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熏洗療法2

4.浴洗法


(1)皮膚科


①板藍根煎劑


處方:板藍根60g。


用法:上藥加水800mL,濃煎取汁,先熏后洗,每日2~3次,每次15~20分鐘。


功用:清熱解毒。


主治:尋常疣、蹠疣。


②苦木洗劑


處方:苦參、木賊草、香附各60g。


用法:上藥加水1500mL,煎沸后先熏后洗患處,每日1~2次,每次15~20分鐘。


功用:清熱解毒,疏風除濕。


主治:尋常疣、蹠疣。


③消疣洗劑


處方:鮮馬齒莧30g(干品加倍),蒼術、蜂房、白芷、陳皮各9g,細辛6g,蛇床子、苦參各12g。


用法:上藥加水1500mL,煎沸后洗滌患處,每日2~3次,每次15~20分鐘。10次為一療程。


功用:清熱解毒,疏風除濕。


主治:扁平疣。


④馬齒莧合劑


處方:馬齒莧30g,大青葉30g,敗醬草30g,紫草9g。


用法:上藥加水1500mL,煎沸后熏洗患處,每日1~2次,每次20分鐘。


功用:清熱解毒,疏風止癢。


主治:扁平疣。


⑤復方牡蠣湯


處方:煅牡蠣30g,生牡蠣30g,金錢草60g,紅花9g,薏苡仁15g。


用法:上藥煎湯熏洗患處,每日1次,每次20分鐘。


功用:除濕養顏。


主治:扁平疣。


⑥木賊苦參湯


處方:木賊30g,黃柏20g,蒼術15g,當歸15g,白花蛇舌草30g,苦參30g。


用法:上藥加水1500mL,文火煎煮至1000mL,濾渣取汁,先熏后洗,每日2~3次,每次20~30分鐘。


功用:清熱解毒,養血除濕。


主治:尖銳濕疣。


⑦復方苦木洗劑


處方:苦參30g,木賊30g,蚤休30g,大青葉30g,蛇床子30g,五倍子15g。


用法、功用、主治:同上。


⑧顛倒散洗劑


處方:硫黃、生大黃各75g,石灰水1000mL。


用法;將硫黃、生大黃研極細末后加入石灰水(將石灰與水攪渾待澄清后取清水)1000mL,混合備用。治療帶狀皰疹取藥液外搽;治療膿皰瘡取藥液先熏后洗,每次20~30分鐘,每日3~4次。


