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是很多糖尿病患者的難言之隱,在老年糖友中尤為多見。便秘危害大,可能因排便時用力而導致其他嚴重并發癥。老年糖友便秘的原因很多,應查清原因,在醫師指導下改善生活方式,合理用藥。下面筆者參考文獻,就如何安全有效的防治便秘做一介紹,希望能通過這篇短文還有便秘問題的老年糖友一身輕松。
臨床上最常見的便秘是功能性便秘,根據羅馬IV診斷標準,當以下6條癥狀符合2條以上者,可以診斷為功能性便秘。
1.排便費力(≥25%);
2.排便為塊狀或硬便(≥25%);
3.有排便不盡感(≥25%);
4.肛門直腸梗阻和(或)阻塞感(≥25%);
5.需要用手法(如手指輔助、盆底支撐排便)以促進排便(≥25%);
6.自發性排便少于每周3次。
由于以上因素老年糖友經常會發生大便秘結,每次上廁所要蹲上半個多鐘頭,解出的大便像羊屎蛋一樣,一粒粒又黑又硬,苦不堪言,不僅如此,由于老年糖友多伴有高血壓、動脈硬化、冠心病等心腦血管疾病,還會因便秘而引起其他嚴重問題。
1.可引起眼底出血與失明:用力排便時,血壓瞬間升高。合并有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老人,很容易因此造成血管破裂,引起眼底出血,導致失明。
2.可誘發心腦血管事件:排便時過度用力會腹壓增加、血壓升高,引起腦血管破裂,會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臟負荷加重,誘發心絞痛,甚至發生急性心梗、心律失常、主動脈瘤或心臟室壁瘤破裂而猝死。這樣的例子臨床上屢見不鮮,是對老年糖友最大的威脅。
3.其他危害:便秘會引起“糞石性”腸梗阻、誘發憩室病和憩室炎、誘發或加重痔瘡和直腸脫垂、肛裂,增加結腸癌風險等。
老年糖友便秘的防治措施
老年糖友出現便秘,首先應該行相關檢查,如內鏡檢查、胃腸道X線、結腸傳輸試驗、糞便造影、肛管直腸壓力測定、肛門肌電圖檢查等以排外器質性病變并進行臨床評估,了解便秘的原因、嚴重程度與危險因素等。對于器質性便秘應針對病因治療,對于功能性便秘可采取如下防治措施:
1.增加膳食纖維:因膳食纖維本身不被吸收,能吸收水分,刺激結腸蠕動,增強排便能力,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有糙米、胚芽粳米、綠葉蔬菜、山藥、蘑芋、海帶、洋蔥、白蘿卜、老南瓜、紅薯及火龍果、獼猴桃等水果。
2.多飲水:這點對老年糖友尤其重要。因為老年人口渴感覺功能下降,即便體內缺水也不一定會感到口渴。所以應養成定時和主動飲水的習慣,不要在感到口渴時才飲水。
3.適當增加活動量:活動量減少增加便秘的風險,缺乏運動時,腸道蠕動功能減退,導致大便干結,誘發和加重便秘。運動減少導致腹肌萎縮、肌力降低,屏氣乏力,也不利于排便。
4.養成定時排便習慣:利用生理規律建立排便條件反射,每天定時排便。結腸活動在晨醒、餐后最為活躍,建議患者在晨起或餐后2小時排便。排便時集中注意力,減少外界因素的干擾。
5.適當補充功能性低聚果糖:低聚果糖很難被人體消化吸收或根本不能吸收,也就不給人提供能量,它具有低熱量、防治糖尿病、改善腸道菌群結構等生理作用??梢远喑愿缓途酃堑氖澄?,如大蒜、西紅柿、蘆筍、菊芋、豆類等,有利于改善便秘。
6.腹式呼吸、腹部自我按摩,都可以促進腸道蠕動,有助于緩解便秘。飯后順時針按摩結腸部位,可以幫助大便順利排出。
7.生物反饋療法:可針對性訓練直腸肛門不協調的運動,對糖尿病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有一定的幫助。
8.針灸、推拿等,效果也不錯。
老年糖友便秘往往難以自然恢復,通常需進行藥物治療。服藥之前切記要咨詢專業醫生。目前,臨床上用于治療便秘的藥物很多,但不能盲目使用。老年人往往存在多種基礎疾病、機體耐受力降低、行動不便及經濟條件受限等情況,用藥應以安全快速、服用簡易、費用合理為宜,可根據情況選擇如下藥物:
1.瀉藥:不宜長期使用??煽紤]使用容積性瀉藥(如果膠、歐車前、麥麩、甲基纖維素、聚乙二醇、瓊脂等)、滲透性瀉劑(如乳果糖、鹽性瀉劑硫酸鎂)、潤滑性瀉劑(如液體石蠟、甘油),必要時使用刺激性瀉劑(如大黃、番瀉葉、酚酞、蓖麻油)。原則上對不存在器質性病變的便秘患者,保守治療盡量避免過度使用瀉藥。
2.補充益生菌:微生態制劑可以防治有害菌的定植和入侵,調節腸道正常蠕動,改變腸道微生態,對緩解便秘和腹脹有一定作用。常用的微生態制劑有雙歧三聯活菌片、酪酸菌片等。有報道顯示應用益生菌對2型糖尿病便秘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3.促動力藥:常用藥物有莫沙必利和伊托必利,對便秘有效,可長期間隔使用。
4.有效降糖藥使血糖長期控制達標,以避免或延緩神經病變的發生、發展。如果出現神經病變,可口服營養神經類的藥物,如甲鈷胺、維生素B1等。
5.清潔灌腸:對于糞便嵌塞可采用栓劑或清潔灌腸。
6.中草藥及中成藥(麻仁丸、四磨湯、蓯蓉通便口服液等)可以辨證選用。
老年糖友便秘的治療不應完全依賴于藥物,預防才是關鍵,控制血糖平穩、安全達標是首要的,大多數藥物只能起到解決燃眉之急的作用,平時應結合飲食、情志及運動等綜合調理,適當多食富含纖維素的粗糧、蔬菜、水果,少食辛辣燥烈之品;適當增加運動量,避免久坐;保持生活規律、情緒安定、樂觀積極的心態;養成定時排便的好習慣,如此才能真正解決便秘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