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少睡,晚上多睡是有效預防阿爾茨海默癥的?重要方法
白天睡得多,晚上睡得少,是阿爾茨海默癥的重要癥狀之一。白天少睡,晚上多睡也是有效緩解阿爾茨海默癥的重要方法。
人類的生命有三分之一的時間處于睡眠狀態。我們都非常了解,睡眠對于健康的重要性。幾個晚上沒有睡好覺,就會感覺煩躁不安,學習工作效率低下,食欲不振等等??茖W家們一直在探索人體在睡眠過程中發生的事情,目前很多關于睡眠的問題仍然是個謎。最近的科學發現表明,睡眠可能比我們之前想象的更加重要。從體重增加到抑郁癥,甚至是對于我們最關心的阿爾茨海默癥的影響等。如果您有其他想了解的和睡眠相關的話題,歡迎給我們留言。華盛頓大學圣路易斯醫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強有力的證據,表明睡眠周期的中斷可能是阿爾茨海默病的早期臨床癥狀,該研究于2018年1月29日發表于期刊《JAMA Neurology》。而近期另外一組研究人員發現,睡眠剝奪增加了阿爾茨海默癥關鍵蛋白tau的水平。并且,在對小鼠進行的后續研究中,研究小組發現失眠加速了大腦中tau毒性團塊的擴散,而這是腦損傷的先兆,也是認知癥發展的決定性步驟。該篇研究結果于2019年1月24日在線發表于《科學》雜志(《科學》是美國科學促進會出版的一份學術期刊,為全世界最權威的學術期刊之一)。眾所周知,患有阿爾茨海默病的人睡眠周期是紊亂的,晚上失眠,白天嗜睡,半夜起夜等等。而睡眠/覺醒周期的紊亂,可能一方面也增加了患上這種疾病的風險。2018年,圣路易斯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的一項研究表明,這種晝夜節律中斷也發生在記憶力完好,但腦部掃描顯示阿爾茨海默癥早期表現的人身上。這些發現可能有助于醫生更早地識別出患有阿爾茨海默癥的人。這一點很重要,因為阿爾茨海默癥的損害可以在臨床癥狀出現前15到20年就已經扎根于大腦中。“在這項新的研究中,我們發現患有臨床癥狀前阿爾茨海默病的人的晝夜節律活動模式更加分散,白天有更多的不活動或睡眠時間,夜間有更多的活動時間,”該研究的資深作者,神經學助理教授、醫學博士Yo-EL Ju說。
研究人員追蹤了189名平均年齡為66歲的認知功能正常的老年人的晝夜節律。這些人中一部分進行了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PET),以尋找大腦中是否有和阿爾茨海默癥相關的淀粉樣斑塊沉積。另一部分人采取腦脊液檢測和阿爾茨海默癥相關的淀粉樣蛋白含量。而還有一部分人同時進行了掃描和脊髓液檢查。在上述參與者中,其中139人沒有證據顯示存在有淀粉樣蛋白為特征的阿爾茨海默癥臨床前表現。他們大多數人有正常的睡眠/覺醒周期。其他50名受試者的腦部掃描異?;蚰X脊液異常,同時他們的體內生物鐘(如他們晚上休息時間以及白天活動時間的多少)也經歷了嚴重的紊亂。即使研究人員在進行了睡眠呼吸暫停、年齡和其他因素統計學意義上的控制后,睡眠/覺醒周期的紊亂現象仍然具有統計意義。通過跟蹤白天和夜晚的活動,研究人員可以分辨出被研究對象24小時內的休息和活動規律。從而判斷出受試者的大腦中是否有淀粉樣蛋白積聚的證據。雖然睡眠/覺醒周期紊亂和阿爾茨海默早期表現之間,目前仍然還是先有雞或先有蛋的問題,但是“至少,這些晝夜節律的中斷可能成為臨床前疾病的生物標志物,”醫學博士Yo-EL Ju說。該疾病在臨床上可追溯到癥狀出現之前的10至20年,就已經開始了淀粉樣蛋白積累,因此任何早期的具有診斷意義的生物標志物的發現都是意義重大的,都可以幫助醫生在發生過多的不可逆的神經退行性損傷之前治療該疾病。2019年一月華盛頓大學圣路易斯醫學院的研究人員進行的另一項新研究中,揭示了睡眠剝奪如何促使有毒的阿爾茨海默病tau蛋白在整個大腦中傳播的進一步證據。該研究進一步支持了這一假設,睡眠中斷在神經退行性疾病的進展中起著重要作用。研究人員在睡眠模式中斷的人類受試者中發現了更高水平的tau蛋白。慢波睡眠較少的老年人會具有更高水平的腦蛋白質tau,而鞏固記憶和喚醒記憶都需要深度睡眠。