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第四節崩漏】卓雨農

總的來說,崩漏屬于血病,尤其與肝脾二臟有密切關系。因為脾統血,肝藏血,血之能統全賴于脾,血之能藏全賴于肝。由此可知,脾虛肝熱,均可導致崩漏。崩漏原因雖多,仍不外寒熱虛實四端。臨床上,要善于掌握病情,辨別證候,才能做出正確的診斷和治療。

【辨證論治】

上述崩漏的原因很多,臨床必須根據癥狀,分別寒熱虛實,才能得出處方用藥的可靠依據。鑒別病情時,古人有漏輕崩重的看法,這是不夠全面的。因為證型的虛實、病程的新久是辨證論治的重要環節。屬實屬熱的新病,正氣未傷,雖來勢洶涌,但易治療,應列為輕證;屬虛而病久的,元氣虧損,雖然病情緩和,但治療比較困難,預后多不良,這就應該列為重證。臨床時,要注意具體分析,才不致輕重倒置,貽誤病情。

治療崩漏的步驟,應本塞流、澄源、復舊三法,根據不同情況,辨證施治。

塞流就是止血,是治療崩漏的重要一環,特別是血崩。因為在大出血的情況下,如不迅速止血,就會造成虛脫。葉天士說得好:“留得一分自家之血,即減一分上升之火。”凡是血證,能使血少流一分,則增加一分抵抗力量,減少一分虛火上升的癥狀。由此可見,止血是相當重要的。至于用什么方法止血,要看證型的寒熱虛實來決定。虛證宜補而止之,實證宜瀉而止之,熱證宜清而止之,寒證宜溫而止之,并非專事止澀所能收效。

澄源,就是澄清本源的意思,是治療崩證重要法則。因為止血旨在救急,止血以后,就必須澄源,以清其本。這和治水的道理一樣,如果只把洪流堵住,而不疏浚河床,以后還會泛濫成災。其具體治療方法仍應根據病情決定,血熱宜清熱涼血,虛寒宜溫經補血,勞損宜固氣攝血,氣虛宜補中益氣,氣郁宜行氣舒郁,血瘀宜活血通瘀。切忌不問原因,概投寒涼或溫補之劑,致犯虛虛實實之戒,引起不良后果。

復舊,就是調理善后的方法,宜用于澄源之后。此時病已向愈,只是氣血未復,還需培補氣血,以促其早日恢復健康。以調理脾胃為主,滋補氣血次之。因為身體健康的恢復,主要依靠飲食營養,而食物又靠脾胃的受納和運化,如果因病影響脾胃的功能,則受納運化的力量減弱,飲食、藥物都不能發揮其作用,體力就不能早日恢復,在治療上亦不能收到全功。《沈氏女科輯要箋正》說:“東垣曰:下血癥須用四君子補氣藥收功。”就是說明這個道理。

上述諸法是治療崩漏的基本原則,而其中尚有偏熱、偏寒、偏虛、偏實等兼證,仍需根據病情的變化,詳細審察體質的虛實和病勢的緩急。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嚴格掌握劑量,才不致產生不良后果。根據臨床經驗證明,在出血較多的時候最好不用當歸、川芎等辛溫之品行血,如病情需要,亦應多加考慮其用量。

1.血熱型

癥狀:經血驟然下崩,或淋瀝不斷,色深紅;煩熱口渴,精神不衰,頭眩,睡眠不安;舌紅而干,苔黃,脈滑數有力。

治法:清熱涼血止血。

方藥:清經止崩湯(自制方)。

生地黃18g 牡丹皮6g 黃芩9g 黃柏12g 白茅根15g 地榆9g 炒蒲黃9g 益母草12g 棕櫚炭6g

服法:水煎,溫服。

加減法:如氣短心累者,加泡參15g,麥冬9g。

兼證:

(1)如體實血熱,上證亦可用十灰散(《十藥神書》)。

大薊 小薊 側柏葉 荷葉 茜草根 白茅根 山梔 大黃 牡丹皮 棕櫚皮各等分

燒灰存性,紙裹,置地上一宿,研為細末。每服9~15g,空腹用藕汁或萊菔汁半盅調下。

(2)如血熱陰虛,經血暴下,色鮮紅;兩顴發赤,頭目眩暈,口干心煩,手心熱;舌紅無苔,脈細數。宜養陰清熱,小品生地黃湯或獨地湯主之。

①小品生地黃湯(《小品方》)

生地黃30g 側柏15g 黃芩9g 阿膠15g 甘草9g

水煎服。

②獨地湯(自制方)

生地黃60g

煎濃汁服。

2.虛寒型

癥狀:暴崩不止,或漏下不絕,其色黑多紅少,狀如屋漏水;臍下寒冷,時作疼痛,得熱則減;舌淡苔白,脈遲無力。

治法:溫經補虛,佐以止血。

方藥:加減斷下湯(自制方)。

黨參30g 熟地黃30g 艾葉30g 烏賊骨60g 炮姜15g 阿膠22g 附子9g

服法:共研粗末,每次15g,水煎服。

兼證:

(1)脾陽虛弱:暴崩或漏下,色淡,質清稀如水;少腹脹痛,有冷感,喜熱熨,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脈虛遲。宜補脾攝血溫經,溫經攝血湯(自制方)主之。

