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心是一塊神奇的土地,播上思想的種子,就會獲得行為的收獲;播上行為的種子,就能獲得習慣的收獲。 當閱讀成為孩子的習慣,真善美的種子就會在孩子心靈中發芽、生長、開花。一個心靈開滿鮮花的孩子,必將擁有健康幸福的人生。
孩子想象力最重要
我曾經在我教的班里做了一次調查,結果發現全班50%的同學喜歡看漫畫書,3%的同學喜歡看童話書,1%的同學喜歡看科幻書,1%的同學喜歡其他類型的書。我查閱的其他調查結果顯示,許多學生課外閱讀的是娛樂和休閑類書刊,閱讀范圍以卡通化、“快餐文化”、通俗文化為主。其中喜歡卡通漫畫故事的比例為39%,喜歡港臺武俠言情小說的比例為9%。有個學生對我說:“我們看課外書就是一種放松,當然會選擇不動腦、不費力的卡通讀物了。”
孩子身上什么最珍貴?我認為是想象力。閱讀文字圖書,能保留甚至發展孩子的想象力。而一個沒有想象力的人,成年后無法從事創造性勞動,只能跟隨人后,亦步亦趨。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如果不積極地從圖像閱讀轉型到抽象的文字閱讀,孩子的思維和心靈很難進入到更高的境界。迷戀動漫,無法完成兒童向青少年過渡時的知識積累和性格培養。
為孩子選擇合適的書籍
幫助孩子選擇合適的書籍,是引導孩子愛上閱讀的重要環節。市場上的圖書種類繁多,有的是優秀讀物,具有教育意義,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有些圖書則格調低下庸俗,會對孩子的身心發展帶來負面影響。即使是優秀的讀物,也并非適合所有性格或年齡段的孩子閱讀。因此,家長要幫孩子選擇合適的書籍。我認為可以堅持三個原則:第一,選擇適合孩子年齡特點的讀物。幼兒可選擇圖文并茂、裝幀新穎的童話、民間故事、寓言等,隨著孩子的漸漸長大,可適當增加些思想性、故事性較強的兒童文學、科幻作品等。第二,尊重孩子的閱讀興趣。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興趣,家長要善于發現孩子的閱讀興趣,給予積極正確的引導。
名著閱讀有竅門
另外,我認為名著的閱讀方法需要特別注意一下。不少孩子,課業已經讓他們不堪重負,再讓他們每天抽出一定時間來細讀名著,確實有些為難。因為精力有限,孩子即使出現“感性化、淺層化”的閱讀,也不是他們的錯。有的家長為孩子買來書,制定讀書計劃,讓孩子好好讀書。可是,一段時間過去,卻發現孩子的閱讀興趣沒有培養出來,反而感覺讀書沒意思,越來越厭倦讀書,更別說水平的提高了。
事實上,孩子在家里讀書、摘抄、做筆記、寫心得之后,這些東西都刻板地留在孩子的書上、本上,他們渴望得到別人的認可,很想知道他人的看法,也就是說孩子需要一個交流平臺,使學過的知識活起來。因此,家長在孩子讀完一本書后,可以和孩子一起交流閱讀體會和心得。比如,跟孩子聊聊看過的書都說了些什么,有哪些特點。如果孩子在閱讀中提出問題,家長應盡量回答孩子的問題。同時,在家里備一些少年兒童百科全書類的書籍,當孩子提出問題時引導孩子從書籍中尋找答案。另外,還可以啟發孩子討論所讀書籍的思想內容與藝術表現手法,讓孩子發表自己的見解。如果孩子在讀科普圖書,那就要經常和孩子談論那些特別有趣的知識,滿足孩子的新奇感和求知欲。這樣孩子就會從讀書中慢慢受益,并能保持一貫讀書的熱情。
孩子讀完書后,家長若能經常參與其中,和孩子討論交流,不僅會使孩子體會到閱讀的情趣,體驗到努力閱讀后成功的喜悅,而且能使孩子不斷修正自己的不足,提升自己的認知,以更高的熱情投入到閱讀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