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什么發起樸門中國計劃
樸門雖源自澳洲,但從哲學精神和具體技術方法上,都與中國古老的天人合一思想等內容不謀而合,相互印證。目前全球樸門愛好者日益增多,在中國各農場對樸門人才求賢若渴,對樸門技術憧憬而不易得,中國本土樸門設計師、實踐者、尤其是培訓師嚴重不足、屈指可數,學習者無處實踐應用。
樸門中國計劃不僅僅是樸門設計師的在地化,更是樸門在全中國的推廣,樸門基地的發展和壯大,樸門系統在中國扎根,樸門生活方式在中國的推廣。
對于廣大的樸門愛好者,大家深愛樸門,可是樸門在中國的推廣(包括知名度)和普及還需要由這樣一個網絡平臺去燃起星星之火,助攻燎原之勢。
因此,我們期望,以中國傳統智慧結合樸門設計思維,全國范圍召集到具有利他承擔精神的伙伴匯聚協力,搭建所在省份區域生態農業從業者互助交流平臺,實踐和推廣樸門永續設計,結合德米特,自然農法,酵素、生態建筑等課程在地化過程,幫助本土農場找到自我需求的解決方案,幫助更多的國人方便容易地學習樸門成為樸門設計師并有可實踐場所,探索農場和農村可持續發展模式。
本計劃是個過程,隨時歡迎你的加入,計劃的主要發起方用青色組織架構組建,具體的分工權責我們一起來制定。
**
樸門是什么
樸門起源于澳洲,英文原詞Permaculture是永久持續的(permanent)和農耕(agriculture)兩個詞的濃縮結合。三個基本宗旨為愛地球、愛人類、分享多余。
它可以是一門科學,包括農藝技術、應用生態學、設計學、規劃學等;也可以是一種生活哲學和藝術,人們巧妙模仿大自然的運作模式,在當地找尋各種可仿效的生態關系來設計自己的、適應低能源時代的永續生產和生活方式。目前世界上已有一百二十多個國家的人們, 包括建筑師、小區規劃師、經濟學者、園丁、農夫等都在實踐它的精神與設計原則,將其應用于各種規模的農業農園和城鄉規劃設計之中以實現自己的目標。
兩個月前的樸門培訓是通識課程PDC視頻回顧。
那么這次我們將從農場和生態村實際需求的幾個點來入手,通過實操來學習樸門在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應用,而這次的四個內容也是適切技術的代表。
1.自然農法種植,用酵素和土著菌如何做出肥料?
2.冬天快到了,我們蓋個火箭炕一起取暖吧。
3.旱廁是生態農場和生態村經常會看到的配置。沒有將人類的糞便一沖了之,浪費水資源,而是尿糞分離分別處理,然后做還田肥料。
4.泥土抹面是最最環保的室內墻面涂料,可以替代瓷磚或涂料。當然建筑墻體室外也可以用,顏色純正自然。
10月13日-20日,在三生谷樸門農場竹船塢基地邀請了四位老師實踐以上四個項目,想要參加學習的小伙伴可以報名加入,一起干。
酵素微生物種植初級班(10月13日-15日)
Day 1(10月13日)
1.生態種植概要
2.講解大神菌種制作
3.講解和燒制碳化稻殼
Day 2(10月14日)
4.講解和實操大神擴培
5.將濕垃圾在農田變廢為寶
Day 3(10月15日)
6.如何在一個種植季降解農殘并高產,同時完成有機論證第一年的土壤轉化工作。
招生對象:會制作環保酵素,并承諾不用化肥、農藥、除草劑種植的新老農人及生態環保人。
樂瓊老師
生態保護人樂瓊,滬耕樸門公益發起人,2014年駐地太倉萬豐村,農禪及推進環保,倡導零廢棄簡單生活。
1990年畢生于東南大學建筑系,畢業后從事建筑設計和項目管理工作,直至2013年城市霧霾,開始關注土地、水和空氣的安全問題,尋找到上海某生態保護公益組織,參加公益學習和實踐。
2018年去泰國向樂素坤博士和文龍老師深入學習酵素、酵素微生物種植,相信每個人都可以“道法自然”,進行簡單生活和生態保護。
2018年起,成為駐地萬豐村50畝生態有機農場的負責人,同時培育支持生態新農人。
座右銘:從現在開始,從我做起,知行合一。
宗旨:愛護地球、關愛自己,關愛人類、分享喜悅。
生態建筑之生土粉刷抹面(10月16-20日)
主要目的是讓更多人體驗傳統生態建筑技藝,深度參與分工協作,傳播傳統智慧、就地取材、自己動手、互助共建、健康生態環保可持續的建筑理念與方法。
吳應達老師
十五年從業施工經驗, 砌過五十萬塊紅磚長達一百二十公里,粉刷過二萬平方墻面積達三十畝。然感嘆房屋裝飾墻面建材,大都是化工涂料油漆,富含甲醛等有害致癌物質。因此這幾年一直關注研究既環保又可持續的生態建筑。
曾在浙江安吉任衛中老師的泥土學校參加夯土建造工作坊。對生態泥土抹面情有獨鐘,從此專執于自己擅長又感興趣的這個發展方向,并承做了多個生態泥土抹面工程項目。
又在湖北隨州土團之家參與了波波與風馬老師的自然粉刷工作坊,學習領悟到很多自然建筑的理念和方法。常在經典專著中深耕,多與各地師友們訪學。
三生谷新夯的泥土墻漂亮么?