泡參30g 黨參15g 白術18g 炙甘草9g 吳茱萸4.5g 姜炭9g 焦艾15g

水煎,溫服。

腰痛者,加杜仲12g,補骨脂9g;血多者,加烏賊骨60g;漏下者,加延胡炭6g。

(2)偏血虛者,崩漏日久不正;面色蒼白,少腹疼痛,大便干燥;舌淡無苔,脈細遲。宜補血滋液,膠艾湯(《金匱要略》)去川芎主之。

干地黃12g 阿膠12g 當歸3g 芍藥9g 艾葉3g 甘草3g

水煎服。

3.勞傷型

癥狀:勞倦過度,驟然下血不止,繼則淋瀝不斷,顏色鮮明;肢軟神疲,心悸氣短,面色蒼白,食少便溏;舌淡紅,苔薄,脈大無力。

治法:補中固氣攝血。

方藥:益氣補元湯(自制方)

黨參15g 白術12g 茯神12g 熟地黃12g 酒白芍9g 黃芪9g 肉桂1.5g 甘草(炙)6g

服法:水煎服。

加減法:口干咽燥者,去肉桂,加阿膠9g,艾葉4.5g;血久不止者,加廣三七粉1.5g(沖服)。

兼證:如勞傷沖任,驟然下血,先紅后淡;面色蒼白,氣短神疲;舌淡苔薄,脈大而虛。宜補氣固沖,龜鹿補沖湯(自制方)主之。

黨參30g 黃芪18g 龜板12g 鹿角膠9g 烏賊骨30g

水煎,溫服。

加減法:腹痛者,加廣三七粉1.5~3g(沖服)。

4.氣虛型

癥狀:驟然下血甚多,或淋瀝不斷,色淡紅;精神疲倦,氣短下陷,懶于言語,飲食不思,畏風怕冷,發熱自汗;舌淡,苔薄而潤,脈虛大。

治法:補中益氣,佐以攝血。

方藥:加味補中益氣湯(自制方)。

黃芪18g 白術18g 廣陳皮6g 升麻6g 柴胡6g 黨參60g 秦歸6g 烏賊骨60g 茜草根(炒炭)12g

服法:水煎服。

兼證:

(1)如虛甚如脫者,暴下不止;兩目昏暗,甚或跌仆,不省人事;舌淡,脈大而芤。宜補氣血以固脫,固本止崩湯(《傅青主女科》)主之。

黨參30g 黃芪18g 大熟地30g 白術(土炒)18g 秦歸6g 黑姜炭3g

水煎,溫服。

頭暈目眩甚者,加龍骨15g,烏賊骨30g,茜草根6g;腹痛者,加焦艾9g。

(2)如兼有汗出肢冷,脈微細欲絕,乃氣隨血脫之象。急宜補氣固脫,獨參湯(《景岳全書》)主之。

潞黨參60g(如用人參或西洋參、高麗參效尤佳,用量減少至15g)

煎濃汁,頓服。

(3)如已呈厥脫的,宜回陽救逆,參芪救逆湯(自制方)主之。

黨參24g 黃芪24g 龍骨24g 黑附片24g 炙甘草9g 浮小麥24g 炮姜9g

水煎,溫服。

5.血瘀型

癥狀:陰道出血,淋瀝不止,或忽然大量下血,色烏紅,時夾血塊;少腹疼痛拒按,苔正常,或舌質略紫,脈弦澀。

治法:活血通瘀,佐以調氣。

方藥:澤蘭丹參飲(自制方)。

泡參24g 酒丹參12g 澤蘭9g 香附6g 延胡索6g 焦艾9g 赤芍6g 楂炭6g 炒黑豆15g

服法:水煎,溫服。

兼證:如兼有少腹脹痛,如有物刺者,宜行血逐瘀,失笑散(《和劑局方》)主之。

蒲黃(篩凈,半生半炒熟)6g 五靈脂(凈好者,酒研澄去砂后干炒)9g

共研為末,每服6~9g,水調服。

6.氣郁型

癥狀:郁怒傷肝,暴崩下血,或淋瀝不止,色紫,兼有血塊;少腹脹痛,連及胸脅,性急易怒,時欲嘆息;舌質正常,苔黃,脈弦。

治法:平肝解郁,佐以止血。

方藥:加減丹梔逍遙散(自制方)。

白芍9g 柴胡6g 茯苓9g 白術9g 牡丹皮6g 山梔子9g 甘草3g 艾葉9g 益母草12g

服法:水煎服。

加減法:血色深紅,量多如泉涌者,加泡參30g,烏賊骨30g;如自覺出血有熱感,心煩躁者,加生地黃15g。

兼證:如兼脾虛,前癥兼見氣短神疲,食少,消化不良。宜培土抑木,佐以止血,扶脾舒肝湯(自制方)主之。

黨參15g 白術9g 茯苓9g 柴胡6g 白芍(土炒)9g 炒蒲黃9g 血余炭6g 焦艾9g

水煎服。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卓雨農:崩漏-證治六法】
1.2三黃調沖湯(王少華)
崩漏的中醫治療法,讓月經“來去自如”!
陸淵雷醫案--崩漏
加味補中益氣湯《中醫治法與方劑》
陳潮祖:治崩漏6法(附驗方)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兴县| 尉氏县| 浠水县| 长春市| 彰化市| 绿春县| 朝阳县| 长沙市| 和政县| 海盐县| 清原| 海淀区| 庆云县| 新龙县| 顺义区| 鹤岗市| 老河口市| 理塘县| 白玉县| 兴文县| 陇南市| 辛集市| 满洲里市| 浦江县| 新郑市| 英德市| 罗定市| 建瓯市| 赣州市| 靖安县| 鄂尔多斯市| 宜黄县| 光泽县| 深州市| 宣化县| 额尔古纳市| 阜平县| 贡山| 麦盖提县| 泾阳县| 申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