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興六年(228年)春,蜀漢丞相諸葛亮第一次北伐中原。此戰,諸葛亮事先揚聲走斜谷道取郿,讓趙云、鄧芝設疑兵吸引曹真重兵,自己率大軍攻祁山。因為出其不意,曹魏隴右的南安、天水和安定三郡反魏附蜀,關中震響。魏明帝西鎮長安,命張郃率領步騎五萬人前往,大破馬謖于街亭。而同時趙云寡不敵眾,失利于箕谷。在街亭之戰后,諸葛亮無奈撤軍,第一次北伐中原以失敗而告終。為了以身作則,嚴明軍法,諸葛亮不僅斬殺了自己一向器重的馬謖,更上疏請求自貶三等。
對此,《三國志·卷三十五·蜀志·諸葛亮傳》中記載:(諸葛亮)上疏曰:“……請自貶三等,以督厥咎。''(后主劉禪)於是以亮為右將軍,行丞相事,所總統如前。
在諸葛亮主動上疏請求自貶三等后,蜀漢后主劉禪以諸葛亮為右將軍,但是,這只是職位名稱上的變化,孔明還是可以行使丞相的職責。
一
對此,有人發出了疑問,為什么諸葛亮自貶三等后,變成了右將軍,而不是其他職位呢?在筆者看來,這就說到漢末三國時期的武將官職了。公元221年,劉備建立蜀漢后,蜀國的武將官職,基本上沿襲了東漢時期的情況。
在東漢時期,武將官職遵循著大將軍—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四方將軍—四征將軍—四鎮將軍—四安將軍—四平將軍—雜號將軍—偏將軍的順序。對于蜀漢來說,大將軍和衛將軍這兩個官職一直空缺,其中,大將軍一職本來是劉備留給關羽的,但是,因為關羽大意失荊州,所以直到諸葛亮病逝五丈原后,蔣琬才成為蜀漢第一任大將軍。至于衛將軍,也是蜀漢后期才設立的官職,第一任衛將軍是姜維。
二
在此基礎上,諸葛亮作為蜀漢丞相,其地位和大將軍是不相上下的,也即丞相是文官之首,大將軍是武將之首,二者的官職品級和地位是一樣的。況且,在劉備病逝后,諸葛亮實際上掌握了蜀國的兵權,成為事實上的大將軍。自大將軍開始,自貶一等為驃騎將軍,自貶二等為車騎將軍,因為當時蜀漢沒有衛將軍這一官職,所以自貶三等就是“四方將軍”。
所謂的“四方將軍”,是前將軍、右將軍、左將軍、后將軍這四個官職的統稱。在漢末三國時期,劉備就曾擔任左將軍這一官職,關羽生前最高的官職就是前將軍。因此,“四方將軍”在漢末三國時期,自然不是一個較低的武將官職。不過,四方將軍也是存在一定排序的,也即前將軍的排名最高,后將軍則最末的。比如公元219年七月,劉備自稱漢中王,以關羽為前將軍,張飛為右將軍,馬超為左將軍,黃忠為后將軍。
三
所以,問題來了,諸葛亮自貶三等后,為何是“四方將軍”中的右將軍,而不是前將軍呢?對此,原因非常簡單。因為在公元226年的時候,另外一位托孤大臣李嚴晉升為前將軍了。所以,總不能為了照顧諸葛亮,就把李嚴的前將軍職位給奪去吧。再者,就蜀漢的四方將軍來說,左將軍和后將軍,也都沒有空缺,分別是吳懿擔任左將軍,劉琰擔任后將軍。
而就右將軍來說,蜀漢第一任右將軍就是張飛。公元221年,張飛被劉備晉升為車騎將軍,在張飛之后,蜀漢的右將軍這一官職正好就空缺下來了。綜合這些情況來看,諸葛亮自貶三等后,擔任右將軍無疑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名義上的官職是右將軍,但是,蜀漢丞相的工作,還是交給諸葛亮來處理的。
四
最后,諸葛亮在右將軍這一官職上,沒有待太久的時間。一年后,也即建興七年(229年)春,諸葛亮遣陳式攻武都(今甘肅省成縣周邊)、陰平(今甘肅省文縣周邊)二郡。在諸葛亮第三次北伐中原時,雍州刺史郭淮引兵救之,諸葛亮出兵擊退郭淮退,遂得二郡。因為在第三次北伐中原時獲得了曹魏的武都、陰平二郡,后主劉禪主動為諸葛亮官復原職,也即諸葛亮不再擔任右將軍了。
在諸葛亮病逝后,姜維也曾有樣學樣,有過自貶官職的經歷。延熙十九年(256年)春,姜維被遷升為大將軍。但是,在段谷之戰中,大將軍姜維被鄧艾擊敗,這給蜀漢帶來了嚴重的損失,所以姜維于是請求自貶為后將軍,行大將軍事。景耀元年(258年),姜維恢復了大將軍這一官職,作為蜀漢最后一任大將軍,姜維在蜀漢滅亡后試圖恢復蜀漢,結果兵敗被殺。對此,你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