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孝宗朱祐樘的生母孝穆紀太后是賀縣人,原本是當地土官的女兒,成化年間被明軍俘虜進入掖庭。
掖庭是什么地方呢?據說楊貴妃跟唐玄宗耍小性子,惹得龍顏不悅,曾被打發到了掖庭,唐朝才女上官婉兒以罪臣子女的身份在掖庭生活了十余年。
紀氏可能小時候受過比較好的教育,讀書識字,聰慧靈敏,很快脫穎而出,被封為女史,奉命看守內庫。
萬貴妃雖然獨得皇上專寵,卻嫉妒成性,只要聽說有后宮女子懷孕,便派人去強行墮胎。柏賢妃所生的悼恭太子,即朱祐樘的第二子,據說也是被萬貴妃所害。
有一天,朱見深偶然經過內庫,看見紀女史,便隨口問了幾句,想不到這個姑娘居然回答得十分得體,仔細一看,容貌俏麗,朱祐樘心動不已。
春風一度紀女史便懷孕了,萬貴妃知道后十分生氣,派身邊的宮女去打胎。
這個宮女是個善良的女子,很同情紀女史的遭遇,于是對萬貴妃謊稱紀女史沒有懷孕,而是病痞。
于是紀女史搬到了安樂堂,幾個月后,生下了一個男孩,這便是后來的孝宗,萬貴妃收到消息后派宦官張敏去處置這個孩子。張敏的內心驚呼:“皇上現在沒有子嗣,為何要拋棄這個孩子?”
張敏沒有執行萬貴妃的命令,他偷偷把孩子藏到了別的房間,用米粉、飴糖和蜂蜜等食物喂養他,想方設法不讓萬貴妃知道。
等孩子長到五六歲,仍然沒敢剪去胎發,當時吳廢后居住在西內,離安樂堂很近,知道了這件事后,經常過來幫著喂養,皇帝朱見深始終被蒙在鼓里。
自從悼恭太子病逝后,皇帝很長時間沒有子嗣出生,朝廷內外都為此事發愁。
成化十一年,朱見深讓張敏給自己梳頭發,對著鏡子感嘆道:“朕年紀大了,卻還沒有兒子”。
張敏聽后跪在地上說:“奴才死罪,萬歲爺已經有兒子了”。
朱見深驚愕萬分,連忙問道:“在哪兒?”
張敏回答:“奴才說了這些話便是死罪,萬歲爺應當為皇子做主”。
太監懷恩也跪下磕頭道:“張敏說的是真話,皇子被偷偷養在西內,現在已經六歲了,一直藏著不敢讓人知道”。
朱見深大喜過望,立即去了西內,派使者去迎接皇子回宮。
使者到了之后,紀女史抱著孩子哭道:“孩子走后,我恐怕不能活了,孩子,等會兒看見穿著黃袍、長著胡須的人便是你的父皇”。
小皇子穿上緋紅色的袍子,乘車,被眾人簇擁著來到階下,他的頭發披散到地上,跑過去撲進朱見深的懷里。
朱見深把他抱到自己的膝蓋上,撫視良久,悲喜交加,忍不住淚如雨下,“這是我的兒子,長得像我”。
然后,朱見深讓懷恩去內閣把事情的原委告訴內閣大臣,群臣都為皇帝高興,第二天,百官入朝慶賀,朱見深向天下頒布詔書,此后,紀妃搬到永壽宮居住,數次被召見。
萬貴妃日夜哭泣,哀怨地說道:“一群小人蓄意害我”。
這年六月,紀妃暴病而逝,有人說是萬貴妃害死的,也有人說是自盡的,被追封為紀淑妃。
朱祐樘被冊立為皇太子后,當時朱見深的生母周太后居住在仁壽宮,對朱見深說:“把孩子交給我撫養吧”。
從此,朱祐樘住進仁壽宮,和祖母生活在一起。
有一天,萬貴妃派人請朱祐樘去她那兒吃東西,臨去前,周太后囑咐朱祐樘:“孩子,別吃那兒的食物”。
朱祐樘到了之后,萬貴妃果然拿出了許多美味的食物,但是朱祐樘不肯吃,他說:“我已經吃飽了”。
隨后,萬貴妃又讓人端來了羹湯,朱祐樘直截了當地拒絕:“我擔心有毒”。
萬貴妃惱羞成怒,心想:“這個小孩兒現在就對我這樣,長大后肯定會欺負我”,她怒火攻心,竟然一病不起。
朱祐樘即位后,追封紀淑妃為太后,遷葬茂陵,在奉慈殿祭祀。
1.張敏的去世時間。實際上,張敏于成化二十一年(公元1485年)病逝,并非于成化十一年自盡。
2.紀太后去世的原因。
《明憲宗實錄》是朱祐樘在位期間修撰完成的,如果紀太后真的是萬貴妃害死的,《明憲宗實錄》不可能沒有記載。
朱祐樘即位后,有的大臣請求“欲追廢妃號,籍其家,毀其墳賴”,但是朱祐樘沒有同意。
3.朱見深不太可能單憑長相和張敏的一面之詞地斷定朱祐樘是他的兒子,實際上他們二人長相的相似度并不是特別高。皇室血脈關系到皇位的傳承,如此草率地認定皇子,周太后和內閣大臣都不可能同意。朱祐樘的存在,朱見深一直都知道。
4.朱見深一共生了十四個兒子、六個女兒,萬貴妃逼迫后宮女子墮胎、謀害皇子的說法不太可信。
5.朱祐樘出生時,朱見深的第二子朱祐極在世,并不是沒有其他皇子。
明憲宗朱見深把所有的愛都給了萬貴妃,紀太后生前只是一位普通的宮女,即便在生下皇子之后,生活狀況也沒有太大的改善,去世后才被追封為淑妃。
身為后宮女子,她的榮辱得失、命運起伏全都系于皇帝朱見深的喜怒哀樂,可是朱見深的心里并沒有她的位置。
她是個不幸的女子,與朱見深一次偶然的相遇,便決定了今后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