功用:清熱解毒,殺蟲止癢。


主治:膿皰瘡、帶狀皰疹。


⑨解毒洗劑


處方:蒲公英30g,苦參、黃柏、連翹、杭菊花、木鱉子各12g,金銀花、白芷、赤芍、丹皮、生甘草各10g。


用法:上藥加水2000mL濃煎取汁,過濾去渣,趁熱熏洗患處每日1~2次,每次20~30分鐘。


功用:清熱解毒,疏風活血。


主治:膿皰瘡。


⑩消炎洗劑


處方:白頭翁15g,白鮮皮15g,黃柏10g,黃芩15g,石榴皮15g。


用法、功用、主治:同上。


?復方金銀花洗藥


處方:金銀花、野菊花、苦參、黃柏各9g,白礬6g。


用法:功用、主治:同上。


?復方樟樹葉合劑


處方:鮮樟樹葉60g,鮮烏桕葉60g,松葉60g,生姜30g,野菊花60g,夏枯草60g。


用法:上藥切碎加水1500~2000mL,煮沸過濾去渣,每晚熏洗1~2次,每次20~30分鐘。


功用:清熱解毒,活血通絡。


主治:丹毒(大腿風)。


?復方百部洗劑


處方:生草烏10g,百部10g,土槿皮10g,白鮮皮10g,威靈仙10g,豬牙皂10g,蛇床子10g。


用法:將上藥放入砂鍋內,加入10%冰醋酸200mL,再加水200mL加熱至沸,用蒸汽熏蒸患部20分鐘,待冷洗患部。


功用:清熱解毒,活血通絡,疏風止癢。


主治:體癬和股癬、手足癬。


?復方川椒洗劑


處方:川椒15g,荊芥9g,防風9g,丹參31g,蘇木31g,紅花12g,當歸31g,蛇床子15g,胡黃連9g,地膚子15g,大楓子15g,土槿皮15g。


用法:上藥加水3000mL,文火煎至1500mL,趁熱洗患處,每日3~6次,每次15分鐘。藥液可加熱重復使用。


功用:養血祛風,活血通絡,疏風止癢。


主治:手足癬。


?除濕洗劑


處方:生川烏、生草烏、皂角、牛蒡子、荊芥穗、防風、苦參、澤蘭、蛇床子、赤芍、川椒、白鮮皮、鶴虱、大黃各15g,大楓子24g,丹皮9g。


用法:上藥水煎,過濾去渣,趁熱熏洗患處,每日1~2次,每次30~60分鐘。


功用:疏風除濕,殺蟲止癢,活血通絡。


主治:手足癬。


?七味蔥根洗方


處方:當歸6g,獨活6g,白芷6g,生草烏6g,生天南星6g,狼毒6g,生半夏6g,蔥根7根。


用法:取生草烏、生天南星、生半夏加水適量先煎,然后加其余藥煎湯去渣,趁熱先熏后洗患處,每日2~3次。


功用:養血息風,活血通絡,殺蟲止癢。


主治:神經性皮炎。


?蒼膚子洗劑


處方:蒼耳子、地膚子、威靈仙、艾葉、吳茱萸各15g。


用法、功用、主治:同上。


?瘙癢洗藥1號


處方:蛇床子30g,地膚子30g,百部15g,苦參30g,花椒15g,明礬15g,白鮮皮15g,千里光30g。


用法:上藥加水1500mL煮沸后過濾去渣,趁熱先熏后洗,早晚各1次。


功用:疏風清熱,殺蟲止癢。


主治:局部瘙癢癥。


?苦白礬洗劑


處方:苦參、蒼耳子各30g,白鮮皮15g,明礬3g,地膚子15g,紫花地丁20g,生蒼術20g,赤芍15g,陳艾15g,黃柏15g。


用法:上藥加水1~2kg,煎湯外洗,熏洗患處,每日3~5次。


功用:清熱解毒,祛風止癢。


主治:神經性皮炎。


?頭皮洗藥


處方:苦參、甘草各15g,花椒、月石、硫黃粉各9g。


用法:將前3味藥煎液去渣取汁約1000mL,趁熱將后2味藥加入攪勻即得,待溫洗頭,每周2~3次。


功用:祛脂清熱,殺蟲止癢。


主治:脂溢性皮炎。


?雄黃洗劑


處方:雄黃9g,百部15g,苦參15g,川椒9g,月石9g。


