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江蘇省實現GDP總量為12.28萬億元,是全國第二大的經濟體。但是,如果從省域面積來看,江蘇省只能排到全國第24,并不是一個大省。江蘇下轄13個兄弟城市,比山東、河南、四川等經濟大省都要少。
也就說江蘇省依靠13個兄弟城市,超過了河南18個、山東16個、四川21個地級市創造的經濟總量。其實,我們從2022年住建部年鑒大城市名單,也能得到類似的結論。住建部數據顯示,江蘇省有10個城市入圍國家大城市序列。其中,包括特大城市1個、I型大城市1個、II型大城市8個。你知道這些城市都是誰嗎?今天我們就給大家分享一下。
在我國5類7檔的城市層級劃分標準中,城區常住人口超過500萬的城市是特大城市。南京市常住人口超過940萬,其中城區常住人口為693萬,進入特大城市序列。但是由于沒有達到1000萬,沒有進入最高層級的超大城市俱樂部。
南京,作為全省的省會城市,擁有諸多的省屬國企和中央駐蘇區域央企的總部,因此可以聚集到更多的人群。此外,南京還有我國的科教中心城市,擁有168所高等院校,在校生超過近222萬,這是省內乃至全國絕大部分城市,都難以與之相媲美的。
蘇州市,是江蘇省經濟的老大哥城市,也是兩大人間天堂城市之一,因此人口的匯聚能力也是超強的。數據顯示,蘇州市的常住人口有1270多萬,其中城區常住人口有484萬。進入城區常住人口300-500萬的I型大城市序列。值得一提的是,蘇州市也有蘇州大學等26所高校,在校生有近30萬。
江蘇還有8個II型大城市
除了南京和蘇州,兩個巨無霸大城市之外,江蘇還有8個兄弟城市,城區的常住人口規模超過了100萬,進入了II型大城市俱樂部。
無錫市,是江蘇省的第三大經濟體,也有近750萬的常住人口規模,其中城區常住人口有284萬,距離I型大城市已是一步之遙,目前屈居全國74個II型大城市第二位。無錫聚集人口靠的也是發達的制造業,以及實力雄厚的科教實力。據統計,無錫有高校15所,在校生有15萬多人。
常州,是蘇南地區蘇錫常都市圈的三大中心城市之一。常州有常住人口有530多萬,其中城區常住人口有214萬,排名全省第4位,也當仁不讓地進入了II型大城市序列。常州市,2022年GDP超過9500億元,也有中車戚墅堰、中航鋰電、中天鋼鐵集團等知名的企業。
總的來看,蘇南地區的城鎮化水平還是走在全省前面的,城區常住人口前4位的城市都在蘇南。蘇中地區的南通GDP超過1.13萬億元,有常住人口770多萬,其中209萬位于城區,也順利進入了II型大城市行列。
徐州市,是蘇北地區的核心城市,也是一個全國性的交通樞紐城市。徐州市,擁有超過900萬的常住人口,其中城區常住人口為208萬,也是一個名副其實的II型大城市。徐州經濟實力也很雄厚,GDP總量超過8400億元,也有徐工集團、徐礦集團等知名企業。
位于大運河之濱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淮安市,自古就漕運發達、商賈云集。如今淮安市,也是國家級發展戰略南京都市圈的一員,擁有455萬的常住人口,其中有170萬在城區,也進入了II型大城市俱樂部。
黃海之濱的鹽城市,也是江蘇的一個人口大市。最新數據顯示,2022年鹽城市的常住人口規模有668萬,實現GDP近7080億元,是蘇北正在冉冉升起的一個明星城市。其中,鹽城的城區常住人口有144萬,也進入了II型大城市序列。鹽城市也有6所高等院校,在校生超過了10萬人。
揚州,位于黃金水道長江和京杭大運河的交匯之處,自古就是一個富庶繁華的大城市。數據顯示,今天的揚州市擁有近460萬的常住人口規模,其中城區常住人口為123萬,成功進入II型大城市序列。揚州市,也是蘇中地區的一個經濟重鎮,2022年的GDP總量也超過了7100億元,整體實力不俗。
江蘇省最后一個進入II型大城市序列的城市,位于江蘇與山東交界的著名的港口城市連云港。連云港是我國東西運輸大通道隴海鐵路和連霍高速的終點城市,是中原、西北最便利的出海通道。連云港,現在擁有超過460萬,城區常住人口也有106萬,搭上了II型大城市的末班車。
江蘇大城市還會繼續增加和升級
總的來看,江蘇省入圍的10個大城市中,蘇州處于特大城市的最后一公里的位置了。而II型大城市的領頭羊城市無錫,也將很快進入I型大城市大城市序列。而蘇中三市之一的泰州市,城區常住人口已經來到99萬,而擁有500萬常住人口的宿遷進入II型大城市也只是時間問題,當然位于蘇南的鎮江,也有320多萬的常住人口,也正在向II型大城市大步邁進。
猜圖:這是江蘇省的哪一個城市?
除了我們提到的10個江蘇省的各類型大城市之外,你覺得江蘇省未來有機會沖擊城區常住人口超過1000萬的超大城市嗎?歡迎大家留言補充。
愛家鄉愛江蘇,從熟悉江蘇的方方面面開始,了解更多江蘇發展,也歡迎大家關注小編后續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