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撫過心弦的微風 柬埔寨尋夢之旅(組圖)

撫過心弦的微風 柬埔寨尋夢之旅(組圖)

http://travel.sina.com.cn  2009年04月22日11:11  國際在線

精美的雕刻

古老的吳哥窟

  前言

  沒有一個攝影家可以用鏡頭全方位地表現吳哥的美麗,也沒有一個作者可以用簡單的語言描述它的神秘色彩。雖然有很多偉大的攝影家和考古學家、探險者為吳哥著書立傳,但是文字和圖片的表達能力仍然是有限的。吳哥舉世無雙的魅力,需要親眼所見,親身體會。千百年的風霜沒有損害它的華麗莊嚴,反而給它披上了神秘的面紗。殘缺的雕像和花紋石刻,讓人忍不住在心里描摹它們最初的樣子,贊嘆當時雕工們精湛的技藝,惋惜它沒有完整的保留下來。

  時光在一寸寸地侵蝕著曾經細致精美的雕刻,風雨推倒了堅實的廊柱和穹頂,曾被人頂禮膜拜的神佛早已不知去向,而周圍的原始森林卻在步步逼近甚至摧毀了大門和圍墻。面對著大自然的力量,我們無能為力。沒有什么能比眼看著美麗的東西一點點逝去更令人心痛的事情了。在離開了吳哥以后,我一遍遍地看著拍攝的照片,回想著在吳哥度過的短暫的日日夜夜,那幸福與憂傷混合在一起的酸楚的感覺撞擊著我的心。我終于明白了在以前曾經看過一篇關于吳哥的游記的名字:吳哥之美,痛徹心扉。也許,我對吳哥開始感興趣,只是因為這一句話。當初的我完全不能理解,美麗向來只能給人帶來感官上的愉悅,怎么會讓人心痛呢?

  我好像忘了一句話:自古美人如名將,不許人間見白頭。

  吳哥于我,最初不過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沉淀在心里,經年累月,隨著對它的逐漸熟悉而加深,但是我從來沒有奢望過去實現它。當我偶然在左總的書桌上發現一篇介紹吳哥的游記時,我們的交流結果也只是:“如果有機會,我們多叫上幾個人,一起去。”誰也沒想到,幾個月以后我們真的著手開始準備了。等待的過程是忐忑不安、痛苦又甜蜜的,生怕因為什么事情而不能成行。

  等到航班和行程都確定下來時間也進入了倒計時,然后是忙亂地安排工作,及至走前的晚上11:00了竟然還沒有收拾行李。到了機場我的心還如墜云霧一般恍恍惚惚地沒有一點真實感。真地要去了嗎?坐在候機大廳的墨綠色長椅上,望著窗外金色斜陽照耀下天藍色的越南航空的飛機,我的心情竟然如此緊張,只想把自己全身都埋在手中的咖啡杯里,我害怕得要命。如果看到的吳哥不如想象的那樣美好,那該怎么辦?同去的大家該不會憤怒地把我撕成碎片吧?心理默默地祈禱:拜托,吳哥,千萬不要讓我失望。

  吳哥窟—柬埔寨的剪影

  當我站在吳哥窟前的棧橋的時候我才知道,一切的擔心都是多余的。而我心中那個遙遠而模糊的夢想已經變成了現實。那最初在別人的鏡頭中展現的,在明信片中定格的景象如今就在眼前。天空湛藍,午后的陽光照在吳哥窟金色的城墻上,耀眼奪目。波光粼粼的護城河水環繞著古老的吳哥窟,沿著護城河吹來一陣陣清涼的風,趕走了午后的炎熱。是的,這就是吳哥建筑群中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吳哥窟,也是據說世界上最大的寺廟,同時它的剪影也被印在了柬埔寨的國旗上成為一個國家的標志。

  矩形的護城河長1500米,寬1200米,緊緊包圍著吳哥窟,過去為了防衛敵人水里還養了鱷魚。河邊的渡口有挺立的雄獅守候,雖然殘破卻依舊保持著昂首挺身的威嚴姿態。恍惚中想著中國古代明朝時的對外使節周達官—也就是那個最早記錄吳哥王朝的人——最初到達高棉王朝的首都時是否也是在這里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等候著邁入著黃金的城堡覲見吳哥的國王Suryavarman二世呢?他看到護城河對岸的吳哥窟時,是否也如我一般會有一瞬的恍惚,驚覺世上還有比中國的皇宮更雄偉輝煌的建筑。中國的宮殿給人以威儀和嚴謹的感覺,吳哥窟帶給人的則是燦爛輝煌的美麗。還沒有進入吳哥,只是初見它的第一面,我就已經被震驚了。世上所有的愛情都是一見鐘情,誰說不是呢?

