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行業,持續快速發展。數據顯示,預計2020年我國教育市場總體規模將達3.36萬億元。與此同時,與國際成熟的教育市場相比,我國的教育市場滲透率相對較低,還有極大的發展空間。目前,我國教育產業已經進入高度消費化,隨著新技術的發展和運用,教育市場在未來會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未來五年(2020-2025),中國教育行業會有哪些趨勢?
一、市場下沉加快,發展前景良好
我國教育市場體量龐大,但高度分散,存在明顯的教育資源不均衡現象。這與不同城市、不同地區的經濟發展和人口密度有關,但隨著國家政策傾斜和移動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的發展,各城市、地區之間的差異會逐漸縮小,教育市場下沉加快,發展前景良好。
以K12教育為例:K12課外輔導是教育領域中需求最強勁的細分領域之一,市場空間巨大。據Frost&Sullivan報告,截至2017年底,中國有超過10萬家K12課外輔導服務供應商,市場格局仍相對分散。根據在校學生整體人數及人均消費額度,預計整體市場規模2018年將達到4331億元,而到2020年預計超過5000億元,未來三年復合增長率達9.2%。
二、科技賦能教育,教育發展智能化、數字化、信息化
隨著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到來,以5G、移動互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為代表的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中的應用會越來越廣泛。科技賦能教育,教育發展趨向智能化、數字化、信息化。
未來,技術的發展將推動在線教育的普及,教育趨于扁平化、便捷化,學習資源將直接從供給方到達學習方,讓雙方的距離更接近。在線教育的形式,在保證教育質量的同時,也會大大減少學生的時間成本和資金成本。
而且,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的應用,也能分析出學生的學習風格、學習動機、學習傾向等個性化數據,幫助學校和老師更好地實現因材施教,為每個學生制定個性化學習方案,推送個性化學習內容,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
三、升級產業結構,催生教育OMO新模式
在信息大爆炸的社會中,知識更新越來越快,社會發展越來越快。面對社會的變革,新技術手段的應用,不斷推動中國教育產業結構升級,催生教育OMO新模式。
線上教育的發展,將有力推動教育資源公平,在很大程度上緩解傳統教育中時間和空間的局限。但依賴于智能技術的線上系統,無法解決面對面的情感問題,線下教育依然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
相信隨著技術的進步,老師的定位會發生一定的轉變,整個教育行業也會發生一定的變革。愛學仕智課認為,未來五年(2020-2025年),主流的教育模式應該是線上線下相結合的OMO新模式,充分結合和發揮線上教育和線下教育的優勢,更好地推動教育行業發展。
以上是關于教育行業的一些非常好的建議和意見,未來是一個教育時代,大家都能得到優質的教育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