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論壇哲思,用灼熱的觀點啟迪思想,用溫暖的文字撫慰心靈。 每晚九點三十分,帶你看清世界,認識自己,慢品人生滋味。
學會和自己相處,學會和內心相處,或許才能回歸生命真正的意義。
愿你享受孤獨之美,亦能承擔入世之勇。
在獨處中閱己
《孤獨力》中有一句話:“獨處,是我們認識自己的最好機會,從熱鬧中失去的東西,在獨處中找回來。”
一個人最好的狀態,就是能在繁華中暫時退卻,在孤獨中洞悉自己。他們在磨練中找到方向,從他人和喧囂中抽身出來,透過表象和偽裝來找尋真實、純粹、完整的自己。
害怕孤獨,或者說害怕獨處,失去了獨處的能力,用群處的歡樂掩蓋內心的空虛與孤獨,是現代人的通病。
在追求功名的社會生活中,人人都需要一方凈土、一片寧靜,讓浮躁的心暫且沉淀下來,讓靈魂得以凈化。
當你不斷向內挖掘時,就會發現那個真正的自己正在這里等待著你。也許是勇敢表達的自己,也許是精神自洽的自己,也許是創造奇跡的自己……
人生之路漫長,在獨處中回觀,找出自己的問題,思考處理問題的方法,讓自己朝好的方向努力,才能完成蠶蛹成碟的重生。
在獨處中越己
作家馮驥才說:“庸碌的人用熱鬧填補空虛,優秀的人以獨處成就自己。”
人生就是一場獨行,在無人問津的日子里去精進,在緘默的時光里去蓄力。
所謂的出人頭地,都是咬著牙熬出來的;所謂的高光人生,都是流著汗拼出來的。該吃的苦,少不了,也繞不過。
那就在獨處的日子里,換一個新的視角,安靜而深入地思考,于靜悄悄處沖破長久不解的迷霧,再驚艷回歸。
喜歡獨處的人并不是孤勇者,相反,他們能夠從靈魂中攝取強大的力量,能在人群中給自己精準定位。
赴一場精神盛宴,遠比物質上的編排更讓人激動。每個人都需要有一段獨處的時光,精修自己,給靈魂做美容。
在獨處中悅己
并非所有形式的獨處,都是有益的獨處。
玩游戲、追劇、刷手機,都是“殺時間”的利器。但這些事只會讓人沉溺于封閉的世界,被欲望牽著鼻子走,變得越來越貧乏、懶惰、被動,無法掌控自己的行為。
一個人只要內心充盈,便無須向外索取。
精神世界的豐富要靠獨處來修煉,一如周國平所說:“人生最好的境界是豐富的安靜,這樣的境界,唯有獨處時才能抵達。”
安靜,是因為擺脫了外界虛名浮利的誘惑。豐富,是因為擁有了內在精神世界的寶藏。
一個人的時候可以做什么?相信每個人的答案都不相同。你可以學習一項新的技能,為自己充電,也可以發展一項特別的愛好,為生活增加樂趣。
獨處不是與世隔絕,而是將精力投入到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上,為自己保留一個開闊的空間,一種內在的從容,在可支配的時間里,不斷靠近理想的自己。
每個人終其一生,最該取悅的人是自己。修好了取悅自己的這門課,才能真正接納自己,擁有更強大的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