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
大部分家庭都會使用消毒劑
對購買的物資進行消殺
選擇合適的消毒劑尤為重要
消毒劑有那么多種
該如何選擇?
↓↓↓
常見的75%酒精就屬于醇類消毒劑,除此之外還有正丙醇和異丙醇等。它們殺死病毒的原理一是通過讓病毒蛋白脫水、凝固和變性,干擾病毒的生存和繁殖,二是通過干擾微生物酶系統,抑制新陳代謝。研究表明,60-80%的酒精滲透入病原體內的效果最好,所以通常75%酒精是這類消毒劑的首選。
醇類消毒劑不僅可以用于手及皮膚消毒,也可用于物品表面消毒以及小件浸泡消毒,不過酒精易燃,不建議大量以噴灑噴霧形式消毒。也不建議用乙醇對口罩表面作噴霧消毒,會導致口罩降低或喪失過濾效果。
含氯消毒劑最有代表性的就是84消毒液。它們溶于水后能產生有效氯(次氯酸),有效氯通過細胞膜進入菌體內氧化菌體蛋白,病毒細菌們就被消滅啦。
消毒液的配置:
市售的含氯消毒劑一般都是高濃度氯,一定要根據說明書做好稀釋后才能使用,千萬別圖方便倒出來直接用,當然也不能為了節約過量的稀釋!
此外,要記得現配現用,否則有效氯不斷揮發,濃度下降就達不到殺滅病毒的效果。
這類消毒劑原液具有一定腐蝕性,對皮膚和黏膜都有刺激性,配制時盡量在空氣流通的環境中操作,注意佩戴手套。使用消毒片時要注意正確的操作應當是把含氯消毒片投入水中,而不是將水倒入含消毒片的容器中,避免高濃度液體飛濺造成傷害。
消毒液的使用:
含有效氯250-500mg/L的消毒劑可以用來擦拭一般物體表面及地面,擦拭后需用清水再擦一遍,常用的毛巾、衣物、床上用品等可不定期浸泡30分鐘。不過它們具有漂白作用,深色衣物不建議使用;餐具、茶具也同樣可浸泡30分鐘進行消毒。用于擦拭物體的抹布、拖把等則是建議用較高濃度(500mg/L)含氯消毒液至少浸泡30分鐘,再清洗備用。
需要注意的是含氯消毒劑嚴禁與其它消毒清潔產品混合使用。如84消毒液與潔廁靈(主要成分為鹽酸)混合會產生有毒氣體,刺激呼吸系統引發中毒。
過氧化物類消毒劑主要包括過氧化氫、過氧乙酸等,作用原理也是氧化菌體蛋白,但它們的性質著實是不太穩定,而且刺激性強、腐蝕性也強,長期使用會對環境以及人體呼吸道、眼黏膜造成破壞。
過氧乙酸消毒劑需嚴格按照使用說明進行稀釋,且稀釋及使用時必須佩戴橡膠手套,輕拿輕放,避免劇烈搖晃,防止濺到眼睛、皮膚等,一旦濺入應立即用清水或生理鹽水連續沖洗,并迅速送醫院治療。
0.2%的過氧乙酸溶液可用于手的浸泡消毒;0.5%的過氧乙酸溶液可用于餐具浸泡消毒,也可用于物品表面的噴灑或擦拭消毒。由于其可分解為乙酸和氧氣,與還原劑和有機物等接觸會發生劇烈反應,有燃燒爆炸的風險,因此應儲存于陰涼、通風處,遠離火種、熱源,避免陽光直射;過氧乙酸對金屬有腐蝕性,不能用于金屬物品的消毒。非專業人士須謹慎使用。
二氧化氯兼有氯和臭氧消毒的優點,但它是一種氧化劑,對溫度、壓力和光均較敏感,遇火花和有機物,4%濃度就會引起爆炸。二氧化氯消毒劑分為使用前需要通過化學作用活化的消毒劑和免活化即可產生二氧化氯的消毒劑兩種,使用時一定仔細閱讀說明書,按規定操作。以二氧化氯為主要成分的泡騰片在水中溶解率高,無殘留不溶物,消殺作用很強。可以500mg/L濃度的二氧化氯消毒劑進行擦拭或者噴灑物品表面、地板或者墻面,噴灑量100~300L/m2,作用時間不少于30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