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孩子,也許從他做作業第一次遇到困難時,感受到家長對他和學習的態度、要求開始,心理上就出現了微妙的變化。
我見過各種各樣的孩子,通過見證他們的成長,我深刻地意識到,隨著孩子年級的升高,學習越來越不是一件只憑智商就可以搞定的事。
我見過一開始單憑聰明,學習還過得去,但是因為懶散,沒有好習慣,成績越來越差的孩子;也見過一開始成績不夠拔尖,但是因為有毅力、耐心和好的學習習慣,沖過瓶頸期,越學越有自信,成績遠遠超出了老師的預估的孩子。
葉圣陶先生說:教育的本質就是培養習慣。
而習慣培養的主陣地在家庭,無論自己的孩子聰明與否,家長都應該培養孩子凡事不要投機取巧,認真學習、認真做事的意識和習慣。
而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正是培養這種意識和習慣的好契機。
家長應該想辦法陪孩子沖過去,而不是態度搖擺、怨天尤人或散手不管。
此時,你的態度正非常微妙地影響著孩子的心理,
你的做法給孩子做出了“行”的榜樣。
那些已經養成了懶散習慣的孩子,也并非無藥可救。
但是,憑孩子一個人的力量不能戰勝這長久以來形成的壞習氣。
他需要家長的全力支持和幫助,還需要家長的理解和耐心。
希望有越來越多的家長覺醒,投入到科學的家庭教育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