  一步步走過棧橋,腳下的長條石高矮不一,卻仍然堅實。吳哥的城門并不寬,只能容兩個游人同時一出一入。穿過大門是一片開闊地,擠滿了參觀的游人。一些當地人在開闊地上拍婚紗照,新郎新娘都身著艷麗的禮服,襯出他們古銅色的健康肌膚。我們快速地穿過人群,沿著甬路繼續往前走。甬路的左邊空地上有一座保存完好的砂巖建筑,據說是當時的圖書館。好奇心驅使我離開大路走下臺階,圍著這座小型的建筑上下察看,然后舍棄大路,沿著別人踩出的紅土小路向前走。

  在一顆茂密的大樹旁邊,地勢有些洼下去,出現了一個小水塘。也許是因為現在是旱季的緣故,水塘里的水并不多,幾簇睡蓮在水中綻放著鮮艷的粉色花朵,水面上倒映出不遠處吳哥窟的五座佛塔,它代表了佛教傳說中佛祖居住的須彌山,也成為吳哥最典型的建筑形式。小小的魚兒偶爾湊上來輕吻著塔尖,水中的倒影輕輕地震蕩,碎成千百個小片,然后又慢慢聚攏來湊成一幅畫卷。

  柔軟的白云緩緩地飄著,陽光也不忍移動它的腳步,流連在睡蓮嬌嫩的花瓣上。原本古老滄桑的石窟在這幅畫中卻有著奇異的新鮮和靈動,讓我如醉如癡,久久不愿離開。這時一只小猴子不知從哪里鉆了出來,跑到水塘邊的石頭上坐下,彎著腰捧起水來喝。水塘旁的告示牌上還擠坐著一群它的同伴,吱吱啞啞叫著,倒成了吳哥窟的主人了。

  吳哥窟正殿的回廊里有精美的壁畫,被游人的手指撫弄得發亮,現在為了保護石刻已經攔了起來并且有專人巡視。正殿里還有一個已經干涸的水池,傳說是供朝拜的人們凈身洗手的地方。沿著幽暗的階梯走出大殿,我才發現那五座石塔是如此的高,要想爬上去必須要攀上陡峭的石階。雖然四面都有石階,但只有南面中間的石階修了細細的欄桿,游人可以從任何方向爬上去,但如果要想從這有欄桿的臺階下來就得排隊。

  導游提示我們時間來不及了還要盡早趕到巴肯山看日落,我手中的相機又沒有鏡頭蓋所以不能好好放在相機包里叫別人保管,我們只能在臺階下的陰影里少坐片刻。沒有機會爬上去看看成了我此次旅游唯一的遺憾。作為彌補,在以后的幾天里我努力地見到臺階就往上沖,不管它有多高多陡。


被樹根盤錯的古老建筑

瀕臨坍塌的寺廟

滄桑美景

  巴肯山的日落

  坐在巴肯山頂散落的砂巖石基座上,看著小心翼翼爬上爬下的游人,我的心逐漸安靜下來。在此之前諸多或煩躁或急切的心情象肥皂泡般一一破滅了。日落每天都有,只是簡單地坐著,不說話也不動地看日落卻實在是難得。

  如果在家,一定是閑散地靠在沙發上,手里一杯茶,盯著窗外立交橋上的紅日牽強地傷春悲秋吧。而這個靠近赤道的鄉下的土山上瀕臨坍塌的寺廟旁,為了守住一塊地形較好的巖石而一動不敢動的我,實在是幼稚得可笑。西方赤紅色的陽光下一望無際的原始森林仿佛奔跑了一天疲憊的野獸,褪去躁動和野性,安靜地匍匐在腳下。西北的方向有一小片水域,反射著金子的光芒。

  在地平線的盡頭是迷蒙的灰色霧氣,太陽一步步地下落,最后跌進這灰色的波浪里,天光隨之暗淡,黑夜迫不及待地擠占了地盤,驅趕著人們下山而去。走到山腳鉆進車子的時候,四下里已經黑透了,旅行車都亮起了車燈,光柱照射下塵土飛揚,一時間停車場和僅有的一條大路上擠滿了如臨末日倉皇逃竄的動物般胡亂涌動的人流。我們的車子努力地穿過人群,朝市鎮駛去,把黑暗重重地拋在腦后。

