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心再泄易學真?zhèn)?/p>
——易學取象、一卦多斷等重要秘密
第一 當今易學從業(yè)水平高低的根本標準
1、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能否搞好經卦與具體事物的對應關系,是衡量易學實踐水平高低的最重要標尺;
2、易學實踐水平的高低,取決于易學符號對應具體事物能力的強弱;
3、如何根據經卦卦象排冗去繁,鎖定焦點事物,把這根“針”撈出來,是易學實踐工作者必須面臨的極為重要的問題;
4、確定對應事物的過程,就是不斷縮小選擇范圍的過程。
第二 吉兇雙重性
1、如果只看單純看一個經卦,則任何一個經卦都具有雙重含意,既有其吉的一面,也有其兇的一面。下面對此略加說明:
乾卦:當它向吉的方向發(fā)展時,表現為高貴威嚴、純潔無染、圓滿吉祥;當它向兇的方向發(fā)展時,表現為剛愎自用、孤立無援、干枯僵硬。
兌卦:當它向吉的方向發(fā)展時,表現為激情飽滿、銳意進取、興致勃勃;當它向兇的方向發(fā)展時,表現為殺氣滕滕、傷害破壞、殘缺毀折。
離卦:當它向吉的方向發(fā)展時,表現為內心喜悅、光明開敞、發(fā)展壯大;當它向兇的方向發(fā)展時,表現為喪心病狂、自暴自棄、損失流散。
震卦:當它向吉的方向發(fā)展時,表現為充滿活力、機動靈活、生機盎然;當它向兇的方向發(fā)展時,表現為閃爍不定、震蕩變幻、流動不居。
巽卦:當它向吉的方向發(fā)展時,表現為清高自處、溫柔無爭、財利優(yōu)渥;當它向兇的方向發(fā)展時,表現為陰陽分離、優(yōu)柔寡斷、難以自主。
坎卦:當它向吉的方向發(fā)展時,表現為凝斂含蓄、成熟自信、成果豐庫;當它向兇的方向發(fā)展時,表現為陰險狡詐、偷盜成性、暗箱操作。
艮卦:當它向吉的方向發(fā)展時,表現為安閑寧靜、定局已成、穩(wěn)重堅定,當它向兇的方向發(fā)展時,表現為陰陽離決、滯塞不通、駐足不前。
坤卦:當它向吉的方向發(fā)展時,表現為寬容廣博、虛懷若谷、承載一切,當它向兇的方向發(fā)展時,表現為貪婪自私、昏暗無光、愚昧無知。
2、和經卦一樣,任何一個別卦都含有雙重含意,既有其吉的一面,也有其兇的一面。
第三、吉兇的確定
1、常理定吉兇法:從心理學角度來說,一個人之所以愿意咨詢,總是因為遇上了自己難以判斷和解決的問題,也就是說,其人遇上了“兇事”。所謂“吉事罕問卦,問卦多藏煞”,就是這個意思。如卦中多吉者,當細尋其中之兇。如卦中多兇者,當細尋其中之吉。真實無兇者,方可以吉論;確定無吉者,方可以兇論。
入門先觀來意,出言先要拿心。先千(恐嚇)后隆(恭維),乃兵家之妙法。輕拷(旁擊側敲)向賣(賣弄),是江湖之秘宗。
有問不可遲答,無言切勿先聲。談男命,先千后隆,談女命,先隆后千。人人后運好,個個子孫賢。
三五成群,須防有假。嘻呵成,必定無心。來意殷勤,前運必非好景。言詞高傲,近來必定佳途。
言不可多,言多必敗。千不可極,千極必隆。 父年高而母年細,定必偏生庶出。己年細妻年高,當然茍合私逃。
子年與妻年彷佛,非填房定偏室坐正。父年與己年相等,不是過繼定螟蛉。
老年問子,雖多亦寡,憂愁可斷。少年問子,雖有亦女,立即分清。
早娶妻之人,父業(yè)可卜。遲立室者,祖業(yè)凋零。
當家早,父必先喪。當家遲,父命延長。
少年問親娘,有病在牙床。老父問嬌兒,定必子孫稀。
來意神清,定必無心談事。出言心亂,定當有意問災兇。
