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茶,是如此的困難。
既要品出茶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有什么特色,還要用準確的詞匯、話語,將其描述出來,做到言之有物,屬實不易。
我們每個人天天泡茶喝茶,多少都想要喝得懂茶、學會品茶。
今天小編就要給大家提供一些干貨知識,主要抓住重點,多喝就能品懂了。
茶有六大類,每種茶類都各有特點,因此單單用綠茶的標準去品紅茶,肯定是不行的,反之亦然。所以,我們首先需要明白的,是一些最基本、最普適的品茶要點。品茶需要注意五個方面,其中最重要的是品香氣和滋味,茶葉外形、湯色、葉底可以輔助判斷鑒別茶葉的品質。看一下干茶的顏色、形狀、整碎程度、茶芽與茶梗的比例、有無焦斑、爆點、霉斑……如果發現茶葉有霉斑、霉味,就不能再泡來喝了。視覺上,泡出來的茶湯一般以清麗明亮,有光澤,通透不渾濁為佳。一些茶毫豐富的茶,茶湯會因大量的茶毫而渾濁,屬于正常現象。茶湯表面有碎浮物,即脫落的茸毛,也是茶毫豐富的表現。茶香,以清純、高香、持久為宜,像粗雜、異味、青氣、悶沉、酸敗、火焦等,都是質量偏差的氣味。剛泡出來時,熱嗅,判斷茶香是否正常(有無焦味等)、茶香類型和香氣高低;嘗滋味時,溫嗅,判別茶香優劣等級;茶冷卻之后,冷嗅,了解茶香持久度。
滋味上,以醇厚、稠厚飽滿、爽口、順滑、回甘的茶味為佳,像異味、悶酸味、青味、淡薄、苦澀不化等滋味為不良的滋味表現。初學者,可以主要圍繞茶味是否純正、茶味濃淡、回甘好不好這幾點去體會。另需要對比幾泡茶的濃度,判斷茶葉是否耐泡。茶葉泡完后,用手攤開葉片、捏一捏茶葉,把握好葉底的外形、手感。一般以明亮、柔軟、質厚、柔韌有彈性、無焦葉為宜,這類茶通常內含物質尤其是果膠質含量豐富,茶湯也會比較稠厚。
雖說品茶沒有捷徑,今天喝這個茶,明天喝那個茶,常常記不住,一轉眼就忘掉了。練習品茶時,可以使用兩到三款同類型的茶進行對比,并做好品茶筆記,品茶水平很快就能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