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化性質
物理性質
外觀與性狀:紅色單斜晶系結晶,易潮解。
熔點(℃):86
相對密度(水=1)1.92(25℃)
溶解性:易溶于水,溶于
乙醇、醚、
丙酮。
[1]化學性質
在室溫下穩定,遇熱變成藍色,在潮濕空氣中放冷又變為紅色。其水溶液加熱或加濃鹽酸、
氯化物或有機溶劑變為藍色。溶液遇光也呈藍色。在30~45℃結晶,開始風化并濁化,在45~50℃加熱4h變成四水合物,加熱至110℃時變成
無水物。有毒。
[2]作用與用途
儀器制造中用作生產
氣壓計、
比重計、干濕
指示劑等。陶瓷工業用作
著色劑。涂料工業用于制造油漆催干劑。畜牧業中用于配置復合飼料。釀造工業甩作啤酒
泡沫穩定劑。國防工業用于制造毒氣罩。化學反應中用作
催化劑。分折化學中用于點滴分析鋅,單倍體育種,此外,還用于制造隱顯墨水、氯化鈷
試紙,
變色硅膠等。還用作氨的
吸收劑。
[3]使用注意事項
危險性概述
健康危害:吸入該品粉塵對呼吸道有刺激性。長期吸入引起嚴重肺疾患。對敏感個體,吸入該品粉塵可致肺部阻塞性病變,出現氣短等癥狀。粉塵對眼有刺激性,長期接觸可致眼損害。對皮膚有致敏性,可致皮炎。攝入引起惡心、嘔吐、腹瀉;大量攝入引起急性中毒,引起血液、甲狀腺和胰臟損害。
燃爆危險:該品不燃,有毒,具刺激性,具致敏性。
[1]急救措施
皮膚接觸:脫去污染的衣著,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
眼睛接觸:立即提起眼瞼,用大量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徹底沖洗至少15分鐘。就醫。
吸入: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就醫。
食入:飲足量溫水,催吐。洗胃,導泄。就醫。
[1]消防措施
危險特性:未有特殊的燃燒爆炸特性。受高熱分解產生有毒的腐蝕性煙氣。
有害燃燒產物:氯化氫。
滅火方法:消防人員必須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風向滅火。滅火時盡可能將容器從火場移至空曠處。
[1]泄漏應急處理
小量泄漏:隔離泄漏污染區,限制出入。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防塵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用潔凈的鏟子收集于干燥、潔凈、有蓋的容器中,轉移至安全場所。
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
[1]操作處置與儲存
操作注意事項:密閉操作,加強通風。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門培訓,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建議操作人員佩戴自吸過濾式防塵口罩,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穿防毒物滲透工作服,戴橡膠手套。避免產生粉塵。避免與堿金屬接觸。搬運時要輕裝輕卸,防止包裝及容器損壞。配備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倒空的容器可能殘留有害物。
儲存注意事項:儲存于陰涼、通風的庫房。遠離火種、熱源。應與堿金屬、食用化學品分開存放,切忌混儲。儲區應備有合適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1]制備
可由金屬鈷與
氯氣直接合成無水二氯化鈷。也可由氫氧化鉆與鹽酸作用制得六水合二氯化鈷。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