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竹葉石膏湯經典醫案、方論

[方劑組成]

竹葉二把(20克),石膏一斤(48克),半夏洗,半升(12克),麥門冬去心,一升(24克),人參二兩(6克),甘草炙,二兩(6克),粳米半升(12克)[服用方法]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澤,內粳米,煮米熟,湯成,去米,溫服一升,日三服。

[治則方解]

病機:病后余熱未解,氣液兩虧。

治則:清熱益氣,生津和胃。

方義:本方為白虎加人參湯加減而成。方中竹葉甘寒,清熱除煩,生津止渴。石膏清熱瀉火,生津除煩。人參、麥門冬益氣生津而養陰。半夏辛溫,降逆和胃。粳米補益中氣,調和脾胃。甘草益氣和中,以制寒涼傷胃,并調和諸藥。

[辨證要點]

本方論中用于治療大病瘥后,虛羸少氣,乏力,氣逆欲吐者。臨床上辨證屬氣陰兩傷,余熱未清、肺胃氣逆者,均可用本方治療,取其清虛熱,益氣陰,降逆氣之功。本方系白虎湯加減而成。白虎湯以清熱為主,生津為輔,而本方則以補益氣陰為主,清熱為輔。兩方都用石膏,而白虎用知母,不用麥冬而用知母。竹葉石膏湯則不用知母而用麥冬。麥冬以補液為長,而知母則長于清熱。

本方由《金匱要略》麥門冬湯加減而來,由麥門冬湯去大棗,加竹葉、石膏而成。二者均屬陰虛氣弱證,但麥門冬湯證偏于肺陰虛,竹葉石膏湯偏于胃陰虛。

[仲景方論]

《傷寒論》第397條:傷寒解后,虛羸少氣,氣逆欲吐,竹葉石膏湯主之。

[注家方論]

1.成無己《注解傷寒論》:辛甘發散而除熱,竹葉、石膏、甘草之甘辛,以發散余熱。甘緩脾而益氣,麥門冬、人參、粳米之甘,以補不足。辛者散也,氣逆者,欲其散,半夏之辛,以散逆氣。

2.方有執《傷寒論條辨》:竹葉清熱,麥冬除煩,人參益氣,甘草生肉,半夏豁痰而止吐,粳米病后之補劑,石膏有徹上徹下之功,故能佐諸品而成補益也。

3.許宏《金鏡內臺方議》:傷寒解后,虛熱不盡,則多逆氣與吐也。故用竹葉為君,石膏為臣,以解虛邪內客也。以半夏為佐,以治逆氣欲吐者。以人參、粳米、甘草、麥冬四者之甘,以補不足而緩其中也。

4.尤在涇《傷寒貫珠集》:大邪雖解,元氣未復,余邪未盡,氣不足則因而生痰,熱不除則因而上逆,是以虛羸少食,而氣逆欲吐也。竹葉石膏湯乃白虎湯之變法,以其少氣,故加參麥之甘以益氣,以其氣逆有飲,故用半夏之辛以下氣蠲飲,且去知母之咸寒,加竹葉之甘涼,尤以胃虛有熱者為有當耳。

5.張璐《傷寒纘論》:按此湯即人參白虎去知母而益半夏、麥冬、竹葉也。病后虛煩少氣,為余熱未盡,故加麥冬、竹葉于人參、甘草之甘溫益氣藥中,以清熱生津。加半夏者,痰飲上逆欲嘔故也。病后余熱與伏氣發溫不同,故不用知母以伐少陰也。

6.張錫駒《傷寒直解》:竹葉凌寒不凋,得冬木之寒氣;石膏色白似肌,稟秋金之涼氣;半夏生當夏半,感一陰之氣而生。陰氣足而虛熱除,肌肉自不消鐵而羸瘦矣。人參、甘草、粳米補中土而生津液;麥冬主治傷中傷飽,胃絡脈絕,羸瘦短氣。胃絡和而氣逆除,津液生而虛熱去,吐自止矣。

7.王子接《絳雪園古方選注》:竹葉石膏湯,分走手足二經,而不悖于理者,以胃居中焦,分行津液于各臟,補胃瀉肺,有補母瀉子之義也。竹葉、石膏、麥冬瀉肺之熱,人參、半夏、炙草平胃之逆,復以粳米緩于中,使諸藥得成清化之功,是亦白虎、越婢、麥冬三湯變方也。

