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熱播劇《大秦賦》中,秦莊襄王嬴子楚去世,太子嬴政繼位,趙姬一躍成為太后。太后趙姬耐不住深宮寂寞,竟然和假宦官嫪毐生下兩個兒子。嫪毐恃寵生驕,野心急劇膨脹,竟以秦王嬴政的假父自居。私通太后的事情暴露后,嫪毐鋌而走險,發(fā)動叛亂。舉行冠禮后,嬴政迅速平定叛亂,將太后囚禁在雍城。
趙姬貴為太后,竟然落得被兒子囚禁的下場,實在令人唏噓。
歷史上的趙姬有著怎樣的人生經(jīng)歷和結(jié)局呢?
根據(jù)史料記載,趙姬本是呂不韋的姬妾,因為一場巧遇,在趙國邯鄲為質(zhì)的秦國落魄王孫嬴異人對她一見鐘情,于是呂不韋把趙姬送給嬴異人,“見呂不韋姬,悅而取之”(《史記》)。
秦昭襄王四十八年(公元前259年)正月,趙姬生下嬴政。
同年十月,秦國派王陵攻打趙國都城邯鄲,長達三年的邯鄲之戰(zhàn)從此拉開序幕,“其十月,五大夫陵攻趙邯鄲”(《史記》)。
趙姬便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和丈夫、兒子在邯鄲城內(nèi)過著自己的小日子。秦趙正在交戰(zhàn),秦質(zhì)子嬴異人一家人想得到趙國人的禮遇是不太可能的,而且極有可能成為趙國人泄憤的對象。不過,雖然生活艱難,有時甚至有生命危險,但可能很溫馨。
秦昭襄王四十九年(公元前258年),秦國派王龁代替王陵猛攻邯鄲,戰(zhàn)事持續(xù)到八九月,仍沒有攻克,于是將邯鄲團團圍住。
秦昭襄王五十年(公元前257年),都城邯鄲被秦軍圍困多時,趙國形勢危急,趙孝成王惱怒至極,想殺異人,呂不韋連忙帶著嬴異人逃出邯鄲。
趙姬母子被留在邯鄲城內(nèi),趙王沒有抓到嬴異人,于是派人追殺趙姬母子,趙姬帶著孩子,東躲西藏,九死一生,竟然活下來,此時嬴政只有三歲。
嬴異人逃走后,趙姬帶著兒子在邯鄲呆了六年。這期間,趙姬吃了多少苦,受過多少磨難,或許只有她自己知道。
秦昭襄王五十六年(公元前251年),秦昭襄王去世,安國君贏柱繼位,趙姬的丈夫嬴異人被立為太子,此時異人早已改名為子楚。
為緩和與秦國的關(guān)系,趙國把趙姬母子送回咸陽。
趙姬終于告別了在邯鄲噩夢般的日子,再次見到丈夫,不過此時丈夫的生活里已經(jīng)多了另一個女人,這個女人還生下了一個兒子,名叫成蟜。
也許,是在嬴異人的堅決要求下,趙國才把趙姬母子送回咸陽。異人成為秦王后,把趙姬的兒子嬴政立為太子。所以,異人可能是愛趙姬的。
一家人重新生活在一起,其樂融融,也許這正是趙姬想要的生活,可是幸福的日子僅僅持續(xù)了三年。
三年后,丈夫去世,兒子嬴政即位為秦王,趙姬一躍成為太后,呂不韋成為相邦。
雖然大權(quán)在握,趙姬對朝政即不懂也感興趣,后宮寂寞,她和呂不韋舊情復(fù)燃。
可是呂不韋一心為大秦謀劃未來,而且擔心事情敗露,禍及自身,不想和她糾纏,于是把假宦官嫪毐獻給她。
沒想到趙姬真的陷進去了,竟然懷孕。寡居的太后懷孕,這得是多大的丑聞,趙姬竟然如此糊涂,這恐怕是呂不韋始料不及的吧。
不過,趙姬的糊涂遠不止于此。
趙姬想生下孩子,為了避人耳目,她謊稱占卜不吉利,應(yīng)換個地方住,于是遷居雍城,嫪毐作為親信隨從,寸步不離。
趙姬很愛嫪毐,不僅給了嫪毐很多賞賜,而且很多事情都交給嫪毐決斷。得到太后的寵信,嫪毐一夜之間成為炙手可熱的權(quán)貴,奴仆多達數(shù)千人,想求得一官半職而成為嫪毐舍人的有一千多人。
公元前239年,嫪毐被封為長信侯,以山陽地為其封地。趙姬對嫪毐越來越縱容,不僅讓他隨意享用王室的宮室、車馬、衣服、苑囿、獵場,還輕率地把所有的事情都交給嫪毐決定,“又以河西太原郡更為毐國”(《史記》)。
此時秦王嬴政尚未親政,很多權(quán)力掌握在太后手里,可趙姬“事無小大皆決于毐”(《史記》),這意味著嫪毐可以染指朝政了,趙姬怎會如此糊涂?