用法:上藥加水適量,煮沸去渣,趁溫熱洗患處,每日2~3次,每次20~30分鐘。


功用:殺蟲祛風清熱,殺蟲止癢。


主治:疥瘡。


?復方葛根水洗劑


處方:干葛根、香白芷各60g,厚樸30g,防風15g。


用法:上藥共研細末,布包加水適量,濃煎取汁,熏洗患處。


功用:收斂祛臭。


主治:腋臭。


?復方艾柏洗液


處方:陳艾15g,黃柏20g,百部20g,菊花15g,防風15g,藁本15g,蔓荊子15g,荊芥9g,薄荷9g,藿香9g,桔梗15g,地膚子15g,青礬10g。


用法:將上藥用布包加水適量,煮沸取汁,熏洗頭部,每日1次,每次10~20分鐘。


功用:清熱除濕,疏風止癢。


主治:斑禿。


?蛇床子湯


處方:蛇床子、威靈仙、當歸尾各25g,縮砂殼15g,土大黃、苦參各25g,老蔥頭9根。


用法:上藥加水,煮湯去渣,趁熱先熏后洗,每日2~3次。


功用:活血通絡,清熱除濕,祛風止癢。


主治:陰囊濕疹。


?復方烏菊洗劑


處方:馬齒莧30g,野菊花30g,蒲公英30g,金錢草30g,土茯苓30g,桑樹枝100g。


用法:上藥加水適量,煎湯去渣,熏洗患處。


功用:清熱解毒,除濕止癢。


主治:急性濕疹。


?香砂洗劑


處方:香樟木30g,蠶砂30g,蘇葉30g,威靈仙30g。


用法:上藥加水適量,煮沸去渣,熏洗患處。


功用:清熱通絡,疏風止癢。


主治:蕁麻疹。


①止癢洗藥


處方:蛇床子、地膚子、苦參、黃柏、鶴虱各15g,蜂房、生大黃、生杏仁、枯礬、白鮮皮、大楓子、樸硝、蟬蛻、丹皮各9g。


用法:上藥加水適量,煮沸過濾,趁熱熏洗患處,每日1次,每次約30分鐘。


功用:清熱解毒,活血通絡、疏風止癢。


主治:銀屑病、陰癢、肛門瘙癢癥、二陰白斑。


①復方急性子洗劑


處方:急性子9g,石菖蒲9g,艾葉15g,生川烏9g,獨活15g,麻黃9g,桔梗9g,羌活9g,透骨草9g。


用法:上藥加水適量,濃煎取汁,趁熱熏洗患處,每日20~30分鐘,每日2~3次。


功用:活血通絡,疏風解表,祛腐止痛。


主治:雞眼。


①復方苦楝子洗劑


處方:苦楝子60g,紫草30g,烏梅20g,白及15g,馬勃10g,明礬15g,地骨皮30g。


用法:上藥加水適量,煮沸去渣,熏洗患部,每日1~2次,每次30分鐘。


功用:清熱解毒,祛腐通絡。


主治:手足皸裂。


①復方綠菊洗劑


處方:綠豆15g,冬瓜仁15g,土茯苓15g,扁豆10g,桑白皮15g,黃菊15g,凌霄花15g,浮萍10g,防風10g,荊芥10g,生地黃10g,白芷10g。


功用:清熱解毒,祛風除濕。


主治:化妝品性皮炎。


(2)婦科


①復方蛇床子沖洗液


處方:蛇床子15g,明礬10g,蒼術15g,黃柏15g,甘草12g,石榴花30g,貫眾15g。


用法:上藥加水適量,煎湯去渣,候溫熏洗,沖洗陰道。


功用:清熱解毒,收斂除濕。


主治:帶下病、子宮頸炎。


②復方五倍子洗劑


處方:五倍子15g,烏梅15g,炒枳殼15g,金銀花15g,黃柏15g,蛇床子15g,甘草10g。


用法:上藥加水適量,煎湯,先熏后洗患部。


功用:清熱解毒,收斂固脫。


主治:子宮脫垂、直腸脫垂。


③復方蓖麻葉洗劑


處方:鮮蓖麻葉250g,三枝15g,大蔥適量。


用法:上藥加水適量,煎湯,先熏后洗乳房。


功用:活血通絡,芳香開竅。


主治:乳汁不足。


④復方荊芥洗液


處方:荊芥35g,紫蘇35g,艾葉35g,香蔥15根。


