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段名為“實拍父親讓4歲幼子-13℃雪中裸跑”的視頻在網上發布后,點擊率達到幾十萬次,“裸跑弟”迅躥紅網絡,引起社會的熱烈討論,這位父親被媒體稱呼為“鷹爸”。
在父親的鷹式教育下成長起來的4歲“裸跑弟”名叫何宜德,小名多多,因為是7個月的早產兒,出生時嚴重天生不足,伴有左腦室出血,腦蛋白密度低下,血管瘤等多項并發癥。為了讓羸弱的孩子能夠健康成長,父親何烈勝為多多制定了一系列針對性的訓練計劃,包括智能、體能、情商、膽商等各個方面,體能方面的功課尤為“嚴苛”。比如每天3公里快走慢跑,爬繩蕩橋,練習滑輪車、踏板車,這中間還穿插著各種特長訓練,如武術、冬泳、跆拳道等。從出生6個月開始,多多每天學習訓練就長達8個小時。經過“鷹爸”的強化訓練,多多身體指標達到同齡孩子水平,智商超過200。
“雪地裸跑”對于4歲孩童而言是否過于殘酷?“鷹式教育”是否能破解家庭教育難題?對于鷹式教育各界褒貶不一,引起人們對于兒童早期家庭教育的強烈關注。4歲孩子的健康成長到底需要哪些“營養”?這樣的訓練是不是損害了孩子的正當權利?管還是不管,究竟什么才是正確的家庭教育?……
主動學習的快樂體驗對學齡前兒童很重要
中國知名幼教品牌--紅黃藍教育機構認為,對于學齡前孩子最重要的是主動學習的關鍵經驗和快樂體驗。沒有什么可以超越孩子內在的驅動力,只有孩子體驗到主動學習的快樂,才能在未來做出正確選擇,表現出嘗試新事物的勇氣和能力,并將這種品質延伸到未來生活的方方面面。針對多多,因為身體原因,鷹爸自創的教育方法,其教育本意的好的,也有明確的目標和方式。但如果能夠更多的基于科學的教育方式,并對多多進行有效的引導,而盡量少的使用強制的、機械的、灌輸的教養方式,對于多多的未來生理及心理成長將有更加正向的幫助。
據鷹爸介紹。多多沒有上幼兒園,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父母的指導下進行“孤獨”的訓練,缺乏與同齡小朋友接觸的機會。紅黃藍教育機構基于十多年的教育經驗認為:對于學齡前兒童,要培養孩子與父母的依戀感和安全感,在同齡小朋友構成的集體環境中讓培養孩子的秩序感和社會交往能力。孩子需要家長的用心陪伴,需要自由玩耍的時間,需要同齡小朋友構成的集體環境,需要在真實的人與人交往中成長,從而體驗到自主學習的快樂!
“鷹爸”式教育不可復制最重要的是愛與耐心
國際上關于兒童早期發展的大量數據和經驗證實,對于0-3歲(甚至延伸到6歲)兒童進行正向干預是非常重要的事情。美國對于人類資本程序化投資的研究表明,對于孩子0-3歲的投入在20年后的產出是巨大的。鷹爸對于多多的教育,目前來看,取得了一些成績。但對于孩子的教育是否成功的判斷絕不應取決于短期效果。
不同的家長對教育的理解不同,也因為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因此鷹爸的方式是個案,不可復制,但是鷹爸對孩子的愛和耐心值得我們學習。早教從0歲開始,孩子的家庭教育從出生就需要家長做好準備。紅黃藍教育機構認為,0-6歲的孩子處于人格養成、習慣培養、智能開發、體能發展的關鍵期,需要一貫的、連續的、創造性教育和指導,園所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缺一不可。在對這個階段的孩子進行家庭早期教育的時候,可以多咨詢專業早教專家的意見,多聽專家講座、父母課堂,升級自己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孩子的童年很短暫,卻對未來發展有著不可估量的重要意義,所以家長要多陪伴孩子,關注孩子內在的真實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