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古詩詞鑒賞情感表達題答題指津
徐金國
對古詩詞情感的把握和體悟,一直是高考古詩詞鑒賞題考查的重點。概覽2010年全國18份語文高考試卷,有15份試卷對詩詞的情感進行了考查,所占比例高達83.33%,考查的分值2-5分不等。由此可見,古詩詞鑒賞中能否準確把握詩詞情感,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考點簡析
對2010年15份考查詩詞情感的試題做一個分析和歸類,筆者發現:所考查的題型特點主要有:(一)、剖析重點字詞所含的情感。如:2010年江蘇卷的 9.(2)、一、二兩句詩中“醉別”、“江風引雨”表達了惜別深情,請作簡要說明。(二)、分析句子所含的情感。如:2010年北京卷的13.(2)結合全詩,簡述結尾句“劍歌行路難”所表達的思想感情。(三)、所用典故中體味詩詞情感。如:2010年上海卷的16、“不羨日夕佳”化用了高中課本哪首詩中的詩句?借此表達了怎樣的情感?(四)、從整體上把握詩詞情感。如:2010年課標全國卷的14.(2)、這首詩整體上運用了什么表現手法,表達了怎樣的情感?請作簡要分析。(五)、比較同類詩詞情感的異同。如: 2010年天津卷的13.(2)比較《峽口送友人》和《送蜀客》兩首詩在抒發送別之情的同時,還表達了什么共同的情感?
二、方法指津
(一)、由景語推導情感。
根據詩詞所寫的“景”(或“物”)的特征傾向,來推導詩詞的情感。“一切景語皆情語”。一般來說,入詩的景或物大多都染上了詩人的喜怒哀樂,品讀這一類詩詞,可由景而悟情。如2010年,全國二卷:《夢中作》(歐陽修) 這首詩表現了作者什么樣的心情?
【解析】“夜”、“千山月”、“路”、“百種花”等景物與“涼”、“暗”等詞結合在一起,傳遞出詩人對前途深深的憂慮。再加上情語“無奈”,詩人彷徨、失意、愁苦之情盡顯。客居在外,人到難時便思家,思鄉之情頓出。
【答案】表現了:①因仕途失意而對前途憂慮和無可奈何的心情;②希望脫離官場返回家鄉的心情。
(二)、從題材識別情感。
古詩詞大致可分為十大題材:寫景抒情類、題贈送別類、托物言志類、山水田園類、詠史懷古類、邊塞征戰類、羈旅行役類、思婦閨情類、悼亡游仙類、談禪說理類。不同題材的詩詞所抒發的情感不盡相同。比如詠史懷古詩詞多感嘆昔盛今衰,緬懷物是人非;邊塞征戰詩詞多表達厭戰思鄉,對親人的思念;托物言志詩多借物明志,多抒發報國無門、懷才不遇的傷感。把握詩詞情感可先弄清楚詩詞的類別,因為某一類別的詩詞,詩(詞)人的情感大致相同。如2010年課標全國卷:《雨雪曲》(江總)這首詩表現了戍卒什么樣的情感?
【解析】題干很明確,一是“戍卒”,一是“情感”。結合“壞”“低”“愁”“迷”,聯系詩后“邊塞”的注解,對這首邊塞詩的情感不難做答。
【答案】這首邊塞詩表現了戍卒身處遼遠而艱苦邊塞的思鄉之情。
(三)、由意象探求情感。
在古詩詞中,以景傳情達意的意象往往具有一定的固定性。比如以“故鄉明月”傳達“鄉思情”;以“松風山月”傳達“隱逸情”;以“中秋圓月”傳達“相思情”;以“風雨落花,雙燕孤飛,重閣玉枕”傳達“閨怨情”;以“長亭折柳”傳達“惜別情”;以“江湖扁舟,月落烏啼”傳達“羈旅之苦”;以“空城落花”傳達“對國勢衰危的哀嘆、一腔的愛國情”等等。有情有意,有意有情,情隨意生,情意交融。可見,抓住意向探求詩詞情感不失為一種好的途徑。如2010年【遼寧卷】:《雨》(陳與義)第二聯兩句詩是什么意思?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感情?
【解析】頷聯主要是借景抒情,燕子、梧桐是傳統意象,“燕子經年”、“梧桐遇雨”,回首昨天,物是人非,難免有懷舊、失落之感。
【答案】秋已來臨,燕子將要南歸,一年恍若一夢。梧桐經一場雨打,已與昨晚的不同了。作者借燕子、梧桐在雨中的感受,表達了自己懷舊、失落的感情。
(四)、從手法辨識情感。
藝術表現技巧除修辭手法和表達方式外,主要的是表現手法,常用的有:借景抒情、象征(托物言志)、反寫(反客為主)、虛實(想像和聯系)、用典故、渲染、襯托、對比、抑揚等。同樣的情感,可以用不同的手法表現;同一手法,可以表達不同的情感。辨析詩詞中運用的藝術手法對識別其情感具有重要意義。如2010年【湖北卷】:《鵲橋仙·七夕??》 對于牛郎織女鵲橋相會,此詞說“新歡不抵舊愁多,倒添了新愁歸去”,而秦觀說“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請簡要分析二者所表達的感情側重點有何不同。
【解析】月、風襯托雙星相逢,新歡與舊愁的比較。運用“對比、襯托”的手法,使把握詩詞情感的難度有所降低。
【答案】范詞重點強調別離的舊愁和新愁:舊愁未去,新愁又添,雖有新歡,卻不抵思念愁苦。秦詞強調感情的堅貞與長久:雖然相逢短暫,但只要感情真摯,不在乎朝暮廝守。
(五)、“知人論世”,透視情感。
“國家不幸詩家幸”。李白、杜甫、白居易,蘇軾、辛棄疾、李清照等詩詞,無不深深地烙上了詩人身世和時代的印痕。所以,了解作家的生平、思想、創作風格,有助于對其作品思想情感的理解和把握。如2010年【安徽卷】:《歲暮》(杜甫)8詩人為什么會發出“寂寞壯心驚”的感慨?請結合全詩作簡要分析。
【解析】本題在鑒賞過程中,不但要細讀本詩,了解詩人境遇、主觀志向,明確注釋中點明時局背景,還要做到知人論世,根據平時所學習的杜甫的詩歌,了解杜甫的終生志向,然后進行綜合思考,才能不遺漏要點。
【答案】邊境發生戰爭,時局艱危,朝中無人為國分憂;歲末暮年,漂泊異鄉,政治上被冷落,孤獨寂寞;詩人崇高的責任感、強烈的愛國感情與其艱難的處境,報國愿望難以實現形成巨大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