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聿明,陜西米脂人,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參加過北伐戰爭、長城抗戰、一二八事變、昆侖關戰役,是一位百戰名將,解放戰爭期間,擔任任徐州“剿總”副司令,淮海戰役期間被俘。
杜聿明被俘后受到人民解放軍優待,在戰犯管理所期間醫務人員精心治療和護理下,杜所患的胃潰瘍、肺結核和腎結核等長年痼疾,逐漸好轉、康復。
1959年12月4日,第一次特設大會召開,作為老蔣曾經心腹杜聿明被第一個念到,聽到自己名字時,杜聿明機械性回到了一聲“到”,接著便走上臺領取人生中最為重要一份通知書:“特赦通知書”。
回到座位時,杜聿明落下了眼淚。
杜聿明等人獲得特赦后,在功德林戰犯管理所引起極大反響,每個人都不淡定了。
為什么會出現這個情況,今天我們來說下這個事情。
“特赦”,是指國家元首或者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對已受罪刑宣告的特定犯罪人免除其全部或部分刑罰的制度。
這層含義的存在,以至于管理所人員將這件事情告知戰犯時,很多人都半信半疑,認為自己過去做了那么多錯事,不被處理已經不錯,因而他們對于“特赦”基本上不抱幻想。
會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是我們的做法和國民黨不一樣。
國民黨監獄里,我黨人員受到了太多酷刑,遭受了極大的罪過,因而不少人慘死于獄中。
在這種環境下,白公館、渣滓洞等讓人聞風色變的監獄相繼誕生。
解放前,國民黨撤離前,殺了一大批我黨人員,較為知名的人員有楊虎城、宋振中(也就是小時候我們課本都有小蘿卜頭)。
不少國民黨人員覺得,自己應該被審,或者不經審核被殺都很正常,因而,他們都想過會被特赦。
正因為該原因存在,杜聿明為首的國民黨戰俘被特赦一事,這讓剩余的國民黨戰犯大為震動。
畢竟有不少國民黨大員,均做了一些不該做的事情,導致了不少革命先輩的死亡。
多數國民黨戰俘認為,新中國之所以不殺他們,主要是沒有合適的機會,所以他們覺得在合適的時候肯定會殺他們,然而在得知自己過往一切都不會被追究,僅勞教多年,就會被釋放。
思想不相同,才會在功德林戰犯管理所里引起巨大沖擊。
畢竟,誰都想自由,誰不愿意和自己家人生活一起享受人生中最快樂的時光。杜聿明特人被特赦后,剩余人明白,只要自己好好表現,特赦肯定會來臨。
1959年首次特赦以后,我國于1960年、1961年、1963年、1964年、1966年、1975年六次特赦,那些曾經戰犯均離開功德林戰犯管理所,開啟自己人生新篇章。
多年軍旅生涯,杜聿明身體出現了不少問題,初到戰犯管理所,杜聿明分別有:胃潰瘍、肺結核和腎結核等疾病,
杜聿明作為國民黨鐵桿將領,在解放戰爭期間給予解放軍不少麻煩,因而,在其成為戰俘后,早期很多事情均消極應對,配合壓根不可能。
所以,早期杜聿明不愿配合改造,覺得過一天是一天。
杜聿明洗澡的時候,功德林李科長發現杜聿明身體有異樣,便迅速詢問異樣。
杜聿明并沒有回復,李科長讓他站了起來,發現杜聿明臀部一大一小,當即分析出杜聿明身體狀況不佳。
第二天,立即安排其到醫院檢查。
經過一番檢查,得知一個消息,除了胃潰瘍、肺結核和腎結核外,杜聿明還有嚴重的脊柱炎。
臀部不對稱,便是脊柱炎導致的。
醫務人員迅速對其精心治療,經過一番努力,杜聿明冰冷的內心徹底被炙熱,開始接受新中國、共產黨,開始認真積極改造。
就這樣,杜聿明開始和周圍人交流,干活也積極,讓無數人覺得他變了。
可以說,杜聿明之所以能被第一個特赦,主要是自己努力,從而讓黨和國家看到了他的努力,因而給予了其特赦,所以我覺得很多時候,一些事情還得依靠自己。
杜聿明獲得特赦后,周總理接見了他,對其一番勉勵,接著又安排其到全國政協擔任文史專員。接著,杜聿明又陪同會見了英國的蒙哥馬利、西哈努克親王,這期間杜聿明均陪伴在一旁。
從這點可以看出,新中國管理人性化,不僅釋放戰犯,還給與其工作,并參與重要活動。
杜聿明特赦后的待遇,讓剩余戰犯到了希望,相繼積極改造,這些人當中包括頑固派黃維等人。
以上我們可以得知,杜聿明被特赦后,之所以會在功德林引起反響主要有三個原因:
1、新中國說到做到,說特赦就特赦。
2、早期杜聿明表現一般,居然會被特赦,這讓無數人覺得只要自己積極改造,下一個特赦的人有可能是自己。
3、杜聿明被特赦后,總理找他談話,還給他安排工作,并讓其參加重要活動,這讓所有留在功德林的戰犯看到了特赦的可能性,因而他們都積極改造起來。
對此,你們有什么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