用法:上藥加水適量,煎湯,先熏后洗。


功用:疏風開竅。


主治:產后小便不通。


(3)男科


①陽痿洗劑


處方:蛇床子(炒令焦黃色)、蜂房(燒令煙盡為度)各62g,零陵香、藿香各31g,研為散備用。


用法:每天睡前,取散18g,加水300mL,煎后,趁熱淋洗陰莖、外陰部,每日1次,15天為一個療程。


功用:壯陽通絡。


主治:陽痿。


②早泄洗劑


處方:蛇床子、生地黃、五倍子各15g,川椒、明礬各10g,黃柏12g。


用法:上藥水煎,趁熱洗以龜頭為主的外陰部,每天睡前1次,15次為一療程。以后每于房事前用一次至痊愈。


功用:滋陰降火,補腎通絡。


主治:早泄。


③復方茴香湯


處方:大茴香、乳香、沒藥、當歸各15g,敗醬草、苦參各20g,紅花、龍膽草、黃柏各10g。


用法:上藥煎湯,熏洗會陰部或坐浴,每日2次,每次20~30分鐘,15次為一療程。


功用:清熱解毒,活血通絡。


主治:前列腺炎。


④橘紅洗劑


處方:橘葉15g,紅花10g,魚腥草60g。


用法:上藥煎水,熏洗陰囊,每日1~3次,每次15~20分鐘。


功用:清熱解毒,活血通絡。


主治:睪丸炎。


⑤復方黃柏洗劑


處方:黃柏15g,苦參20g,百部15g,土槿皮15g,地膚子15g,蛇床子15g,五倍子15g,黃藥子10g,硼砂6g,玄明粉6g,魚腥草15g。


用法:上藥煎水熏洗,每日2次,每次15分鐘。


功用:清熱解毒,除濕止癢。


主治:陰囊濕疹。


⑥祛瘀洗劑


處方:落得打10g,紅花10g,生半夏10g,骨碎補10g,甘草5g,蔥須15根。


用法:水兩碗,煎滾,加醋50g,再煎滾熏洗患處,每天3~4次,每次15分鐘。


功用:活血化瘀,通絡止痛。


主治:陰囊、睪丸血腫。


⑦散郁洗劑


處方:金鈴子15g,荔枝核15g,橘葉15g,橘核15g,丹參15g,當歸15g,川芎10g,夏枯草15g。


用法:水煎熏洗患部,每天1~2次,每次15~20分鐘,10次為一療程。


功用:養血活血,行氣散結。


主治;附睪郁結癥。


⑧復方參芪洗劑


處方:丹參30g,黃芪30g,雞血藤30g,小茴香10g,紅花10g,羌活10g。


用法:上藥煎水,熏洗患部,每日2次,每次30分鐘,15次為一個療程。


功用:攝血化瘀。


主治:精索靜脈曲張(筋痛、筋疝)。


⑨消結洗劑


處方:落得打30g,紅花10g,夏枯草30g。


用法:上藥煎湯,熏洗患處,每日2次,每次15~30分鐘。


功用:活血散結。


主治;陰莖硬結癥。


⑩血精洗劑


處方:苦參20g,黃柏10g,當歸15g,敗醬草20g,紅花10g,蒲公英30g。


用法:上藥煎水,熏洗會陰部,同時坐浴,每日1~2次,每次15~30分鐘,10次為一療程。


功用:清熱解毒,活血化瘀。


主治:精囊炎、血精。


(4)肛腸科


①消炎洗散


處方:苦參30g,大黃30g,紫草15g,地膚子15g,蛇床子15g,芒硝15g,白礬15g,黃柏15g,夏枯草15g,石菖蒲15g,五倍子15g,陳艾15g,甘草15g,細辛12g。


用法:上藥煎水坐浴,每日大便后熏洗肛門,每次15~20分鐘。


功用:清熱解毒,收斂止血。


主治:肛門炎性疾患、炎性外痔、肛周膿腫、肛腸疾患術后。


②祛癢洗散


處方:苦參30g,大黃30g,紫草15g,地膚子15g,蛇床子15g,白鮮皮15g,百部15g,川椒15g,赤石脂30g,石菖蒲15g,荊芥15g,防風15g,白芷15g,薄荷15g,甘草15g。


