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過哲學的朋友都知道,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是哲學的兩大派別。
唯物主義認為:物質是第一性,意識(精神)是第二性,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物質的派生物或者哲學類別。
而唯心主義則恰恰相反,唯心主義認為:意識是第一性,物質是第二性,意識決定物質,物質是意識的派生物或者哲學類別。
唯心主義又分為了,把個人精神作為世界本原的主觀唯心主義,和把客觀精神作為世界本原的客觀唯心主義。
那么具體哪些想法或者言論是主觀唯心主義呢?
古代的有貝克萊的“物是觀念的集合”,“存在就是被感知”。王守仁的“心無外物,心無外事,心無外理”,“意之外便是物”。
還有“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我思故我在”,“萬事皆備于我”等等言論。
那么一些通俗易懂的言論和想法,屬于唯心主義的范疇嗎?
例如我們看到一個女生,覺得她很好看,很漂亮,那么這屬于主觀唯心主義嗎?
有的人認為,唯心主義者:我覺得它是漂亮的,她就是漂亮的。
唯物主義者:她本來就很漂亮,所以說她是漂亮的。
也有人認為,你覺得一個女孩很好看,這只是你的主觀判斷。哲學上,只有在討論物質第一性還是意識第一性的才叫唯物主義還是唯心主義,超過這個范圍都不屬于唯物還是唯心的討論。
主觀判斷,其實大部分人都是一樣的。例如審美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