8.吳兼《醫宗金鑒》:是方也,即白虎湯去知母,加人參、麥冬、半夏、竹葉也。以大寒之劑,易為清補之方,此仲景白虎變方也。經曰: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故用人參、粳米,補形氣也。佐竹葉、石膏,清胃熱也。加麥冬生津;半夏降逆,更逐痰飲;甘草補中,且以調和諸藥也。

9.徐大椿《傷寒論類方》:此仲景先生治傷寒愈后調養之方也。其法專于滋養肺胃之陰氣,以復津液。蓋傷寒雖六經傳遍,而汗、吐、下三者,皆肺胃當之。又《內經》云:“人之傷于寒也,則為病熱。”故滋養肺胃,岐黃以至仲景不易之法也。后之庸醫則用溫熱之藥峻補脾腎,而千圣相傳之精義,消亡盡矣。

10.陳修園《傷寒真方歌括》:人身天真之氣全在胃口,津液不足即是虛,生津液即是補虛。仲師以竹葉石膏湯治傷寒解后虛羸少氣,以甘寒為主,以滋津為佐,是善后第一治法。

[名醫驗案]

1.繆仲醇醫案

治章衡陽熱病,病在陽明,頭痛壯熱,渴甚且嘔,鼻燥不得眠,其脈洪大而實。仲醇故問醫師曰:陽明證也。曰:然。問投何藥,曰:葛根湯。仲醇曰:非也。曰:葛根湯非陽明經藥乎?曰:陽明之表劑有二,一為白虎,一為葛根湯,不嘔吐而解表,用葛根湯。今吐甚,是陽明之氣逆也,葛根外散,故用之不宜,宜白虎加麥冬竹葉,名竹葉石膏湯。石膏辛能解肌鎮墜,下胃家痰熱,肌解熱散則不嘔,而煩躁壯熱皆解矣。遂用大劑與之。又囑曰:此時投藥,五鼓瘥,天明投,朝餐瘥,已而果然。

2.劉渡舟醫案

張某某,女,25歲,昌藜縣人。患乳腺炎已作手術,而發熱至38.5℃,高則39.5℃,西醫認為感染所發,乃用各種抗菌藥,皆無效可言。又用“安乃近”注射液,汗出甚多,而發熱暫退,旋又上升,因屢經發汗,而身體虛羸不堪,雖嘔吐不欲飲食,心煩,頭暈,肢體振顫,口中于涸,余診其脈,數軟無力,舌質紅而苔白黃。余問主治醫李君,此何病耶?答曰:恐為敗血癥,然余則認為氣陰兩傷,胃中津液竭乏,故爾發生虛煩”吐,方用生石膏30克,麥冬25克,炙甘草10克,半夏10克,粳米15克,竹葉10克,黨參10克,此方共服四劑,則熱退嘔止,而能飲食,其病因之愈。

3.馬波醫案

李某,女,45歲。患者患慢性腎炎8年,近期合并上呼吸道感染,經治療咽痛咳嗽好轉,但發熱如故。癥見發熱頭暈,神疲乏力,腰部酸痛,惡心嘔吐,不思飲食,小便短少, 舌紅苔黃, 脈細無力。查體:T 38.4℃。血常規:WBC 10×10/L; 尿常規:尿蛋.白( ) , WBC 5~8/HP, RBC 3~10/HP。證屬溫熱之邪傷及氣陰, 胃氣虛弱, 余熱未除。予竹葉石膏湯。淡竹葉15克,生石膏30克,半夏10克,麥冬15克,太子參15克,甘草5克,粳米10克,4劑。服藥期間停服其他中西藥。二診時見尿蛋白(±),紅、白細胞消失,體溫已退至正常,微覺頭暈,無其他不適,繼上方去石膏加黃芪、益母草,12劑。病愈。

[長沙方歌]

三參二草一斤膏,病后虛羸嘔逆叨,

粳夏半升葉二把,麥門還配一升熬。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竹葉石膏湯
經方臨床模擬練習-每日一案(第833期)
《傷寒論》學習筆記228
49、竹葉石膏湯
傷寒論讀書筆記《十七》
竹葉石膏湯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阳高县| 宜阳县| 汝阳县| 健康| 庆元县| 错那县| 兴山县| 兴仁县| 米脂县| 马公市| 华安县| 襄城县| 宜阳县| 伊春市| 怀仁县| 通州区| 玛纳斯县| 阿拉善左旗| 即墨市| 南平市| 房产| 民勤县| 壤塘县| 万源市| 新野县| 江山市| 土默特右旗| 新闻| 温泉县| 涪陵区| 曲阜市| 福建省| 虹口区| 裕民县| 蓬安县| 政和县| 麻阳| 大埔县| 双城市| 徐闻县| 灯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