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人老了,就成藥罐子咯。”王大伯在家唉聲嘆氣。
“都說了,讓你別舍不得吃,舍不得喝,我給你買的牛奶,你也不喝,幫你買鈣片又說我亂花錢,這營養跟不上,不生病才怪!”妻子開始數落王大伯。
王大伯在退休之后,收入直接減了一大半,小兒子還沒結婚需要攢彩禮,這讓他覺得壓力有點大,于是從自己身上開始省錢。
日常的飲食都只吃素菜,完全不沾葷腥。
就這樣吃了一段時間后,王大伯發現自己的身體越來越差,經常性的生病。但他認為是人老了,免疫力下降導致的,而妻子卻覺得是他吃素導致的,一直在數落他。
原先王大伯對于妻子的責罵不當回事,但時間久了之后也有點懷疑自己,找了個時間到醫院檢查。
醫生稱他的確存在營養不良的情況,上了年紀后,日常要多吃些有營養的食物,不能長期吃素。
連醫生都這么說,王大伯深知自己的確是做錯了,回去后開始恢復了正常飲食,身體也越來越好。
對于中老年人來說,補充營養對于健康而言十分重要,特別是這兩種營養元素,需要注意科學補充。
1.維生素
維生素是人體維持正常生命過程所必需的一類小分子有機會,大部分的維生素都是體內輔酶的重要組成成分,對于物質的正常代謝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些老年人存在慢性疾病或飲食結構不均衡,需要適當地補充維生素。但要注意的是,補充維生素推薦首選食補,切勿隨意購買維生素,濫用濫服。
維生素可分為多種,缺乏不同的維生素身體會出現不同的癥狀,當體內缺乏維生素A時,會引起皮膚粗糙、干眼病以及夜盲癥等發生,想要補充維生素A餓都攝入胡蘿卜、柑橘等橙黃色的水果,油菜、西藍花以及菠菜等蔬菜內含量也很豐富;
缺乏B族維生素會引起口角炎、皮炎、結膜炎、注意力不集中以及記憶力衰退等問題出現,想要補充B族維生素,日常可適當多吃牛肉、蛋黃、動物肝臟等動物性食物;
缺乏維生素D會導致骨骼內的鈣質大量流失,容易引起骨折、肌肉無力、焦慮抑郁等癥狀出現,補充維生素D可通過多曬太陽以及攝入海魚、動物肝臟、蛋黃等食物來進行。
2.鈣物質
據醫學數據顯示,我國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中大約有7000萬骨質疏松患者,這和長期缺乏鈣質有很大的關系。鈣攝入不足時,身體無法獲得足夠的鈣元素來維持需求,需要從骨骼中奪取鈣質,繼而會導致骨量減少、骨結構稀疏,誘發骨質疏松。
但鈣質并不是補充得越多越好,攝入超過身體需求的鈣元素,只會給健康帶來額外的風險。北京朝陽醫院骨科副主任醫師康南指出,一般情況下,70歲以下男性以及50歲以下女性需要每日補充1000mg鈣元素、71歲以上以及51歲以上的女性每日需要補充1200mg鈣元素。
補鈣不一定要通過鈣劑來補充,日常可通過多喝牛奶、多吃綠色蔬菜以及杏仁等高鈣食物來進行補充,同時可以適當多曬太陽,促進身體對于鈣質的吸收。
在日常補充營養的時候,千萬要注意不要踏入一些飲食誤區,否則很難起到好的補充效果。
誤區一:營養全在湯里
日常不要大量攝入湯,很多人認為營養都在湯里,但這個說法并不正確。骨頭湯、魚湯等含有大量的脂肪和嘌呤,大量攝入容易導致身體肥胖,對于本身患有高血脂、糖尿病的患者而言,不利于病情的控制。
誤區二:擔心血糖只愛粗糧
一些罹患糖尿病的患者日常過分迷戀粗糧,覺得粗糧可以讓血糖上升得慢一些。但長期只吃粗糧對于胃腸道健康而言是很不利的,容易導致其負擔過重,且很容易讓身體營養不良,誘發疾病發生。
正確的做法應該是粗細糧搭配食用,二者是比例保持在1:1即可。
誤區三:告別肉類只吃素
部分老年人覺得吃肉吃多了對身體不好,容易患三高,于是會和王大伯一樣只吃素。但這樣做容易導致身體營養攝入不均,一些動物性食物內才有的營養物質缺乏容易誘發營養不良、肌少癥等發生。
誤區四:清淡飲食控血脂
現在一直在強調要清淡飲食,于是很多人日常就完全不沾葷腥,甚至連油脂都不吃,日常只吃水煮菜。這樣做會導致身體油脂攝入不足,引起電解質紊亂、營養不良等發生。
對于中老年人而言,想要保持身體健康,除了飲食上需要注意以外,這三件事也同樣重要。
1.提高免疫力
免疫力的強弱直接關系到身體健康,老年人在日常要保持充足的睡眠時間、穩定的情緒等,同時要注意改掉一些不良嗜好,如抽煙、飲酒等,這些細節改變好了之后,對于提高免疫力有很大的幫助。
2.積極運動
積極運動對于健康也有很大的好處,但運動注意要量力而行,不要勉強自己進行超過身體負荷的運動。運動可以讓胰島素敏感性增強、預防肥胖、提高心理健康以及預防骨質疏松等,注意運動要長期堅持。
3.定期體檢
《2012中國城市居民健康白皮書》顯示,60~80歲的人群中,骨質疏松的患病人數最多,其次為老年頸動脈粥樣硬化、眼底動脈硬化以及血脂異常、白內障、脂肪肝、高血糖以及高血壓等。
定期進行檢查可幫助及時發現身體存在的異常,做到早發現早治療。建議老年人可進行眼底檢查、頭顱CT和核磁共振、腫瘤標志物檢測、骨密度測量、心肺功能檢測等,具體的檢查建議根據個人情況,咨詢專業醫生。
對于中老年人而言,身體出現問題的幾率會比年輕人要高許多,所以日常更需要注意關注自己的健康,科學補充營養,積極運動,增強免疫力和抵抗力,定期體檢。上文提到的這些你都學會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