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最豐富的父母視頻課程
David曾經是一名水手。當海上暴風雨襲來的時候,他總是凝望水深之處,錨和鐵鏈緊密連接,錨牢牢扎在泥中,任憑風浪肆虐,船卻并不搖動。在此后的人生之路上,David深深地體會到:信心就像錨,當風暴來臨時使人站住腳根;若失去信心,就仿佛船失去了錨,將在風雨中飄搖,并被毀壞。
48歲的David有精湛的焊工技術,喜歡研究各種物件的構造,拆裝機器是他的拿手本事。他和愛好音樂藝術、性格開朗、樂于助人的Pam結婚18年了,攜兩個可愛的女兒過著寧靜幸福的生活。Pam常常開車帶著兩個女兒去芭蕾舞學校。新年音樂會上,12歲的Amberly拉小提琴,在妹妹Kim優美的鋼琴聲相伴下,合奏一曲《歡樂頌》,總是博得一片掌聲。
來自異國的孩子
與一般美國家庭不同的是,Amberly和Kim來自中國。在Amberly10個月大的時候,David夫婦通過中國救助孤兒的機構收養了她。David至今記得,當他拿到Amberly的小照片,確信這個孩子即將是自己的女兒時,激動地掉下了眼淚。幾年后,他們又收養了Kim,兩個孩子的到來,給這個家庭帶來了無盡的歡樂。
Amberly的性格有些像男孩子,從小喜歡爬樹,捉蟲子,常常把蚯蚓、蝸牛等帶回家。爸爸回憶說:“Amberly兩歲時我帶她去游泳,她一點也不害怕,直接就扎到水里。”長大些以后,這個陽光女孩兒愛好科學和歷史,喜歡外出搭帳篷野營,說話很幽默,深受大家喜愛。與姐姐性格不同,Kim顯得安靜,喜歡讀書,成績優秀。她們兩個都喜歡吃媽媽做的面條和芝士蛋糕,也像別的女孩子一樣老是粘著媽媽。姥姥笑著說這兩個孩子,老大像媽媽,老二像爸爸,真的跟他們小時候一模一樣!
艱難時分
Amberly6歲的時候,突然有一天,她正從地上撿一個東西,卻一頭摔下去。爸爸忙開車把她送到當地兒童醫院,經神經科檢查,發現她的腦部有黑點。醫生說,這可能是先天的。Amberly在此之前犯過癲癇,兩年前還因車禍碰到頭部。此后,Amberly的病情越發嚴重,右手慢慢不能拿東西,右眼下垂,看人總是直盯著,再去看醫生,診斷為腦瘤,需要馬上做手術。
這個消息對于David夫婦來說真是太沉重了。首先手術費需要耗資百萬,David當時失去了工作,面對昂貴的手術費確實十分為難;而且腦瘤屬于再生瘤,切除后還可能再回來,手術后每3個月還要做一次CT檢查和血液檢查。如果癌細胞擴散,還需要再次手術。面對這么大的壓力,David頭3個月真是不知如何度過。然而,在許多人的幫助下,他們的信心從軟弱到堅定,開始勇敢面對這最艱難的時刻。
同聲祈禱
Pam說:“那時候,真的有來自世界各地不同膚色的人為我們祈禱。”Pam的母親也給了她有力的支持和幫助,使她逐漸增添了信心和力量。出人意料的是,手術費的問題在3個月內得到解決,其中50萬元是由David的保險支付,剩下50萬元是在醫院的幫助下由社會募捐而得。就這樣,Amberly在眾人同心的祈禱中被推進手術室。
手術十分復雜,醫生必須將腫瘤從Amberly的神經系統中切除。然而,奇跡出現了!手術全過程出奇地迅速和成功,而且Amberly在手術后恢復得很好,仿佛健康孩子一般。醫生慨嘆:“真是不可思議!”Amberly的姥姥在旁說:“一定是上帝在幫助!”有趣的是,醫生夫婦深受這個家庭的鼓舞,也決定從中國收養一個孩子。
Pam回想起這段驚心動魄的日子,她非常感恩:“其實,無論奇跡是否出現,我們都相信上帝在這個孩子身上有美好的計劃。我們也永遠地愛她。”
孩子,握住我的手
Amberly在整個醫療過程中表現得非常勇敢和鎮定。她從沒問過:“為什么遭遇這些事的會是我?”相反,她還是那么樂觀開朗,甚至幽默,常常把護士逗樂。David說,其實Amberly從小就怕黑,晚上不敢關燈睡覺。在她的記憶中似乎還有被父母遺棄的陰影。3歲時,她自己拿著一個玩具電話,假裝給從未見過面的媽媽打電話,而且打得很長,什么都跟媽媽講。Pam從這個時候起,就產生一個愿望,一定要帶孩子回到她的故鄉看看。“我們很愛自己的女兒,她們也很愛我們。我們現在沒法想像如果沒有這兩個孩子,生活會變成怎樣。將來她們無論在哪兒,都將是我們生命的一部分,我們要盡最大的努力教育好她們,讓她們將來也能為別人服務。”每一個夜晚,David夫婦都陪伴在Amberly身邊,握住她的手,安慰鼓勵她,使她漸漸走出恐懼。
在Amberly治療期間,父母的注意力全在她身上,對二女兒Kim的關心不知不覺減少了。后來他們意識到這個問題,就常把Kim帶在身邊。當地兒童醫院也很注重對病童手足的關愛,經常為他們組織活動,幫助他們身心健康成長。就這樣,Kim從對姐姐莫名的抱怨,到關心照顧姐姐,現在她是姐姐最好的伙伴,提醒她吃藥,給她補課。姐姐出院后數學在落下很多課的情況下考到良好的成績,其中妹妹的功勞不小。
Make a wish
David一家的愿望終于實現了!他們在Make a wish(許愿)基金會的幫助下來到中國。他們見到了當初幫助他們成為一家人的聯系人Peter, Peter現在還從事著兒童救助工作。他帶David一家來到Amberly生活過的福利院,Amberly看著那里的小孩子,心里十分憐愛,還想帶幾個小孩子回家呢!
回想全家一起走過的這段坎坷路程,媽媽Pam說:“人生不是只要解決一個問題,而是不斷解決問題。但是不管發生什么,愛永不改變。這個世界上最寶貴的是家庭,我們不能把全世界給孩子,但卻可以教會她們有一顆感恩的心。”在Amberly住院期間,Pam感受最深的是有人不斷地鼓勵他們,使他們能夠傾倒苦楚并真實面對,“上帝給我們這樣的經歷,也是讓我們感同身受地去鼓勵別人。”
David說:“我曾是一名水手。暴風雨來臨時,我看到水深之處,錨牢牢扎在泥中,使船不至搖動。當困難來臨時,如果你的心中沒有錨,就會在風暴中搖晃,甚至毀壞。而我們這些經歷過風雨的人,可以成為別人的鏈子,使他們可以抓住錨,這是多么有益義!”
記者采訪David一家時,Amberly和Kim依偎在媽媽身邊,玩玩媽媽的手指,還時不時把頭埋進媽媽懷里。看到她們親昵的樣子,我又想到那首歌:“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愛是永不止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