用法:上藥煎水,熏洗患部。


功用;清熱解毒,疏風止癢。


主治:肛門瘙癢癥、肛門濕疹、陰囊濕疹、陰部瘙癢。


③化瘀洗散


處方:苦參30g,大黃30g,紫草15g,紅花15g,雞血藤30g,夏枯草15g,五倍子15g,芒硝15g。


用法:上藥煎湯,每日大便后,熏洗患部,每次15~20分鐘。


功用:清熱解毒,活血化瘀。


主治:血栓性外痔、肛門腫痛。


(5)兒科


①洗腳療法


處方:鬼針草60g,茜草45g。


用法:上藥煎湯倒入桶內,熏洗患兒雙腳,每天3~6次,每次10分鐘。


功用:清熱除濕。


主治:小兒腹瀉。


②復方河柳洗劑


處方:西河柳、麻黃、浮萍各15g,鮮芫荽100g。


用法:將上藥煎湯至沸,再加白酒200g煎煮,使蒸汽散發于室內,先以熱氣熏蒸約20分鐘,然后用熱藥水洗全身。


功用:疏風透疹。


主治:麻疹。


(6)眼科


①防風湯


處方:防風(去叉)、秦皮(去苗葉)、甘菊花各60g,梔子仁、葳蕤仁(水浸去皮)、玉竹各15g,竹葉1握,川大黃30g。


用法:上藥細銼令勻,每用30g水煎,溫后洗患處每日1~2次,洗后避風。


功用:清熱解毒,疏風祛瘀。


主治;眼瞼炎性水腫。


②艾連洗劑


處方:艾葉、黃柏各大等份,黃連、車前子各中等份,枯礬小份。


用法:以布包煎水,趁熱熏洗,每日3次。


功用:清熱解毒,疏風止癢。


主治:瞼緣炎(爛弦風、黏眵、風癢等癥)


