流行起來。
現在M.2接口固態硬盤有以下幾種類型:走SATA通道的,走PCI-E 3.0 x2通道的,走PCI-E 3.0 x4通道的,速度分別是6Gbps、16Gbps和32Gbps(這里一定要注意,走SATA通道的M.2固態硬盤,它的速度和普通SATA III接口固態基本是一樣的,這也是文章開頭那個結論里我要加上等于號的原因)
這是M.2接口的960pro,走的PCI-E 3.0 x4通道,性能比SATA高很多。
三、PCI-E接口
直接插PCI-E接口的SSD基本上都是高端貨,當然也有不少是M.2 SSD加轉接卡轉變過來的,消費級的PCI-E SSD基本上都是PCI-E 3.0 x4的,帶寬和那些M.2 SSD是一樣的,不過由于PCI-E SSD大多數配有散熱器,SSD的性能更為穩定,而且Intel的PCI-E SSD基本都帶有服務器血統,性能與穩定性都很好。服務器用的PCI-E SSD是有走PCI-E 3.0 x8甚至x16的,性能相當強,價格也十分貴。
總結:固態硬盤接口哪個好?SATA M.2 PCI-E哪種接口速度最快
SATA M.2 PCI-E這三種接口的速度快慢在前文中已經有了很明確的描述。至于到底選哪種固態硬盤接口比較好?這就又面臨性價比的問題了,如果不考慮錢的問題,那自然是PCI-E的最好,M.2次之。雖然SATA接口的速率雖然是這三種里邊最慢的,不過對于一般用戶來說也是夠用的了,關鍵是SATA價格便宜,工藝成熟,也不必擔心像M.2和PCI-E高溫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