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現為就讀于某雙一流S大學的文科博士,如今已步入博四,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博士畢業的危機,雖然發表了4篇CSSCI核心論文,達到了學校的畢業要求,但是博士畢業論文一直是壓在我身上的一座大山,讓我片刻不得安寧,每天除了找數據、調數據,就是碼字...
我切實感受到了生命不可承受之重,老師和學院已經下了最后的通牒,可是而今博士論文的完成度很低,我也被折磨的死去活來,焦慮、失眠、脫發,為了身體我已經做好了延畢一年的打算,讀博不易,且讀且珍惜啊。
現將我的經歷和體會總結成文,希望能夠為即將攻讀博士和已經攻讀博士的同學有所借鑒。
1.整體而言
總體來說博士學習給我的感覺就是“忙”,從開始到現在基本上每天都感覺有看不完的文獻、做不完的課題和寫不完的論文。只是從剛進入博士到博士即將畢業,花在這三件事上的時間不同而已。
讀博士,一是拓寬自己的專業領域,加強專業理論基礎,為自己找到一個穩定的研究方向;
二是在自己所確定的研究領域內發表論文,不論你以后進高校還是進企業,發表的論文是考核你博士經歷和水平的重要指標,因此要盡可能多的發表論文,最好有發表英文論文的經歷;
三是參加導師課題或者盡自己的努力申請課題,提高自己的科學研究能力。
2.關于導師
選對導師非常重要,在畢業之時有無成績,導師的能力以及影響力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個人認為選擇一個能夠對你在學術上有指導和幫助的導師比專業和學校更重要。有的導師雖然名氣很大,但是功成名就的他們已經沒有努力上進的心,自然也不需要研究生幫助他們,也就不會重視學生的存在。不管學生死活的導師大有人在。
在我的博士生涯中,我的博導(年齡比較大)幾乎不搞科研,對我在學術上幾乎沒有任何指導,因此從自己小論文的寫作到發表以及從自己大論文的選題和開題,我導幾乎沒給過我任何有幫助的建議。更多的是對我的批評和教育,不是說你做的不好,就是說你那做的不行,除了批評和說教,并不會對我的論文提出實質性的建議。
包括導師自己的課題都是我幫他帶領其他的博士和碩士做的,而課題具體做了什么導師可能也不知道吧。真正的科研工作主要是我自己獨立完成,所以這中間會經歷很多痛苦。
3.關于研究方向
確定了研究方向你就有了為之學習和發表的動力,只要一直聚焦到該領域就好了,這樣你做的任何工作都不是無用功。如果你沒有研究方向,如無頭蒼蠅一樣,看看這看看那,寫寫這寫寫那,最終時間都荒廢了你還是不知道自己真的要做什么,你之前所做的工作都是無用功。
因此應盡早的確定自己的研究方向,一個師姐(其實我比她大)第一學期就多次告訴過我,但當時并沒有意識到其重要性。
根據導師的課題研究方向,初步確定自己的研究方向為XX。隨著研究的深入,很多問題逐步顯現出來,導師也不能在學術上給我任何建議和幫助,考慮到將來從事的工作,不得不重新考慮選題的方向,重新進行選題是痛苦的,但也別無選擇。
根據其他導師建議和自己的興趣愛好,逐漸轉移到SS方面,到學校將近一年半,才真正確定了自己的研究方向,這也是我博士畢業論文遲遲不能完稿的主要原因,真的是后悔莫及。
4.關于閱讀量
大量閱讀中英文文獻和相關書籍,提高自己的閱讀量和基礎知識的扎實度,并進行系統的梳理和總結。明確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就應該盡快查閱相關資料,掌握收集資料的渠道。每個專業收集資料的來源都不一樣,最主要的幾個來源有學校圖書館、數字圖書館鏈接數據庫、百度學術、谷歌學術、重要行業網站資料庫、重要行業論壇資料等。
開始要閱讀幾本跟自己研究方向相關的重要書籍,以盡快掌握基本概念、理論和方法,隨著研究的深入,根本沒有時間再去看很多書籍,所以這個階段閱讀幾本重要書籍是必要的。
在開始撰寫學術論文之前,需要閱讀幾十篇甚至上百篇的中英文期刊文獻,理解和領會這個學術方向目前發展的狀況,別人研究的方法和實現的方法,并形成自己的理論觀點。該過程是從淺到深,由易到難的知識積累過程。當然該過程是痛苦和枯燥的,博士做學術就是要耐得住寂寞。
5.關于發文
讀博士,不發表就出局,這也是所有高校對博士的硬性要求,只不過每個學校的要求難易程度不同而已,論文的發表至關重要,除了能給我們帶來名義,還能帶來利益。
那么在讀博期間如何發表優質的學術論文呢?
第一,paper在相當程度反映過去一段時間的學習,科研效果,所以保持好的學習習慣,養成好的科研態度是基礎;
第二,好的paper肯定不是一下子就有的,寫文章也需要多練,別想著第一篇或者前幾篇文章就有多高質量,高考作文還要每周練手,勤記錄善總結多練手是根本;
第三,借鑒他人優點長處,多學習優質paper的結構,邏輯,行文風格,多看多想是捷徑;
第四,踏踏實實科研,認認真真總結,對待科研容不得一絲僥幸;
第五,相信如果堅持以上,發一篇說得過去的文章,不會太久也不會太難。
6.關于課題
申請課題項目也是博士期間所要面對的一個重要內容,協助導師進行一系列項目的申請,為導師學術方向研究的持續性做好基礎性工作,同時也為我們以后申請課題項目打下基礎。
有些課題我們博士也可以獨立申請,我就申請了我們校級的博士課題,基金1萬元。
7.關于生涯規劃
合理規劃自己的博士生涯,以自己而不是以別人為中心,努力為自己畢業時的求職創造各種各樣的條件。科學設置好自己博一、博二、博三、博四每年的科研工作,盡量合理協同自己和導師的安排和利益,當導師的一些安排與自己的利益發生沖突時,應盡可能爭取,而不是一味的被動聽從。
總結:
學術研究無疑是艱辛的,每一個讀博士的人都要有充分的思想準備。讀博士期間,如何使自己在有限的幾年時間里實現質的飛躍,為以后真正成為某一學術領域專家打下基礎是每一個博士人共同考慮的問題。
讀博最深刻的體會:珍惜時間,辛勤勞作。
讀博秉持的座右銘:耐得住寂寞,方能看得見繁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