涌泉,是足少陰腎經之要穴。別名厥心、地沖、地衡。涌泉位于足底中,足趾躍屈時呈凹陷處。在氣功修煉中,都很重視涌泉穴。該穴與氣功修煉有著較為密切的關系,不論是練功自療,還是發功給他人療疾等,無不與涌泉穴相關。從氣功修煉角度看,涌泉穴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的作用。
1、治病涌泉是練功常用的意守部位之一,意守涌泉能清熱降火、寧神蘇厥、引氣下行。陰虛火旺、上實下虛、頭脹頭痛、鼻蚣、水腫、夜臥不寧者,可意守涌泉穴。意守涌泉穴,還有鎮靜、降壓的作用,因此,高血壓患者在練功中可意守涌泉穴。另外,氣功點此穴,可治小兒驚風、窒息。昏迷急救也可點按該穴。按摩三陰交,擦涌泉,可治療失眠。練功中同時意守涌泉和足三里,可固下盤,強筋骨,增強消化功能,有一定氣功基礎者,在寒冬季節,可意守涌泉,引氣下行,則雙足溫暖,妙不可言。意守涌泉,須使該部位產生氣感(如發熱、發麻、發涼、跳動、發癢等)方可有效。
2、排病氣涌泉是排病氣的常用部位。許多功法都要求將病氣從涌泉排出體外。自我練功治病,如能用意念將患部病氣導至涌泉而排出體外,則會有很好的療效。練功者可在練放松功的基礎上,全身放松,意念從頭至腳放松的同時,將病氣導至涌泉而排出體外。在氣功醫療中,術者可采取先點后發的形式,氣功點按涌泉等穴,待點通涌泉穴后,再用一定的氣功醫療手法將患部病氣“逼”、“趕”、“導”至涌泉穴而排出體外:,如果將病氣從涌泉穴排出后再發功治療,患部就很容易治愈了。
3、糾偏涌泉是氣功糾偏中常用的穴位,練功中若覺得體輕上浮、晃動,則可意守兩腳的涌泉穴。若是較嚴重的外動不止,可采取臥式,意守涌泉穴。練功中如頭昏頭痛,可意守涌泉穴。出現“走火”的偏差,如面紅目赤、口舌生瘡、心煩易怒、胸腹脹痛、氣機沖竄、狂躁不安、大便秘結等,可擦涌泉以滋陰降火,也可三線(身體兩側、前面、后面三條線)降氣的同時,意想太空清涼之氣從頭頂百會穴而入,從涌泉而出。
人采氣涌泉也可作為采氣的部位。利用涌泉采氣,有利于打通足三陽經和足三陰經,對治療雙足、雙腿部位的疾病有較好的療效。練功者全身放松,意念宇宙之氣從涌泉穴而入,如水銀柱一·樣沿雙腿上升,徐徐歸于丹田。如此不斷反復,可達采氣之目的。高功夫者,還可用涌泉穴發放外氣,給他人療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