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曾經說過:“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大意便是不懂孝順父母的人就失去了做人最起碼的資格。百善孝為先,孝順父母是做兒女應該做的最基本的事。而教育孩子孝順父母更應該從小培養。
人到晚年才恍然大悟,無論生多少個子女,最孝順自己的總是這一個
林老太太一直都孤身一人住在老家的小房子里,大家都以為她只有一個女兒,但是實際上林老太太卻有兩個兒子一個女兒。為何孤身一人,其中緣由還只有老人自己清楚。老人只是說:“兩個兒子都有自己的家庭事業,都沒時間照顧我這個老人,我都理解。”聽到老人的話,有不少人都猜測,林老太太的兒子在互相推諉養老責任。
反倒是小時候因為父母重男輕女而不受待見的女兒,經常回家看望林老太。女兒不僅經常來看她,還一直要求母親去自己家住,但是母親都拒絕了。回想起孩子們成長的過往老人不禁感嘆到:“真是人到晚年才恍然大悟啊!我也是現在才明白,無論生多少個子女,最孝順自己的總是這一個”。
原來林老太年輕的時候,一直追求多子多福,生了一個女兒后接連又生了兩個兒子,原本以為自己的晚年生活一定是十分幸福。沒想到最后還是這個當初被自己忽略了的,從小就十分善解人意的女兒最孝順自己。
無論有多少個子女,將來最孝順的總是這個,可惜有的人到晚年才懂:
一、懂得感恩的孩子
感恩的心是一個人一生所必須要有的。懂得感恩父母更是孩子的必修課。父母給予了孩子生命的同時,還教會了孩子怎么去生活,更重要的是父母犧牲了自己的青春年華去鋪成了孩子將要走的路。每個孩子美好的未來都是父母用自己的汗水所編織而成的,在孩子擁有了美好時,重要的是要回頭感謝一直站在背后支持的父母。
二、心懷善意,樂于助人的孩子
一個擁有善良的心的孩子往往是一個懂得孝順父母的人。這樣的孩子不僅是孝順父母,她也是十分仁慈寬容的,她十分愿意用自己的力量去幫助到她能幫助的人。對于父母的恩情,她更加是感謝不已。
三、會換位思考,體諒父母的兒女
懂得體諒父母,就能感受到父母一切不同形式的愛,才能在自己長大以后去孝順父母,回報父母的養育之情。很多時候父母對孩子的愛不僅僅是溫柔的問候或者細心的呵護,還有嚴格的要求或者嚴肅的呵斥。但是這一切都是父母為了孩子有一個更好的未來所做的努力。所以我們要引領孩子學會換位思考,明白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自己。
今日互動話題:你認為孝順的孩子小時候都有哪些特征?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我是一名三歲寶寶的媽媽,育兒是從來不是一件輕松的事,寶寶的方方面面都需要更細致的關懷。大家在育兒過程中遇到問題都可以來找我共同探討,一起解決。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