研究的第一作者、醫學博士、華盛頓大學睡眠醫學中心神經病學助理教授兼主任Brendan Lucey說?!皽y量人們的睡眠可能是一種有效的非侵入性的方法,可以在人們開始出現記憶和思維問題之前篩查阿爾茨海默病?!?span style="margin: 0px;padding: 0px;max-width: 100%;box-sizing: border-box ;overflow-wrap: break-word ;">該研究成果于2019年1月9日發表于《醫學轉化科學》雜志(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計算機生成的圖像,其中以紅色和橙色的陰影區域反應最強
上面的研究中尚不清楚睡眠中斷是在這些病理性大腦變化(Tau蛋白沉積)之前還是之后。隨后來自同一團隊的一項新研究提供了強有力的證據表明,睡眠中斷確實會直接導致tau蛋白水平上升并更快地通過大腦傳播。這些研究結果于2019年的1月24日在線發表于在《科學》雜志上,研究表明,單獨一次的睡眠不足有助于疾病的發展,良好的睡眠習慣有助于保持大腦健康。這項新研究同時進行了小鼠和人體實驗,這些實驗清楚地表明,由于睡眠剝奪,tau蛋白水平上升。在人體測試中顯示,單個不眠之夜可以使得腦脊液中tau蛋白的水平增加了約50%。在經歷大量睡眠剝奪的小鼠模型中也觀察到這些結果。在正常的思考和行動中,tau經常在清醒的時間釋放,然后在睡眠期間這種釋放減少,從而可以清除tau。睡眠剝奪會中斷這個循環,使得tau積聚并使蛋白質更有可能開始累積成有害的纏結。來自阿爾茨海默患者的一塊腦組織,顯示出一個拉長的棕色三角形,即與阿爾茨海默病和腦損傷相關的tau蛋白質的纏結研究人員同時還研究了睡眠剝奪是否加速了毒性tau蛋白神經纖維纏結的擴散。tau纏結傾向于出現在對記憶重要的大腦部分——海馬和內嗅皮質,然后擴散到其他大腦區域。隨著tau纏結的增多和更多腦區受到影響,人們越來越難以清晰地思考。實驗人員將兩組小鼠的大腦海馬中接種了神經纖維纏結,其中一組允許按照正常模式睡眠,而另一組則每天長時間保持清醒。四周后,與休息良好的動物相比,遭受睡眠剝奪的小鼠顯示出更顯著的神經纖維纏結的擴散和更大的tau蛋白纏結。這些增加的神經纖維纏結也在類似于患有阿爾茨海默病的人類受試者的相關腦區域中發現。我們已經知道,睡眠問題與阿爾茨海默氏癥通過不同的毒性蛋白(如淀粉樣蛋白β)產生關聯,但最新的這項研究表明,睡眠中斷導致了破壞性蛋白質tau迅速增加并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快速擴散?!?span style="margin: 0px;padding: 0px;max-width: 100%;text-align: unset;box-sizing: border-box ;overflow-wrap: break-word ;">這項研究的有趣之處在于,它表明睡眠等生活習慣可能會影響相關疾病在大腦中傳播的速度。
雖然最新的研究結果給予了強有力的支撐,但對于如何解釋結論仍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目前尚不清楚這些tau蛋白的峰值實際上有多久。睡個好覺可以清除睡眠不好導致增加的淀粉樣蛋白嗎?睡眠的這些改變在阿爾茨海默癥等疾病的緩慢、長期發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嗎?越來越多的爭論在于,tau蛋白和淀粉樣蛋白是否是阿爾茨海默癥真正的致病根源。Holtzman對于他研究的局限性持開放態度,同時他表示如果結果可以讓人們更多地關注睡眠周期,這無疑是有益的。他說:“我們的大腦需要時間從當天的壓力中恢復過來。我們還不知道隨著年齡的增長獲得充足的睡眠是否可以預防阿爾茨海默癥。但良好的睡眠無疑對身體有益。大量數據表明,如果疾病已經開始時,它甚至可能有助于延遲或減緩疾病的進程。”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