③洗眼蕤仁湯


處方:葳蕤仁、秦皮(去粗皮)、防風(去叉)各30g,菊花、梔子仁、葳蕤各15g,竹葉2握。


用法;上藥細銼,水煎去渣,過濾,趁熱熏洗患眼,每日3次,煎藥忌用鐵器,痛止則不再用藥。


功用:疏風清熱,消炎止痛。


主治:倒睫。


④清上止痛熏目方


處方:甘菊花6g,桑葉6g,薄荷3g,赤芍10g,茺蔚子6g,炒僵蠶6g。


用法:上藥水煎,熏洗患目。


功用:疏風清熱,活血止痛。


主治:目中白睛紅絲不盡,視物迷矇。


⑤復方秦皮洗眼方


處方:秦皮、黃連(去須)、細辛、黃柏各60g,青鹽30g。


用法:上藥細銼,水煎過濾去渣,溫熱后熏洗眼,每日2~3次,洗后避風。


功用:清熱解毒,通絡止痛。


主治:眼目無時澀痛(慢性結膜炎)。


⑥清光洗劑


處方:當歸、生地黃各大份,小茴香中份,甘草、樟腦各小份。


用法:上藥布包水煎,取汁,趁濕熱熏洗,每日3次。


功用:滋陰養血,清熱涼血。


主治:慢性結膜炎(赤脈縱橫及梅毒眼)。


⑦沙眼洗劑


處方:透骨草60g,地骨皮、地膚子、白蒺藜各30g,石菖蒲24g,秦皮、黃柏、當歸各15g,黃連10g。


用法:上藥共入涼水,煎沸過濾去渣,閉目

?洗眼,每日數次,每劑洗3天。

功用:清熱解毒,疏風通絡。

主治:沙眼。

⑧復方五倍子洗眼劑

處方:五倍子、蔓荊子(去蔓)各30g,秦皮15g。

用法:上藥共研為細末,每次用10g,以水一大碗煎湯,濾去渣,熏浴,淋洗,每日1~2次。

功用:疏風清熱止癢。

主治:目赤風癢。

⑨復方龍膽草熏洗劑

處方:龍膽草、秦皮、紅花、生地黃各等分。

用法:上藥水煎,過濾去渣,熏洗及熱敷患眼,每日3次,每次半小時。

功用:清熱除濕,滋陰活血。

主治:淺層或深層前鞏膜炎。

⑩柴胡薄荷熏洗劑

處方:柴胡10g,薄荷10g。

用法:上藥煎湯,過濾去渣,熏洗患眼,每日3次。

功用:疏風清熱。

主治:樹枝狀角膜炎、角膜基質炎、虹膜睫狀體炎。

(7)內科

①坐骨神經痛熏洗方

濕熱型處方:蒼術、黃柏、川牛膝、桔梗、忍冬藤、稀薟草、海桐皮、防己各12g,桑枝20g,蠶砂30g。

虛寒型處方:獨活、桑寄生、秦艽、防風、當歸、赤芍、桔梗、懷牛膝、沒藥、乳香、川烏各12g,川芎、細辛各9g,桂枝15g。

外傷型處方:當歸、赤芍、桃仁、沒藥、乳香、杜仲、續斷、牛膝各12g,細辛、川芎各9g,紅花10g。

用法:根據病性選方用藥,加水適量煎湯,趁熱先熏,后洗患肢半小時,每天1~2次,連用3天。

功用:隨方而異,清熱除濕,祛寒通絡,活血化瘀。

主治;坐骨神經痛。

②外感熏洗方

處方1:生姜、蔥白、核桃葉(或柳枝)、細茶、黑豆各等量。

處方2:麻黃9g,桂枝6g,杏仁9g,甘草3g。

處方3:荊芥9g,防風9g,柴胡9g,前胡9g,川芎9g,枳殼9g,羌活9g,獨活9g,茯苓9g,桔梗9g,甘草4g。

用法:選用任意方,將藥煎湯倒入盆內,趁熱將頭面置盆上方,先熏后洗,每日1次。

功用:疏風解表。

主治:風寒型感冒。

③熏洗消脹療法

處方:芒硝、大黃、甘遂、牽牛子各20g。

用法:將上藥煎湯2000mL,待至40℃時倒入盆內,趁熱熏二陰和小腹,待水溫可洗時再坐入盆中浴洗,每日2次,10次為一療程。

功用:清熱利水消脹。

主治:鼓脹。

④復方鵝不食草外洗方

處方:鵝不食草60g,大風艾30g,樟樹葉500g,生姜60g。

用法:上藥用水煎湯,趁熱熏洗患肢,每天1~2次。

功用:活血通絡。

主治:脊髓灰質炎后遺癥。

(8)外科

①祛毒湯

處方:瓦松、馬齒莧、甘草各15g,五倍子、川椒、防風、蒼術、枳殼、側柏葉、蔥白各9g,芒硝30g。

用法:上藥放入盆內,加水煎煮,先熏后洗患部,每日1~2次,每次20~30分鐘。

功用:清熱解毒,疏風止癢。

主治:肛瘺所致瘙癢、潮濕。

②脫肛洗劑

處方:明礬30g,石榴皮15g,五倍子15g,生百部、土大黃、訶子、赤石脂各15g。

用法:上藥放入盆中,加水煎煮取液,先熏后洗,早晚各1次,每次20分鐘。

功用;收斂固脫。

主治:脫肛。

③凍傷外洗方

處方:干辣椒、白茄秸、干姜、大蒜稈適量。

用法:上藥加水共煎湯,洗患處。

功用:祛寒活血通絡。

主治:小面積凍傷。

(9)骨科

①骨折熏洗劑

處方:寬筋藤30g,臺勾藤30g,忍冬藤30g,王不留行30g,劉寄奴15g,防風15g,大黃15g,荊芥10g。

