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7月4日,“東陵大盜”孫殿英冒天下之大不韙,以“剿匪”為名義掩人耳目,帶軍隊炸開了乾隆皇帝的裕陵和慈禧太后的定東陵,進行了瘋狂地盜掘。世人稱之為“東陵第一盜案”。
在盜挖之前,時任國民黨第六軍團第十二軍軍長孫殿英還導演了一出“苦情戲”——軍閥出身的孫軍長親自上陣,聲情并茂地給手匪兵們上課,說自己的祖先是順治皇帝殺的,祖先多次托夢,讓他復仇,說完,他還大哭了起來。
“滿清殺了我孫家祖宗三代,我要報仇。怎么報仇?我槍桿子沒有幾枝,只能蹦皇帝陵。革命革命,我是革死人的命。”
演完這一切,孫殿英叫出早就找好的石匠,在他的指引下,順利找到慈禧墓的入口。一場驚世駭俗的瘋狂盜墓行動就此開始,而且盜挖手段極其粗暴,現場景象慘不忍睹:
因為慈祥陵墓入口修建得太堅固,孫殿英直接下令讓手下匪兵裝填炸藥炸,硬生生炸開一個大洞;
乾隆和妃嬪的遺骸被混亂在一起,丟得滿地都是;
慈禧的棺槨厚實堅固,孫殿英竟然讓人掄起斧頭將棺槨劈成碎片;
當時為了將慈禧口中所含的夜明珠拿出來,便用刺刀將其頸部切開;
為獲取墊棺材底的珍寶,匪兵把慈禧遺體抬出棺外,胡亂地丟在槨蓋上……
慈禧生前窮奢極欲,死后她的奴才們也也將陪葬品置辦得喪心病狂地奢侈。內廷大總管李蓮英的嗣長子李成武寫的《愛月軒筆記》中有各類陪葬品的詳細清單,隨便列其中幾條,其鋪張和花費都讓人瞠目結舌。
棺內底部鋪金絲織寶珠錦褥,厚七寸,下面綴大小珍珠一萬多粒,紅光寶石八十五塊,白玉二百多塊,錦褥上有一層繡滿荷花的絲褥,上鋪五分重的珍珠二千四百粒。
身上蓋一條織金的陀尼經被,明黃緞底,捻金織成,織有漢字陀羅尼經文二萬五千字,綴有八百多粒珍珠。頭上的鳳冠由無數珍珠寶石嵌成,其中僅一顆珍珠就價值白銀約一千萬兩。
圍繞身體的大件珍寶有:九玲瓏寶塔、翠玉佛、翡翠西瓜、蟈蟈白菜、紅藍寶石、祖母綠寶石、玉石、紅珊瑚樹、墨玉荸芥等不計其數。
慈禧太后口中所含的夜明珠,分開時是兩塊透明無光的珍珠,合攏時就是一個圓珠,射出一道綠色寒光,夜晚百步之內可以照見人頭,十分清晰。
不計其數的珍寶,一時半會是搬運不完的。于是瘋狂的盜挖洗劫整整持續了7天,直到7月11日,孫殿英才滿載返回。光拉寶物的車,孫殿英就從遵化縣征集了30多輛。
這么多的寶物,孫殿英都運到哪里去了呢?
