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許多人意識里,戒煙戒酒、少吃油膩食物就可避免心臟病發生。殊不知,在日常生活中很多細節也會導致心臟病的發生,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會造成心臟病發生的致命細節。
(1)被動二手煙。在別人吸煙的環境中待的時間過長,如果一周超出三次,每次都在30分鐘以上,那么患心臟病的概率比很少被動吸煙的人高26%。
(2)情緒激動。怒斥會對心臟造成巨大的沖擊。
(3)壓抑。壓抑憤怒會加大對心臟的壓力,如果發泄出來,會使心臟感到舒適,降低心律不齊、心絞痛發生的概率。
(4)壓力。精神壓力大的冠心病患者比精神壓力小的患者死亡的可能性要大3倍。所以,在工作之余,要讓自己盡量放松,緩解壓力。
(5)忌胸前口袋放手機。有的男性喜歡把手機放在上衣左邊的口袋里,這樣很容易產生輻射,對心臟不利,且在手機開啟的瞬間,也最好遠離身體。
(6)忽視感冒發熱。感冒發熱時,對心臟功能的影響也很大,易誘發心律失常。
(7)肆無忌憚的節食計劃。體重波動非常大會導致心臟虛弱。
(8)霧天在戶外運動。在霧天里鍛煉會阻斷血液中氧的供應,從而使血液更容易凝結。
(9)缺乏運動疾病多。有資料顯示,終日渾身懶洋洋的男性比經常參加鍛煉的男性患心臟病的概率要大28%。
(10)遠離朋友。在工作中朋友少的人,其心率快,血壓也最不健康,所以,在工作中盡量多接觸朋友。
以上這些細節不論是健康人也好,還是心臟病患者都應該引起重視,平日應盡量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戒煙限酒、適量運動、避免情緒過度緊張,并且要定期做身體檢查關注自己的心臟健康。
編輯:征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