用法:上藥煎水,熏洗患處。

功用:活血通絡,舒筋止痛。

主治;骨折臨床愈合期或解除外固定用。

②復方桃仁泥洗劑

處方:桃仁泥16g,乳香16g,沒藥16g,紅花13g,羌活25g,獨活25g,防己32g,蘇木32g。

用法:上藥煎水,熏洗患部,每日1~2次,每次20~30分鐘。

功用;活血通絡,消瘀止痛。

主治:軟組織損傷。

③跟痛熏洗劑

處方:透骨草30g,尋骨風30g,獨活15g,乳香10g,沒藥10g,血竭10g,老顴草30g,黃蒿20g。

用法:上藥煎水,熏洗患處,每日2次。

功用:活血通絡,疏風止痛。

主治:跟痛癥。

④復方防風洗劑

處方:防風、獨活、狗脊、巴戟天、胡蘆巴、桂枝各100g,當歸15g,川芎30g,雞血藤40g,川續斷120g,赤芍60g,川牛膝150g。

用法:上藥加水濃煎,先熏后洗患部,每日2~3次。

功用:疏風除濕,溫陽散寒,活血通絡。

主治:慢性風寒濕性關節炎。

5.浸漬法

浸漬法是將藥物制成溶液,將紗布或棉花等物浸透浸敷患部,或將患部直接浸入藥液中而達到治療目的的方法,臨床應用亦相當廣泛。現舉例說明。

(1)浸漬利尿方

處方:豬膽2枚。

用法:先用熱酒調服其中1枚,用另一枚連汁籠于陰頭浸漬,一般1~2小時小便自通。

功用:清熱利尿。

主治;尿潴留。

(2)復方大黃浸漬湯

處方:大黃樸硝、明礬各等分。

用法:上藥煎湯,趁溫浸洗患指,每日2~3次,每次15分鐘。

功用:清熱解毒。

主治:甲溝炎。

(3)復方地龍液

處方:鮮地龍10條,白糖50g。

用法:將鮮地龍洗凈放于碗內,撒上白糖,化水貯瓶內備用。用時用6~8層紗布浸藥液浸敷患處,每3~5小時1次。

功用:清熱止痛。

主治:帶狀皰疹。

(4)苧麻根液

處方:苧麻根適量。

用法:上藥煎水,浸濕紗布,濕敷患處,每3~5小時換藥1次。

功用、主治:同上。

(5)復方路路通水洗劑

處方:路路通、蒼術各60g,百部、艾葉、枯礬各15g。

用法:上藥加水適量,濃煎取汁,用4~5個紗布浸布浸藥,冷敷患處每日3次。

功用:清熱除濕,收斂止癢。

主治:接觸性皮炎、神經性皮炎。

(6)苦參濕敷劑

處方1:苦參31g,蛇床子31g,蒼耳子31g,川椒3g,雄黃3g,白礬3g。

處方2:苦參62g,蒼術15g,黃柏15g,白鮮皮6g,山豆根12g,冬桑葉31g。

用法:上藥任選一方,加水濃煎取汁,用紗布5~6層浸藥液,濕敷患處,每次20分鐘,每日1~2次。

功用:清熱解毒,疏風除濕。

主治:急性濕疹。

(7)復方蛇床子濕敷劑

處方:蛇床子30g,木賊草20g,香附12g,蒼耳子12g,狼毒6g。

用法:上藥加水適量,濃煎取汁,濕敷患處。

功用:疏風除濕,殺蟲止癢。

主治:陰囊、外陰濕疹。

(8)復方大黃地榆洗方

處方:生大黃、生地榆、車前子、黃柏各50g,徐長卿50~100g。

用法:上藥布包加水1~2kg,煎湯去渣,用5~6層紗布浸藥濕敷患處,每日2~3次,每次約30分鐘。

功用:清熱解毒,除濕止癢。

主治:急性、亞急性濕疹。

(9)金主綠云油

處方:蔓荊子、南沒食子、訶子肉、躑躅藥、白芷、沉香、附子、防風、覆盆子、生地黃、零陵香、芒硝、旱蓮草、丁香樹皮各等分。

用法:上藥共研細粉,每次用9g,再入卷柏粉,用芝麻油25g泡藥,密封7天,過濾去渣備用。梳頭時,將油倒手心涂頭頂,并按摩頭皮發熱,使藥滲透毛竅。

功用:黑發、生發、美發。

主治:白發、脫發、發枯。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熏洗療法
百草名方—神奇青草藥
【扁平疣6首】
部份藥茶配方介紹
老中醫的常用中藥處方——濕疹
慢性白血病中醫常用處方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杭锦后旗| 湘潭县| 寿光市| 绥中县| 易门县| 阜南县| 西昌市| 乌兰县| 长沙县| 扶风县| 泌阳县| 宁乡县| 新龙县| 温州市| 长兴县| 九龙坡区| 右玉县| 信宜市| 河西区| 光山县| 芷江| 滁州市| 连州市| 呈贡县| 阳泉市| 全椒县| 尚志市| 汝阳县| 荣昌县| 廉江市| 荃湾区| 隆尧县| 霞浦县| 博兴县| 建始县| 韶山市| 九江县| 浮山县| 突泉县| 城固县| 杂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