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經方中用于治療神志病證的方劑有
五苓散、梔子豉湯、白虎湯、三承氣湯、桃核承氣湯、小柴胡湯、柴胡桂枝湯等,其治療的神志病證有煩躁、不寐、癲狂、癇證、奔豚病、臟躁、百合病等。根據文獻整理,可以看到經方在古今治療精神疾病方面運用廣泛,且療效顯著。經方不僅用治仲景方中所涉神志疾病,而且廣泛用于治療現代醫學中的精神分裂癥、抑郁焦慮癥、各種神經官能癥等。由于辨證論治及方證相應的用方原則,及神志疾病病機的復雜多樣性,經方治療神志病也表現出了中醫的異病同治和同病異治的特點,即一個經方常可治療數種神志疾病,又某種神志疾病根據其具體的病機,又可能由多個經方來治療。 結論:經方治療精神疾病不僅應用廣泛,且療效較為顯著。臨證運用經方治療神志疾病的規律可歸納如下幾點
:1、驚狂和癲癇類神志病多從痰、火、瘀論治,主要方劑有桂枝去芍藥加龍骨牡蠣湯、柴胡加龍骨牡蠣湯、生鐵落飲、梔子豉湯、白虎湯、大承氣湯、桃核承氣湯等。
2、心悸、臟躁、不寐等屬氣血虧虛證型的神志病多從補脾胃、調營衛論治,主要方劑有小建中湯、桂枝湯、甘麥大棗湯、炙甘草湯等。
3、郁證及現代醫學中的抑郁癥、各種神經官能癥多從氣郁、痰滯及疏肝郁、和樞機論治,主要方劑有小柴胡湯、柴胡桂枝湯、半夏厚樸湯等。
4、更年期綜合癥及各種神經癥等陰屬血虧虛及陰陽兩虛證型者,多從補陰血、滋陰和陽論治,主要方劑有小建中湯、甘麥大棗湯、百合地黃湯、烏梅丸等。
臨床醫者運用經方的用方規律有:1、以辨證為主,辨證與辨病相結合是運用經方的基本(?)思路。2、方證相應是臨證選用經方的基本原則。2、師其法而不泥其方,針對具體病情,化裁運用是臨床運用經方的主要形式。3、針對復雜病機,合方運用,是臨床提高療效的重要方法。4、融匯新知,發皇古義,是拓展經方運用的重要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