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圖是蜻蜓的各部生理器官,蜻蜓雖然品種繁多,但大部分的結構其本相似。
(1)蜻蜓頭部的自然形態:蜻蜓頭部,實際上主要是蜻蜓的兩個大復眼。(2)經過藝術提煉概括的蜻蜓頭部藝術形象。
蜻蜓自然形態的四翅。蜻蜓的四翅最美,也最難畫,自然形態的主筋紋顯得細碎。
經過藝術提煉的四翅。主筋紋概括規則。勾線時要注意用筆的輕、重、提、頓等。
最常見的黃蜓自然形態,各部器官構造如上圖所示,頭大尾細,典型的流線型。
經過藝術提煉的黃蜓造型。頭部簡潔,尾部變寬,在科學上講不利飛行,可是能發揮勾線線條的筆墨趣味。
2、蜻蜓的畫法流程:
1、勾線
將蜻蜓底謝放在宣紙下,用小狼毫勾線筆按結構分輕、重、濃淡用筆。綠、黑、青、深紅蜻蜓都用墨色勾線,紅蜻蜓用胭脂加墨勾線,黃蜓用赭墨勾線。本幅是將雄黃蜓用深紅色夸張了一下,故用墨勾線。
2、底色
用赭色分濃淡染出胸、腹、尾部。用胭脂染復眼,要突出高光,染出渾圓光澤之感。被翅遮蓋的胸、腹部染色一定要淡,翅才有透明感。
3、上色
用洋紅罩染腰、復眼、如無洋紅顏色也可用罐裝的曙紅色來染。
4、勾翅紋
這是畫蜻蜓的關鍵部位,要用小須眉筆蘸淡色屏心靜氣,一絲不茍勾出。用筆要起、收、頓、按,似方、似圓,要有濃淡,方有透明、輕盈感。筆要稍干一些,如有針尖大一點涸跡,就非常明顯,整幅畫即告失敗。翅干后翅根稍染淡赭黃色。
3、蜻蜓的動態規律須注意
蜻蜓的種類顏色雖然很多,但動態并不多。只有要小憩時頭稍微轉動。畫蜻蜓要畫出停息時的恬靜,飛行時的優雅,注意透視,但不要過分強調透視。應有些變形或夸張。
4、蜻蜓品種圖例:
上圖中所繪的是常見的幾種蜻蜓。碧偉蜓、偽蜓屬大型類,黑麗翅蜓、紅蜻蜓屬中型,烏金翅、豆娘屬昆蟲學分類中的“蟲忽”類,豆娘是最小型的蜻蜓。水蠆是生活在水中蜻蜓的幼蟲。
5、畫蜻蜓的一些禁忌:
(1)勾線輕、重等同,沒有起、收、頓、挫之書法用筆。
(2)翅紋排列無序,應似圓似方規則見筆方妙。
(3)勾線頓挫無力,無勁挺矯健之類。
(4)用筆濃、淡不分,四翅下之胸、腹勾線尖淺淡,方顯透明。
注意事項
(1)蜻蜓四翅邊緣有一翅痣,是重要特征,不可不畫。
(2)蜻蜓翅是后翅梢梢壓前翅,這點有別于其他有翅昆蟲,注意不要前后倒置。
6、工筆紅蜻蜓畫法步驟示范:
步驟一:先以淡墨勾出蜻蜓的姿態、輪廓與結構。
步驟二:用朱砂染頭、胸、腹。胸、背部略染結構。四翅以淡藤黃加淡赭石輕輕暈染,后緣略淡,以顯透明。
步驟三:用洋紅分染頭胸和腹部各節,并點出翅痣。
步驟四:用洋紅加胭脂勾出腿爪,主翅脈略以淡胭脂勾勒,用洋紅勾勒頭、胸、腹的輪廓及結構。
7、工筆黑蜻蜓畫法步驟示范:
步驟一:先以淡墨勾出蜻蜓的姿態、輪廓與結構,翅的黑色部分可以不勾線。
步驟二:以水彩色或水粉色中的煤黑或者松煙墨,染出黑色部分,翅黑中的閃光部分略淡,并染出翅痣。
步驟三:用淡胭脂通染軀體和翅的閃光部分,胸背部略淡。兩大復眼染以洋紅,復眼旁線略與墨線混接,面部填以石青。
步驟四:用重墨勾勒頭、胸、腹的輪廓及結構,以及腿部。
8、工筆綠色蜻蜓畫法步驟示范:
步驟一:先以淡墨勾出蜻蜓姿勢、輪廓及結構。
步驟二:用石綠略加藤黃染胸部和腹部,石青染腰部。頭部復眼以墨和石綠點染,面部分別以石青、石綠、石黃填染,干后在臉的上部點出明顯的兩個單眼,腿部上節填以石黃,四翅染法和紅色蜻蜓相同,并以石綠點出翅痣。
步驟三:以重墨分染腹部各節,并以胭脂勾勒腿爪、頭、胸和翅的主要結構。
9、用于臨摹的蜻蜓圖片:
10、工筆蜻蜓作品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