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有朋友談到壓力、焦慮、抑郁的話題,尤其是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一家的頂梁柱,社會競爭又日益激烈,壓力和焦慮與日俱增,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心理健康的話題。而越來越多的科學觀點也認為,精神問題都會對應著大腦和身體的器質性變化,心理健康和大腦健康是密不可分的。
焦慮感是本身是一種正常的情緒狀態,而且是生存所必需的。在人類生存的早期階段,掠食者和即將到來的危險會在體內啟動警報,并引發逃避行動。這些會使個體心跳加快、流汗并對周圍環境更加敏感。這種危險會導致大腦中一種名為腎上腺素的激素分泌增加,繼而在“戰斗或逃跑(fight-or-flight)”反應的過程中觸發焦慮反應,這使人類有能力面對或逃避任何潛在的威脅并使得自己安全。
偶爾的焦慮是生活的一部分。在工作中遇到問題的時候,做出重要決定之前,可能都會會感到焦慮。焦慮感發展到極端才是心理疾病焦慮癥(Anxiety disorder)。焦慮癥所涉及的不僅僅是暫時的緊張、擔憂或恐懼。對于患有焦慮癥的人,焦慮的感覺不會消失,并且隨著時間的流逝會變得更糟。這些癥狀可能會干擾日常活動,例如工作表現,學校工作和人際關系。換句話說,緊張、憂慮、恐懼的過度反應就是焦慮癥。
反正就是焦慮,沒有具體原因
廣泛性焦慮癥(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GDA)
廣泛性焦慮癥(GAD)是一種常見的、長期的且并不針對于任何一個對象或情況焦慮癥。反正就是焦慮,沒有具體原因。
GAD病人的焦慮是非特定的、持續性的恐懼和憂慮。GAD病人表現為過度關注日常事務。廣泛性焦慮癥是慢性過度焦慮,癥狀包括躁動不安、疲倦感嚴重、注意力不集中、易怒、肌肉緊張和睡眠障礙。還有一些癥狀包括難以集中注意力、無法做出日常決策或記住承諾。看起來很緊張,手、腳和腋窩出汗增多,情緒低落,經常是淚眼汪汪,同時伴有頭痛、躁動、腹痛和心悸。
廣泛性焦慮癥是老年人的最常見焦慮癥。兒童也會患有GAD,通常開始于8至9歲的年紀。
廣泛性焦慮癥可能和藥物使用有關,醫療專業人員需提高警覺。
每5分鐘洗一次手,生怕得病
強迫癥(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恐慌癥(Panic disorder)
美國心理學會(APA)將其定義為在不到十分鐘的時間內突然出現并達到頂峰的恐懼或不適。急性焦慮癥或急性恐懼癥發作是嚴重的焦慮癥。發作的時候,患者會突然感到極度恐慌,心跳劇烈,頭暈目眩,呼吸困難,惡心想吐。
有時候,開車是急性焦慮癥發作的原因。反過來,急性焦慮癥發作又會嚴重影響開車的安全。
見血就會暈倒
特定的恐懼癥(Specific phobias)
焦慮癥中最大類別是特定恐懼癥,包括所有由特定刺激引發的恐懼和焦慮。全世界有5%至12%的人口患有特定恐懼癥。病人恐懼的對象可能小狗,可能是飛機。有些人見血恐懼,有些人甚至恐懼水,害怕在高速公路上開車,或是在隧道行駛。患者可能會感到顫栗、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被恐懼的感覺淹沒。在常人看來,他們的恐懼與實際潛在的危險完全不成比例。
怕見人怕講話
社交焦慮癥(Social anxiety disorder SAD)
社交焦慮癥也稱為社交恐懼癥,表現為對社交互動甚至公共場合的強烈恐懼和抵觸。比如對演講的恐懼,在聚會時表演節目的恐懼,甚至怕見任何人。社交焦慮癥的癥狀包括臉紅、出汗和說話困難。與所有恐懼癥一樣,在嚴重的情況下可能導致完全的社會孤立。
時刻準備災難到來的逃跑路線
廣場恐懼癥(Agoraphobia)
廣場恐懼癥是一種比較特別的焦慮癥。患者總感到處于危險之中,總在想如何逃避危險,躲避困難,無助或尷尬的處境。
廣場恐懼癥與恐慌癥有強關聯。一個常見的表現是要經常觀察門在哪里,逃生路線是什么。
除恐懼本身外,廣場恐懼癥經常變現為回避行為。例如,在開車過程中如果有恐慌癥,患有廣場恐懼癥的人可能會避免開車。這些回避行為常常會加劇他們的恐懼感。
未來的文章我們會繼續探討焦慮癥的預防和干預方法,請持續關注我們。
未名腦腦說
一般的焦慮感不是病,是正常的生理反應。
焦慮癥是不正常的,過度的,或長時間的焦慮感。
焦慮癥包含包括
如果你喜歡我們的文章,記得點個“在看”并轉發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