  過了暹粒河,車子進入了暹粒鎮,我們夢幻般的旅程被硬生生地切換成現代社會的場景。在中心路口的大樹下,有晚禱的婦人在點燃一束香慢慢地插到佛像前,香煙繚繞,散入濃密的枝葉中。剛剛亮起的霓虹燈閃耀著英文和高棉文交雜的“CAFE/PIZZA”的字樣,三三兩兩的游客在晚風中沿著街道散步,又一個燈紅酒綠的現代社會呈現在眼前。

  吳哥窟日出

  鬧鐘叫醒我的時候外面一片漆黑,我睜開眼還以為只是半夜。急忙地跑到酒店大堂,門口剛剛走了一輛大型的旅游車。守時的司機已經在等著了。匆忙地上車開拔,車子很快地開進景區。司機小聲地跟我們說“到了。”我迷迷糊糊跳下車,才發現自己又站在小吳哥的長橋上。借著幽微的亮光,才看到長橋上已經有三三兩兩的游客在往吳哥窟里走,晨風吹過清冷的石板,只穿了一件背心的我渾身打了個哆嗦,終于醒了。摸索著跨過大門就看到天有一點亮了,我急急忙忙地往前趕,嘴里還喊著“快快,太陽要升起來了”,卻不知道哪里是觀日出的好地方。我跳上圖書館的高臺,這里已經被早來的人占了,又跳下臺階往水塘邊跑。水邊也站滿了人,還有一些顯然是有組織的游客竟然一溜排開坐在紅色的塑料椅子上,儼然等待盛大表演開始的樣子。我見縫插針的擠在水塘邊緣的幾個攝影老客旁邊,也有模有樣地支起三角架,打開照相機。

  吳哥窟是一座坐東朝西的建筑,太陽躲在大殿后面不肯出來,只把天光照得越來越亮,而面對我們的大殿東墻和草地都是一片黝黑。草地上仿佛蹲伏著不知名的野獸,暗中監視著水塘邊的闖入者,看著這些人奇怪地擠作一團,沉默著,等待著。突然,一屢金邊鑲在了大殿南墻的缺口處,然后那缺口越來越亮,亮得不能直視。人群開始騷動起來,快門的聲音此起彼伏。也許只是閉眼休息的一瞬間,再睜眼,耀眼的陽光已經灑滿了草地,一切都籠罩在淡金色的晨光里。

  仿佛砰的一聲鑼響,一個人跳出來大喊:演出結束了!人群逐漸散開,一些小孩子輕快地跑過來招呼著游人去喝咖啡吃早飯,一些人熱烈地聊了起來,還有人朝草地的深處走去,那里有悠閑散步的馬兒和早起趕來擺攤的小販。所有的人都舒展著身子,享受著這短暫而美好的時光。而我也已經不那么冷了,時間已到,該回酒店了。

  Pre Rup 普拉普寺

  Pre Rup是一座紅磚的建筑,在午后燦爛的晴空下紅的鮮艷奪目。這樣的紅磚建筑在吳哥古跡中是不多見的。整個寺院不大,進了大門就是一列高聳的臺階,別無他路可循。我二話不說就往上爬。紅色火山巖搭就的石階被高棉炙熱的太陽烤得溫暖但并不燙手,這種多孔的石頭很容易散熱,多余的熱量在表層的氣孔中就揮發了。手腳并用地爬上高臺,正殿的墻角坐著幾個游客,懶洋洋地享受著微風拂面的休閑時光。如果在中午不能趕回城里,在這里午休也算是一個好辦法。扒著門看看正殿里沒有什么東西,我轉身繞著平臺打轉。

  平臺上四面各有一個小塔,中間一座主塔,是典型的吳哥式建筑格局。由于是紅磚和粘土建造的,佛塔表面風化的十分厲害,只其中一面墻還留有一個小仙女的造像,但是斑駁得幾乎無法辨認,好像恐怖電影中被施了魔法而漸漸干枯的巫婆。平臺的南面石階前有兩座保存完好的石獅,雄視著高棉廣袤的原野。一陣風越過古老的森林,吹得佛塔頂上的枯草彎了腰,卻趕不走干熱的感覺。我縮進佛塔的陰影里,瞇起眼,漫無目的的巡視著眼前的綠色。在這無際的森林里,不知還有多少不為人知的寶藏,靜靜地躺在叢林的懷抱里,隨著時間的流逝,逐漸蒼老,崩塌。又不知還有沒有無畏的探險者,努力去發掘新的奇跡呢。

