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著“肺癌骨轉移”的檢查報告單,張大爺一臉震驚,吵著鬧著說是醫生誤診,因為自己早期并沒有咳嗽咳痰癥狀。
前段時間張大爺總是感覺腿痛,以為是老毛病關節炎,直到不慎扭傷左腿導致無法行走后,張大爺才到縣醫院就診,但是一輪檢查下來就是查不出腿痛原因,腿痛不緩解,人反而日漸消瘦起來。
后來張大爺在家人陪同下又去了省級醫院,接診醫生了解到張大爺的情況,建議他去拍下胸片,張大爺覺得莫名其妙,但還是去繳費做檢查,然后就有了開頭的一幕。
檢查報告上寫著低分化肺鱗癌合并骨轉移,雖然醫生耐心地解釋,但一時無法接受的張大爺仍舊情緒低落,因病情和心理等因素影響,不到半年的時間,張大爺就去世了。
人體肺部血循較為豐富,一旦肺部癌變,那么脫落的癌細胞就很可能順著血液流往各個組織器官,而肺癌骨轉移就是肺癌細胞順著血流轉移到骨骼系統。
肺癌骨轉移的發生概率在10%至15%左右,較常發生在軀干骨近端以及脊柱這兩個部位,并且腺癌患者發生骨轉移的概率,會高于鱗癌患者。
臨床上約有50%的肺癌骨轉移患者會有一些臨床癥狀表現,比如較為嚴重的骨痛,病理性骨折,高高血癥等。除此之外,肺癌骨轉移患者還會出現身體乏力、消瘦以及低熱、貧血等全身癥狀。
很多人認為骨痛是骨科問題,但實際上它也是肺癌轉移的最常見臨床癥狀之一,如果是伴隨以下三個特點的骨痛,建議及時做胸部CT排查。
特點一:骨痛的程度由輕到重
臨床發現肺癌骨轉移所引起的骨痛多為酸痛刺痛,嚴重則為鈍痛、撕裂痛,特別是隨著肺癌病情的發展,骨痛程度可以由輕度像重度發展,反復發作,夜間加重。
特點二:骨痛的位置集中
肺癌骨轉移時,癌細胞釋放溶解介質會破壞骨組織,從而產生骨痛感,因骨轉移好發于脊柱與軀干近端,所以骨痛主要固定在中軸骨周圍,局部可產生腫塊。
特點三:骨痛持續時間長
肺癌骨轉移引起的骨痛往往持續時間長,短則幾周長則數月,外用藥物或按摩也難以緩解。
如果發現骨痛有以上三個特點,那么都要盡快接受胸部CT排查有無肺癌的可能。
像肺癌骨痛這一癥狀表現,很容易被混淆成一般骨病,事實上,身體若是還有這些癥狀,都應該警惕是肺癌的信號。
當肺部腫瘤不斷長大,容易壓迫周圍的血管神經組織,就會引起胸口、后背乃至肩部手臂等部位持續性疼痛。
肺癌腫瘤侵犯肺、氣管后可引起咳嗽癥狀,與感冒咳嗽不同,肺癌引起的多為刺激性咳嗽,可無痰或僅有少量白色黏痰,當腫瘤再侵犯血管后還會造成咳血、痰中帶血等癥,尤其要警惕持續三周以上的咳嗽。
肺癌患者早上起來會感覺胸悶和呼吸困難,這是肺部腫瘤壓迫肺部所致,有時腫瘤壓迫到喉部聲帶,也會讓患者聲音變得嘶啞。
還有如果手指呈杵狀指也要警惕是肺癌信號。原發性肺癌患者的骨關節可能會表出關節腫痛的癥狀,杵狀指(趾)最為常見。
肺癌出現骨轉移后,病人除了會被骨痛長期折磨以外,也要承受癌癥所帶來的心理壓力,此時,病人和家屬應該如何應對呢?
對于肺癌骨轉移的治療,應當采取綜合治療模式,包括分子靶向治療、化療以及免疫治療等,若存在病理性骨折的風險,可通過局部治療手段控制骨轉移相關癥狀,當然,經醫生評估后,也可選擇骨改良藥物,進行針對性的治療。
至于肺癌骨轉移患者究竟還能活多久這一問題,其實不能一概而論。
來自廣東省人民醫院胸外科的喬貴賓主任指出,影響肺癌患者生存期的四大因素。
首先是肺癌的類型與分期,即肺癌的嚴重程度;其次是肺癌的轉移部位,發生一處轉移的病患,生存期往往要長于癌細胞廣泛轉移的病患;
再者是病患的身體情況,這關乎到患者后期是否能耐受放化療等治療;最后,病患的心理狀態,積極良好的心態能提高病患免疫力,對肺癌預后有積極意義。
實際上,對于晚期肺癌患者來說,想要延長生存期,關鍵還是要選擇正確的治療手段,最經典的就是放療、化療和手術,同時像靶向、免疫治療等新治療手段也不斷出現,可以說,肺癌患者的治療手段越來越多,這也給絕大部分肺癌患者帶來了希望。
我們潛意識里會認為,咳嗽、咳痰就是肺癌的典型癥狀,但實際上肺癌的表現絕不止于此,肺癌也是惡性腫瘤疾病,癌細胞的轉移也會令其他器官組織受累,像肺癌骨轉移就是一種,對于異常骨痛癥狀,需要提高警惕,若真的確診肺癌,也要勇敢面對并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提高生命質量。#守護銀齡世界##謠零零計劃#
參考資料:
[1]黎百齡.肺癌發現時為何都是晚期?[J].婦女生活,2014:62.
[2]《【健康科普】肺癌骨轉移有何特點,如何應對?》.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2019-11-14
[3]《肺癌骨轉移常見的7個疑問,一文為您解答》.醫脈通腫瘤科.2022-05-23
[4]萬璐穎.肺癌骨轉移的相關因素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8: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