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于實效性的藝術生高考語文復習
——在“佛山市高中語文教學有效性研討會”上的發言
南海區藝術高級中學高三語文備課組
一、語文科高考目標:
備課組同仁必須竭盡全力,擯棄偏見,發揮最大合力,利用考前3個月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的語文應試能力,尤其要致力于提升經過藝術聯考、單考后確定的重點生和名校生的成績,整體提高語文學科對考生總分的貢獻率,爭取高考獲得好成績,把藝術生送進更多、更好的藝術院校深造。
二、藝術生(音樂、美術等)語文復習的現狀:
藝術生剛進入高三便開始了長達數個月的藝術封閉訓練,導致他們對語文科的備考變得生疏和懈怠,藝術聯考后的語文測試表明學生的遺忘程度相當高(表現為基礎題失分嚴重,詩歌鑒賞、現代文閱讀答題不夠規范,作文扣題意識淡薄等),學科前景不容樂觀。另外,藝術班的學生常常有重術科輕文化的思想,課下用在語文學科上的時間捉襟見肘。沒有了普高班第一輪的基礎、第二輪的加強,直接進入最后沖刺階段的藝術班學生面對大量專題性的復習無從下手,老師每天很辛苦,學生也很痛苦。經常是老師講得面面俱到、口干舌燥,學生聽得是頭暈腦脹,昏昏欲睡。因此,語文課堂的有效性就顯得十分重要。老師們如何將自己對考點的理解轉化為學生考場的有效操作,使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真正能從“懂”到“會”、“對”、“熟” “巧”的程度,就需要我們深入研究課堂教學策略,向課堂要效果。
三、藝術生復習策略:
(一)備考進度安排:
高二下學期3月-8月(南海區摸底考試前):語文科第一輪系統、全面不留死角的復習。扎實打好基礎,求穩求準,實效第一。現在各校甚至同一間學校在不同年份中對藝術考生的復習時間與進度安排均不統一,隨機、隨意性大,未能常規化、制度化,弊病較多,所以一定要在考生進入藝術封閉訓練前有一輪完整的復習。
高三上學期9月-下學期3月(廣州一模前):藝術封閉訓練及藝術聯考、單考。期間可能有一些零散的語文學習時段,但由于不確定性大,考生人數、狀態均不利于文化課學習,建議這段時間復習重點為必背詩文和時事素材積累、語基小練習等。
高三下學期3-6月(最后一次校內模擬考前):二輪復習,查漏補缺,對復習中存在的問題,特別是失分較嚴重的知識點進行針對性訓練。5月前狠抓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訓練,提高考場應試的技巧;5月后以綜合訓練為主,并有所選擇地進行重點特訓(如語言運用、論說文答題技巧、文言文斷句與翻譯、默寫等),培養做題的感覺。克服高原現象,積極挖掘學生的非智力因素,鞏固復習效果。
(二)備考措施:
一)了解高考變化,加強備考研討。
1、研讀考綱,明確高考試題的設題方式及能力層級的要求,重視基本教學目標的落實和學生個性感知探索的有機結合。
2、分層集體備課,加強備考的針對性。備課組研討活動分層進行(藝術類備考—普通類備考—重點生備考—學科整體等),加強藝術類、普通類、重點生各自的備考針對性。學科整體備考研討約2周一次,其他則貫穿全程,不定期舉行。
3、重視考試:通過每次考試訓練學生如何審題,如何仔細閱讀題干和題肢,領會命題意圖,使答題做到思路清晰,要點醒目,術語準確,書寫規范,充分挖掘和發揮自己的非智力因素,全面提升學生的應試技能;善于利用每次考試來反省、調整和指導自己的復習。
4、高考作文越來越反對套作(觀點套用、材料套用、結構套用),提倡真情實感(寫自己對生活的感受、社會現象的看法;避免議論陳舊化,論據要鮮活;反對結構的模式化,尤其是分論點并列式)。要重視加強作文審題訓練,題目和素材要更注重關注社會生活,關注人生發展,關注自我完善的人文性。
二)狠抓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訓練,要求學生穩拿“基本分”,構筑“保險防線”。
1、經常性進行專項基礎知識訓練,提高午練、晚練的針對性,少講多練,練后及時評改,并要求學生隨時溫習做過的內容,在理解的基礎上達到鞏固、提升、遷移運用的目的。
2、重要資料的儲備與利用。要求學生重新整理語文科資料(筆記、背誦材料、各類知識總結、主要考試試卷等),單獨管理,隨時溫習,作為考前必備的復習材料儲備。
3、長期抓好名句名篇的背誦,早讀或隨堂抽查。
4、以掌握文言文課內基本篇目帶動文言文課外閱讀,攻克文言基礎差的難關。從實詞、虛詞、句式的掌握積累,到斷句、翻譯、文意理解都以必背篇目(《勸學》《師說》《赤壁賦》《阿房宮賦》等)為主線,解決學生害怕文言文的問題。
5、作文整體要穩,必須保住半壁江山,對優生則可提出更多要求,尤其是打造亮點。
三)加強時事積累和作文基本功訓練,提高閱讀寫作水平。
1、重點指導學生如何寫好規范(卷面整潔、符合題意、內容充實、結構清晰)的議論文或議論性散文,個別優秀學生可以進行散文的單獨輔導。
2、作文統一命題進行訓練,明確要點,印刷寫作指導和范文。每次評講涉及一個專題,側重在學生的現有基礎上加以引導提高;重視面批,提高學生的寫作自信。
3、抓好語文表達的基本功訓練,以語言表達為依托加強文采訓練,提高表達能力。
4、作文評改的變化使備考方向要更加明確:如要狠抓審題,提高審題水平,抓各種題型的審題步驟與方法,抓解讀、理解與思考,挖掘題目中的潛在限制等;要積蓄思想,廣東作文越來越要求有真實的生活體驗與認識,有獨立思想易得高分;訓練原創作文,避免套作,重點訓練構思。
5、幫助藝術生整理寫作素材,讓藝術考生克服害怕心理,能在短時間內適應寫作,能在考場“有米煮飯”,并力求“米飯可口”,以保住語文高考的“半壁江山”。
四)重點生、名校生輔導:
1、根據學生具體情況確定不同的分數目標(90分、100分、110分)和訓練重點(基礎差的以訓練基礎為主,基礎好的則增加適量的訓練);
2、集中上課,單獨輔導,由各自的任課教師全程負責;
3、午練、晚練、測試必改,并詳細反饋;
4、作文必須面批,不合要求的必須重寫,直到符合要求為止。
四、注意事項:
1、把握“三不講”原則:即會的不講、看書明白的不講、講了也不明白的不講。
2、消除“學科麻木”現象:
和其它學科相比,語文學習有個特點是“成就感”不強,有些同學對語文學習覺得很渺茫,難于產生“成就感”,由此也產生了“學科麻木”現象。它對語文復習備考是具有破壞性作用的。其實,通過學習,實際上是學到了知識,取得了進步,只是學生自己沒感覺出來罷了。同理,少讀書了,少聽課了,少做題了,很可能會出現知識漏洞,出現能力缺陷,也只是學生自己沒感覺出來罷了。所謂的“成就感”不強只是屬于一種錯覺。一定要消除這一“麻木”現象,不能放松語文復習。要堅信,有學必有得,小學小得,大學大得。
消除“學科麻木”有一個較好的方法就是:寓教于樂,激發興趣。教師要遵循認知的規律,訓練要由淺入深,逐步推進,讓學生嘗到成功的喜悅,樹立答題的信心,從而大大激發學習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