萬法同源,所有粉刷抹面源于傳統灰漿運用,古建筑中有'九漿十八灰'的傳統做法。
2019年以來在國內三個生態村帶領了四期生土粉刷抹面工作坊教學。8月參加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國建筑學會生土建筑分會支持、北京建筑大學穆鈞教授帶領的《'土生土長'生土營建工作營》,并作了《傳統灰漿與生態墻面》主題分享。10月參與樸門大地PDC和自然建筑實踐課程,受英國sam老師邀請分享帶領了生土抹面理論實踐教學。
11月受邀于南昌大學建筑工程學院作《手藝在民間——生土抹面》專題講座。
繼往開來,畢生盡心傳承施行古今建筑前輩的智慧技藝,同時兼容適應現代需求的形式,致力于生態墻面事業,深耕于生態建筑粉刷墻面,幫助改善居住環境以安心呼吸、回歸健康可持續的安居生活。
生態旱廁工作坊(10月16-20日)
從設計圖紙開始一起動手搭建兩棟(男、女)干濕分離,生態而美觀的旱廁。
為了地球的明天,為了我們的下一代,
旱廁,從我做起的環保生活方式。
孫斌老師
傳統木匠手藝人出身,曾在北京從事建筑工作、華德福教育木工老師、常年活躍于公益圈工作,曾負責小毛驢農場的眾多工程基建工作,在我國是最早親自設計制造旱廁的先行者,曾為多個生態社區與農場設計建造旱廁。
火箭炕工作坊(10月16日-20日)
共創,在室內搭建出一套冬天取暖用火箭炕,泥土沙發等。
火箭炕和泥土沙發,火箭炕是由火箭爐改良而成的,枯枝木柴就可以作為燃料,制作成功的火箭炕燃燒效率可以達到90%,無煙,剩余物就是一點點灰燼和二氧化碳,南方的小伙伴再也不用羨慕北方的暖氣了!
把木材垂直地放入進柴口中。木材是垂直的。然后,只有木材的底部和側面燃燒.因為桶里的加熱管非常熱,它會產生一股對流,把火從側面拉進去。接下來,熱虹吸氣流將火中的煙抽到立管和桶中。急轉彎把煙和火混合起來,把煙燃燒了!因此,只剩下一點點二氧化碳!幾乎是純蒸汽。
徐振老師
東北人。芯片設計工程師。近幾年轉行做自然農法 ,有興趣于自然建筑。曾啃下冬天取暖神器火箭炕100多頁英文資料,已經實踐多個火箭炕的實戰派。
報名情況
時間:2020年10月13日-20日
地點:杭州建德市乾潭鎮胥嶺三生谷
交通:
飛機:到達蕭山機場后,可坐順風車直達胥嶺村,或乘機場大巴到新安江然后打的到乾潭鎮胥嶺村即可。
動車:到建德高鐵站后打車50分鐘到達。
自駕:百度地圖搜索“三生谷生態村”。
費用:
酵素微生物種植初級班:1000元/人;
樸門火箭炕、旱廁、泥抹面工作坊:2000元/人;
此費用包括工作坊費用和食宿費。
兩期連報2500元。
以工換學費的同學也歡迎加微信咨詢。
三餐:在農場基地自己做,素食;
住宿:可睡農場高低床,也可自帶睡袋帳篷;條件簡單。
報名聯系人:
小谷:itisxiaogu
電話:13372562754
樸門中國計劃,招募各地聯絡農場!
(詳情見下面文章鏈接):
三生谷簡介 三生谷是一家致力于實踐鄉村振興戰略和生態文明教育的社會企業,2015年成立于杭州,是全球生態村聯盟GEN、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等組織的合作伙伴,也是中國生態村聯盟發起單位。下設三生谷生態書院、三生谷自然學校、樸門農場、國際生態村整全設計中心等。 核心價值觀:永續、大愛、草根、求知、聯合。 愿景:以可持續發展與國民幸福指數為追求,以教育和在地化行動推動中國生態文明轉型,實現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當代性傳承和復興,為全球治理提供中國智慧方案。 使命:為中國的鄉村振興提供整全設計與運營方案,培養扎根土地與承襲東方傳統文化智慧,掌握生態村建設理念及實踐技能,具備全球化思維、在地化行動能力的生態人與生態村整全設計/運營師,推動建設100個生態村。 三生谷生態書院 一所以東方智慧探索可持續生活的鄉村書院 以中國傳統文化與后現代過程哲學為理論基礎,以生活、生態和生命的三生整全教育理念為架構,融合生態村整全設計教育(EDE)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可持續發展教育(ESD)。常年招收全日制學員,在村學習2年,培養眼中有世界、心中有情懷、腦中有擔當、手上有本事、腳下有根的生態人。院內設“全球生態村聯盟亞澳區教育中心”。 我們的口號:“在一起的幸福鄉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