  Banteay Samre

  在去女王宮的路上,有一座小小的寺廟坐落在叢林掩映的大路旁。這里游人稀少,非常安靜。進入大門后入目滿眼都是青色的石頭砌成的回廊,曲曲折折連起了一座座佛塔,仿佛迷宮一般。佛塔的塔尖由層疊的石頭一層層搭起來,上面雕著昂首的那伽,像蓮花的花瓣般層疊包裹,一直向上。其中的一座佛塔正有工人在維修,只見穿綠色衣服的工人正蹲在塔尖干活,光著腳,身上好像沒有什么保護措施。長廊旁邊有一片開闊的平臺,好象以前有過房子,但現在只有大塊的黑色的基石躺在綠草叢中。出了東門,一條長長的甬路通向遠處寂寂的叢林,沒有風的造訪,一切都如畫般寧靜,仿佛時間在此也停滯不前。可我們的車子還在等候,路還很長,這里并不是終點。

  Banteay Samre不是很出名,游客也不多,一般不會在標準的暹粒地圖上標出。如果你查看包括女王宮在內的大一些的地圖,你可以在去女王宮的6號公路上看到。這個寧靜的寺廟還是值得一去的。如果有時間,你可以坐在回廊里冥想一會兒,有殘破的那伽可以陪伴你。


普拉普寺

Banteay Samre的寂靜

寺廟廢墟

  女王宮Banteay Srei

  女王宮確實名不虛傳,小小的地方容納了一批又一批絡繹不絕的游客。女王宮并不大,而且沒有高臺,整座建筑好像是微縮的雕塑擺放在紅土上,精致小巧,富含女性氣質。為了更好地保護古跡,女王宮所有的獨立建筑都圍上了欄桿禁止有人靠近,所有游客都只能順著中間的甬路參觀。一個中文導游對一群臺灣游客說:“大家看這個建筑的屋頂的花紋非常美,可惜只能用望遠鏡看了。”說完一群人嘻嘻哈哈地走了。我突然想起背包里還真的帶了望遠鏡。急忙拿出來調好焦距細細觀摩。

  毫不夸張地說,女王宮的建筑物上,所有的石柱、屋頂、山檐,甚至基座,每一塊磚,目力所及,都雕刻了極其精美的花紋和圖案。雕刻的方法比其他的吳哥寺廟都更精良和高超,而且許多都是立體的浮雕,令圖案更加靈動形象,栩栩如生。女王宮雕刻的內容非常繁雜,有宗教故事也有高棉王朝的生活記錄,有神話人物和怪獸,也有人間的普通大眾,甚至家禽。當然還有神態各異的小仙女。其實在吳哥古跡中幾乎所有的寺廟里你都能看到小仙女。她們眼窩深陷,嘴唇豐厚,胸部渾圓而腰部纖細,腿長于上身,赤足,身穿及腳踝的長裙,佩戴長串的珠鏈,或莊嚴肅穆,或捻花微笑,或凌空起舞,姿態曼妙。仔細看去,每個寺廟的小仙女的形象都各有不同。

  吳哥窟城墻內墻上的小仙女打扮得最為夸張,長長的發髻配著飄舞的頭飾,但面容卻十分的嚴肅,甚至可以說是刻板。女王宮的小仙女保存得非常完好,你完全想象不出來這是中世紀的杰作。她們站在陽光下,輕擺衣裙,蘭花形的手指微微蜷著放在胸前,說不盡的嫵媚妖嬈。如果仔細地尋找,還能找到那個最獨特的小仙女,她的一只眼睛竟然是閉著的,臉上還帶著淘氣的笑容。不可多看,不可多看,這世間獨一無二的美麗令人沉醉,難以自拔。怪不得那個癡迷的法國人Andre Malraux 會起意要偷盜這些精美的石刻。他必然是深深的愛著這些藝術品的,愛到了欲占為己有的程度。而且令人諷刺的是,他后來竟榮任Charles de Gaulle的文化大使。美有時候是危險的,它會喚起人類心靈深處的貪欲,引人犯罪,不是嗎?