1928年8月4日,青島警方逮捕了孫殿英手下的3名逃兵,繳獲珠寶36件。8月5日,路透社首次報道了這一消息,并于8月6日在全國各大報紙上轉載,孫殿英盜墓案由此曝光,引起社會各界的轟動。
東陵被偷后,末代皇帝溥儀大哭起來,他在家里辦了個殯儀館,派人去東陵視察。8月18日,溥儀派人到東陵,因為現場的骨頭都亂糟糟的,很難說誰是誰。于是,他只好把乾隆、皇后和妃嬪一起葬在棺材里。回來后,溥儀多次要求嚴懲兇手。
眾多社會組織也出面,呼吁國民政府嚴懲嫌疑人,國民黨當局才于8月10日下令河北省出兵保護東陵,并派人調查。
1928年8月14日,天津查獲準備出口的東陵珍品35箱,輿論更加洶涌。然而,孫殿英早就做足了準備,用盜來的寶物一通上下打點,這調查的事就一直雷聲大雨點小,最后不了了之。大批的稀世珍寶,也從此在人間消失了一樣不知去向。
直到1942年12月,軍統骨干、時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少將高級參謀的文強,奉蔣介石、戴笠之命,進入太行山區,秘密成立軍統局華北辦事處,以加強對孫殿英、龐炳勛部的控制。
文強在與孫殿英的多次接觸過程中,慢慢了解到一些不為人知的真相,這些片段都被他記錄在自傳《文強口述自傳》里面。
1943年3月2日晚,文強與孫殿英夜宿龐炳勛總部并同住一炕。晚上,“孫殿英硬把我推醒,要聊天”。
“那天晚上在炕頭,孫殿英說得高興,又對我說起他盜墓的事情。他說:'滿清殺了我孫家祖宗三代,我要報仇。怎么報仇?我槍桿子沒有幾枝,只能蹦皇帝陵。革命革命,我是革死人的命。吳稚暉在北京報紙上寫了幾篇文章,說我盜墓,把風潮鬧得很大。不管盜墓不盜墓,我是對得起祖宗的。’”
“乾隆的墓修得堂皇極了。棺材里的尸體已經化了,只留下頭發和辮子,陪葬的寶物很多,最寶貴的是頸項上的一串朝珠,有108顆,聽說是代表十八羅漢,都是無價之寶。其中最大的兩顆朱紅的,我在天津與雨農(戴笠,孫殿英曾與戴笠結拜,故直稱其字雨農)見面時送給他作了見面禮。”
“還有一把九龍寶劍,有九條金龍嵌在劍面上,劍柄上嵌了寶石,我托雨農代我贈給委員長或何部長(即何應欽),雨農怎么處理的我沒有再問。”
“慈禧太后的墓炸開后,墓堂不如乾隆的大,但陪葬的寶物要多得多,老佛爺從頭到腳一身穿掛的都是寶石,量一量大概有五升之多。慈禧的枕頭是一只翡翠西瓜,我托雨農贈給宋子文院長了。”
“慈禧口中含的夜明珠,分開是兩塊,合攏是一個圓球,分開透明無光,合攏之后透出一道綠色的寒光,夜間在百步之間可以照見頭發。聽說這個寶貝可以使尸體不化,難怪老佛爺的棺材劈開后,老佛爺好像在睡覺一樣,見了風之后,臉上才有些發黑。我把這顆夜明珠托雨農贈給蔣夫人(即宋美齡)。”
“宋院長和蔣夫人得到寶物后,孔祥熙夫婦眼紅了,我接到雨農的電告后,就選了兩串朝鞋上的寶石送去,才算了事。那九龍劍,究竟是送給了委員長還是送給了何部長,我現在還不明白,高參老弟有順便時代我打聽,也不必當面問雨農,不然,顯得我小氣。拜托拜托。”
從這些記述片段中可以看出,清東陵被盜的很多貴重珍寶,經戴笠之手,夜明珠歸了宋美齡,翡翠西瓜最終到了宋子文之手,孔祥熙夫婦最終索到了兩串寶石,戴笠則“戴”上了乾隆最大的兩顆朱紅寶石朝珠。
1943年5月2日,孫殿英在湯陰攻堅戰中被劉鄧大軍活捉,被關到武安縣牛頭村的晉冀魯豫軍區軍法處。1947年9月30日,63歲的孫殿英因早年抽大煙導致的“煙后痢”病死。
在關押期間,孫殿英對自己“東陵大盜”的身份諱莫如深。讓人痛心疾首的是,被他盜挖的那30多車寶物,大部分都不見了。
上世紀90年代初,包括翡翠西瓜在內的一批東陵珍品在美國費城博物館展出。
然而,更多的稀世珍寶,依舊在動亂年代的天災人禍里下落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