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我國茶產能居世界第一;為何面臨出口難的困境?
據2017年數據顯示,中國茶園面積和茶葉產量已占全球的60%和42%,茶產能雄踞世界第一,但與之相比下,茶葉出口量卻少得可憐。多年來,我國的茶葉市場一直被形象地比喻為“有姓無名”:有姓,是指有品種,如龍井、烏龍、毛峰等;無名,是指茶葉沒有自己的品牌。據統計,目前我國現有茶廠6.7萬家,平均每個茶廠年生產茶葉20噸,但總的經營額卻不如英國“立頓”一家。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詳細情況,點擊看視頻
⒉中國茶的崛起 從正視問題開始
近年來我國茶園面積穩步擴大,已發展出了900多個產茶縣,茶園總面積和茶葉總產量連續13年位居世界第一。但據統計,我國的茶葉產品中的深加工產品只占了3%左右,全國的茶葉產業仍面臨著附加值低,生產規模小而散等不足之處。雖然“萬家中國茶企,不及一個立頓”這一說法已經是舊話,但是中國茶品牌打造的確存在著一定的問題。想要尋求更大的發展,中國茶就必須要正視存在的問題。
詳細情況,點擊看視頻
⒊我們究竟該如何看待茶文化?
最近茶圈事件頻出,“老班章被代言”“武夷巖茶的天價內幕”“廣州破獲假茶大案”等剛剛塵埃落定,一篇題為《穿茶服戴佛珠就是“茶人”了?》的文章,又讓茶文化這一話題被大家熱議。如今隨著茶文化興起,許多相關的產品和現象,如茶學班、茶藝培訓課、茶服展示、茶空間雅聚等蓬勃而出。這加速了茶文化的傳播,也成功引起了社會對茶產業的關注,但是有些人卻過分地注重這些外在的修飾,大有不穿茶服就不能體現飄逸雋婉、不帶茶飾就無法彰顯低調的奢華之勢。實際上關于茶文化一直爭議不斷,那么我們究竟該如何來看待茶文化呢?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