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有中秋賞月的習慣,不知是誰編撰了一個嫦娥奔月的故事。被世人流傳,很少有人知道,嫦娥奔月只是一個隱晦的比喻,王者的恩怨情仇,讓情殺成了借口。《淮南子》中記載,羿除天下之害,死而為宗布。其實只是古代文人的一種習慣,太多的事情只能說,不能做,更多的事情只能做,不能說。
大禹王治水,聲望顯赫。干掉了所有的潛在對手,開啟了"父傳子,家天下"的歷史。他的兒子建立了夏。啟死后,五子奪嫡,太康勝出,有窮氏部落首領后羿是最大的功臣,他射技非凡,可比古時大羿,世人說他是后羿,射日只是一個比喻,生逢亂世,干掉了9個王。太康這個人不是當皇帝的料,政權不穩,就沉迷田獵,后羿起兵,占領了都城斟鄩。歷史稱太康失國,后羿得以號令諸侯。
后羿的人生就是一個傳奇,干掉了九個王。得到了一大批有為青年的追隨,其中最優秀的兩個人,一個是嫦娥,一個是蓬蒙。兩個人是有感情的,可惜,嫦娥成了后羿的妻子。這就是一根刺,刺在兩個人心上。可惜,后羿也走了太康的老路。沉迷酒色,英雄的光環,在追隨者的心中暗淡了,當理想失去了根基,狂熱的崇拜變成了痛苦的根源。
嫦娥和蓬蒙從理想主義的狂熱中清醒,這種失落是難以忍受的,曾經的情感爆發了,無法抑制。干掉后羿成了唯一的選擇,陰謀成功了。但是,后羿的追隨者太多了,嫦娥和蓬蒙不可能在一起。嫦娥被關進了冰冷的廣寒宮。夜晚來臨的時候,只有一輪明月,用清冷的光輝,安撫這個中二女青年。云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