在太后的一味縱容下,嫪毐的勢力迅速膨脹,幾乎與相邦呂不韋地位相當,六國開始結(jié)交嫪毐,以阻止呂不韋組織的軍事進攻,甚至秦國大臣也面臨著支持呂不韋還是嫪毐的選擇,“秦自四境之內(nèi),執(zhí)法以下至于長輓者,故畢曰:‘與嫪氏乎?與呂氏乎?’”《戰(zhàn)國策》)。
可是嫪毐不懂政治,不懂得為秦國的利益著想,只知道瘋狂擴大自己的權(quán)勢。
公元前238年,有人告發(fā)嫪毐并不是真的宦官,經(jīng)常與太后私通,還生下了兩個兒子,藏在宮里,甚至與太后商量,秦王嬴政死后,讓自己的兒子繼承王位。“與太后謀曰‘王即薨,以子為後’”(《史記》)。
秦王嬴政令官員徹查,很快查清真相。
公元前238年四月,二十二歲的秦王嬴政在雍城舉行冠禮,加冠佩劍,從此他將親掌朝政,收回太后手中的權(quán)力。
嫪毐擔心嬴政親政后處置自己,搶先發(fā)動叛亂,偽造秦王御璽及太后璽調(diào)集兵馬,企圖攻打雍城蘄年宮。秦王嬴政得知后,令昌平君、昌文君率軍去咸陽平定叛亂。
嫪毐的叛亂很快被平定,秦王嬴政一怒之下將母親囚禁在雍城,并且處死了二十七個為太后說情的人,在《大秦賦》中,嬴政對趙姬說:今生不再相見。
太后趙姬任性放縱,縱容男寵染指朝政,終食惡果。
或許,趙姬想從嫪毐這里獲得愛情,可是嫪毐不愛趙姬,如果愛她,怎會發(fā)動叛亂,將兵鋒直指她的兒子嬴政?趙姬對嫪毐而言,或許只是爭權(quán)奪勢的工具。
趙姬很幸運,擁有重情義的丈夫和優(yōu)秀的兒子,成為尊貴的太后,可是,再好的運氣也經(jīng)不起肆意揮霍。
公元前237年,嬴政接受齊人茅焦的勸諫,將太后趙姬接回咸陽。
茅焦對嬴政說,“秦國正欲統(tǒng)一六國,而大王囚禁太后,有違孝道,天下人聽說后便不會愿意到秦國來了”,民為邦本,嬴政自然知道茅焦的話言之有理。茅焦以囚禁太后會影響統(tǒng)一大業(yè)為由,最終打動了秦王嬴政,可能此時嬴政更在意的是統(tǒng)一大業(yè)。
公元前228年,趙姬去世,與丈夫子楚合葬芷陽,謚號帝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