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是屬于覺悟了的人,人只有在世俗生活中不斷自省自糾,在批評和自我批評中進步,才能產生知足感。在知足快樂中生活,內心才能清凈,只有內心清凈了才能百邪不侵,才能生慈悲心。心中感受到佛,冥冥之中就能感受到佛法無邊,佛普度眾生的力量。此時心中有佛,用佛光點燃心燈,就能洞見五蘊皆空,前途一片光明。把心放下,把“我”放下輕裝前進,心無掛礙,一身輕松,快樂人生從心開始,智慧人生處處結緣,心底無私天地寬,隨處都能感受到禪悅。
佛感應心,心感應佛;心心相映,明心見性,見性成佛。在現實生活中修禪,做好自己該做的事,在干事業中尋找幸福的感覺,滿心喜歡地去工作,從容應對工作中出現的錯誤和挫折。只要心中有佛,佛就會指導你修行生活禪。努力干好本職工作,在工作中結緣,利樂有情,與同事處理好人際關系,團結互助,其樂融融。在家孝養父母,夫婦敬愛,教育子女成才,成為社會上有用的人。誠如是,則家庭、單位、社會都和諧安定,整個社會就是莊嚴樂土。如此生活禪則大有可為,大千世界都是佛法道場,人人都能成佛。
如何明心?就是要在生活中覺悟,勤拭心鏡,不使心鏡蒙上貪、嗔、癡污垢。在物欲橫流、金錢至上的社會中生活,不可避免地染上貪財物、貪感官享受的習氣。在諸多貪欲中不可能事事隨心,心想事成,難免產生浮躁虛妄之火,嗔怒之火一旦點燃,破壞性隨之而生,仇恨社會、仇恨一切阻礙自己升官發財的人。如此,社會就災難重重,弱肉強食,仇殺不斷,心中的佛被貪嗔癡三毒蒙蔽,內心一片黑暗。此時父子情、夫妻情、兒女情全都演變成赤裸裸的金錢關系、利益關系。人類無情就冷酷兇殘,比獸類有過之而無不及。諸如棄養父母,打罵父母;兒女對父母的榨取沒有止境,如啃老族之類。兒女對父母的反哺回報則微乎其微,更有甚者,嫌棄父母,逼迫父母服毒上吊者有之。孝為人之第一德行,不孝之人首先無德,此種人交友則為損友,連父母之情都不顧,豈肯對旁人有情?
在信仰危機的世風面前,更顯得佛教育的偉大。以佛拯救人心,以佛的精神普度眾生,在利欲驅人如火如荼的滾滾紅塵中,以佛的法雨甘露滋潤人心,還一個清涼世界。佛普度眾生任重道遠,頓悟一念當下明白,感應佛光,就能放下心中掛礙。可是,人在物欲的癡迷中不能堅持一念覺悟,不能持續覺悟,故而迷惑不斷,眾生頓悟與執迷不斷。
在日常生活中感悟佛性,感受佛的靈光,使我們生活在當下,覺悟在當下。因緣果報,在生活中與眾生結緣,引領眾生在生活中感覺幸福,獲得知足,廣結善緣,在結緣中感受到佛的般若智慧,叩開智慧之門。我們共同生活在社會大家庭里,只有大家好才是真正的好。行善在當下,布施在當下,感受佛法在當下。先做好人,再做好佛弟子,成就佛的事業,心與佛達到完美的統一。
善心善行:倡導公共文明
文明敬香:一人燒一支香
垃圾不落地,你我都得利
文明祭祀:子孫顯達福慧多
三零:零經濟 零商業 零門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