少年過于奢華,其人必然浪子。老人過于樸實,此輩定是愚人。
年嫩志誠,千金可托之肖子。老來白霍,萬事無成之鄙夫。
男兒問娼女,此乃終日談煙花之俗子。婦人問翁姑,其人固念病體憂愁之賢女。
男人身配獨鎖匙,未斷有室。婦人襟頭常帶乳,不是無兒。
氣滯神枯,斯人現困境,謀事十謀九兇。色潤聲高,此子近處吉祥,十成九就。
入門兩目流連,必多心而無專一。身搖浪定,定小相而帶輕浮。
衣服樸而潔,銅匙墜帶,生意場中之能人,可卜權衡早創(chuàng)。
履華而整,銀圓滿袋,游樂場上之浪子,當決家業(yè)將傾。
田園近有,定卜先貧而后富。家業(yè)變盡,必然先富后貧。
少年贊他壽長,老人許加福澤。
惡人勿言惡,只許傍借而此,隆千齊下。善人當言善,反正而說福壽同施。
中年發(fā)業(yè)興家,此人善營善作。老來一籌莫展,是老失運失時。
遠客異方,祖宗每多富貴。近營內陸,可斷兄弟貧窮。
小人宜以正直義氣隆他,萬無一失。君子當以誠謹儉讓臨之,百次皆同。
得英切勿盡吐,該防真里有假。失英最忌即兜,留心實內藏虛(英者用神也)。
見水(貧者)切宜用意,不可露輕視鄙賤之心。過火(富者)理當謹慎,最好看定方向開言。 剛柔并用,拷夾齊施,有千有隆。攜琴(錢)祖宗有隆有千,火向連天。
坐立頂正大,言語要莊嚴,軍馬不可盡出。聲氣定要相連淡定吞吐,得意不宜再往。
言詞鋒利、失之不可言聲向視正君子相,目橫語亂小人形。
男女同來,分清老少親戚方可斷。單身再問,審定方向形勢始能言。
寡婦詢去留,定思重配。老媼多嘆息,受屈難言。
病詢自身,雖佑亦宜慢泄。老詢壽元,未可即斷死亡。
有子而寡,宜勸守節(jié),將來必有好景。無兒問去,當要著其別棲為高。
此乃看其人之年歲為立言。童兒身上,反復追尋,前兒難養(yǎng)。 老大問自身,查壽元,現有病符。瞻前顧,必當高聲唱問,以定其身。
拉衣牽裙,定要暗里藏譏,以求其實。
十六七之少女問男,春情己動,異性亦然。
五六十之老翁問女,冬雪既降,同偶何嫌。
因人情而談世故,忖心理以順開言。俏遇硬鼻高頭,千中帶夾(夾者逼也)。
不受則隆。 隆而吐則可,不吐連消帶打,高聲呼喝。千他古運將來(古者即厄運也),使其驚心動魄,言語要真誠。
若逢低首淺笑,隆中帶打(打者單打含譏諷意),不聲則千。千而吐則可,不吐要逐路微拷。
低語講話,隆其苦盡甘來,使其揚眉喜氣,言語要溫柔。
男子入門,志氣軒昂,袒胸露臂,高談雄辯,非軍政之徒定是撈家之輩。每要留心講解,恐失言以招災。
女子進來,言柔步淡,低頭羞答,非閨秀之人,定名門之女,為勢必聽。我軍馬須從容,旁敲側引。
視同來而眨眼,恐非有意尋求。對自己作疏言,未必無心試探。非得真英,不可落軍馬。須防馬失前蹄。
眼觀四面,耳聽八方,坐立必要端方。軍馬出須堅定,切忌浮言亂言,又忌俗語虛言。先用人品滌蕩一番,英耀未到,軍馬單刀直入,自然馬到功成。
但論叩經(即占卦)叩策(解簽)之法,如官府升堂審案,必要尋根尋鴻。一層一層,至緊深究根底。禍福此法,如入大座高樓,由淺入深,由輕至重。大概論之。 至緊問自身日后,次開謀望新花,次家宅占病,亦宜挨入自身可決。
斷自身之法,人生品行,一世好運丑運,可為議論。亦要在自身入脈,可能知得內里因由。
大約之法,如行兵調將,務要隨機應變,仔細留心,不能一概而論。真乃變化無窮也。
古人云,出人頭地,須用苦心。工夫后學必要常常念熟,自有進步。
書云,學而不思則妄,思而不學則怠。
凡間更新守舊,必定夾定男女。
若男問必生意打工求財。若女問,恐入八(即恐丈夫)復飛(即再嫁)。必要一一夾清。
見生意,啟軍馬,必須鎮(zhèn)定。
2、征兆定吉兇法:咨詢者問卦之時的情態(tài)表現或周圍環(huán)境中的事物的情態(tài)表現,在對卦象定吉兇時常能起到“一錘定音”的作用。
第四、論斷的關聯性——一卦多斷機理
1、在易學領域中,作為一個整體的人或事物,其內在結構是用陰陽符號、八個經卦、六十四個別卦這些卦象來表述的。由于陰陽、八經卦和六十四個別卦能夠涵蓋一切事物,因此具有普遍適應性。就作為個體的人而言,其內在的“心念結構”類似于基因,我們可以用別卦卦象來表述。由于與此人具有內在關系的一切環(huán)境、一切行為事件都受該人的心念結構所控制,是異體同構的,因此都可以用同一個卦象來表述,這就是所謂“一卦多斷”的理論根據。
從本質上說,當易學工作者為咨詢者占取一個別卦卦象時,這個別卦卦象即是此人的整體狀態(tài),因此,凡是與此人有內在關系的一切事物,包括居住環(huán)境、和家庭和其他人際關系狀態(tài)、健康狀態(tài)、事業(yè)狀態(tài)、財產狀態(tài)、行為狀態(tài)及其結果等等,都是異體同構的,因此,都能用同一個卦象來表述。上述理論就是易學工作者在易學實踐過程中選定中心問題的理論根據。
2、《易傳?乾文言》中說:“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水流濕,火就燥,云從龍,風從虎。圣人作而萬物睹。本乎天者,親上;本乎地者,親下。則各從其類也。”這句話揭示一個易學實踐中的極為重要的基本原理:同類共振。在易學中,同類共振的基本含意是:屬于同一經卦的具有內在關聯的一切事物,會同步發(fā)揮作用。這是因為,屬于同一經卦的相關事物,必然具有相同的“頻率”,亦即具有相同的信息場和能量場,因此,當某一個事物發(fā)生作用時,必然產生相應的信息場和能量場,此時,與此事物相關聯的屬于同一經卦的其他所有事物,就會與其發(fā)生共振,隨之發(fā)揮相應的作用。這就為一卦多斷提供了堅實可靠的理論基礎。同類共振原理和上面的異體同構原理合璧,為易學實踐開辟了一個極為廣闊的天地,使得易學實踐工作者能夠無憂無慮地在易學領域內自由馳騁。
3、例如,占得火山旅卦,艮坤位上的列卦為艮。
1、就身體而言,列卦艮為皮膚,對應的兌乾位上的列卦為離,離為美,為圖案,因此,在確定此人是個新潮年輕人的前提下,可以斷為其人皮膚上有花紋
(紋身)。
2、如果此人身體生病,則皮膚上有花紋,可斷為白癲風。就經脈而言,艮又為肺臟,離又為火,因此,同時此人的疾病可定為肺炎。
3、就家庭關系而言,艮為妻子,離為美麗,因此,可以推斷此人的妻子比較美麗。
4、就住宅環(huán)境而言,位卦艮為臥室,列卦艮為安靜,因此可以推斷,此人的臥室很安靜。
5、就財產而言,艮為泄巽之卦,可以由此斷定,此人花錢過快,容易泄財。
在這個例子中,看似迥異的皮膚、肺、妻子、臥室,耗財等事物,因為同屬于艮卦,所以可以看作同類事物。因此,它們之間必然發(fā)生共振,表現為此物動則彼物隨之而動。
第五、具體論斷
在幾何學上,確定一條直線,需要兩個點;確定一個平面,需要三個點;確定一個體,需要四個點。在中醫(yī)診斷學中,需要運用望、聞、問、切四個角度進行診斷,才能;確診一個病證。同樣道理,在易學推斷過程中,也不能只看一個層面、一個角度,必須從卦(卦象)、事(中心問題)、理(自然和社會常理)、應(外應事物)等多角度、多層面互相參照,才能確定具體的人物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