  Bakong—Rolous Group

  羅洛寺廢墟群離開暹粒鎮約13公里,建立的年代早于吳哥。據說高棉王朝的首都也是從這里遷到吳哥城去的。相對于吳哥的主建筑群來說,羅洛寺建筑群沒有很明顯的建筑特色,游人也不是很多。我們只去了其中的一個寺廟Bakong,到的時候難得的一片云層遮住了太陽,好讓我們清涼自在地穿越于青色的臺基間,撫摸斑駁的石象。在廢墟的旁邊有一座現代的寺廟,綠瓦黃墻,里面傳出陣陣誦經的聲音,可能是僧人們在上晚課吧。

  寺廟大殿的旁邊有兩座柬埔寨的民居,門戶大開卻沒有人,院子里有一棵高大的雞蛋花樹(plumeria),開滿了白色的花朵。樹后面是漂著浮萍的靜靜的池塘。繞過院子我們看到在一棵大樹下幾個黃衣的僧人坐在長椅上,還有一個人蹲在一旁的地上好像在燒什么東西。走近了一看原來是拿一個小爐子在煮藥。Bakong寺的后院有一棵巨大的樹,遮天蔽日的樹冠籠罩著整個院子,粗大的樹干幾個人也圍不攏。

  在Bakong寺的高臺上,我們遇到了幾個當地的小孩子,都是衣衫襤褸,頭發蓬亂,光著腳。其中一個小孩子手里拿著一朵白色的雞蛋花,遞到我們同行的一個人的手上。那純真的眼光讓你簡直無法拒絕。但是緊接著從嬌嫩的小嘴中突出了一句話:“one dollar!”。大家都很吃驚,只是一朵剛從樹上掉下來的花就要一美元。也許這就是他們的方式,給與你一樣東西然后朝你要錢,使他們看起來不象是乞討而是在交易。

  如果你不給,小孩子就一直圍著你轉。無奈之下我們同行的另一個人拿出一罐口香糖,每個人發了一顆。有一個小女孩沒有拿穩,糖從小手中漏出來掉在石縫里。她旁邊的小男孩急忙俯下身去費力的摳出來就占為己有了。我們只好再給她一顆。她一下子抓過來放到嘴里,又眼巴巴地望著我們。我想起在北京的孩子們,這個年紀恐怕都上在幼兒園吧,每天吃好的穿好的被捧在手心上,怎么可能有這種饑餓的眼神呢。

  后來回到城里,我特地去酒店旁的小超市買了一些餅干類的小點心,但是以后的旅程中,我再也沒有機會和孩子們近距離接觸了。如果你去柬埔寨,請帶一些巧克力糖果,送給那些可愛的孩子們,讓他們的小手把一朵綻放的鮮花放在你的手心,讓他們的小臉露出比花朵還美麗的笑容。

  崩密列 Beng Mealea

  沒有去崩密列之前,在網上看別人的游記寫崩密列很好,可究竟怎么好,實在不知道。其實現在想想,它確實很難描述。

  崩密列是距離暹粒城40多公里的一處廢墟。從暹粒出發要走大約1個半小時的車程。鄉村公路雖然不寬,但還算平坦,只是路上有一處在修橋,稍微有些顛簸。車子穿過了一個個小村子,把破舊的茅草屋和衣衫襤褸的鄉民甩在后面。窮人的房子用曬干的糖棕樹的葉子搭成,一樓一般放了吊床供平時休息,或是圈著牲口,有的干脆空著,任小孩子跑來跑去。偶爾也有木板和磚瓦蓋的房子,漆成橘黃的顏色,講究的還搭了白色的回廊,種了夾竹桃等花草。

  我們的視線時常和悠閑吃草的牛兒們相遇,于是少見多怪的大呼小叫一番:“牛!”“有黃色的,也有白色的!”“還有灰色的!”語匯貧乏如幼兒園的小朋友。隨著車子駛入平坦廣袤的田野,大家都安靜了下來,各自沉思冥想。路邊天然形成的小水塘里綻放的蓮花又讓我們興奮起來,這些可憐的城里人只見過人工培育的花朵,哪里知道睡蓮這種古老的植物本來就是原產于南亞的。

  終于,司機把車停了下來,告訴我們到了。在路邊簡陋的小草篷下的陰影里,我們發現了一只豬,它躺在大樹下一堆垃圾中象死了一樣酣睡,一些零零碎碎的紙片樹葉爛草根煙頭塑料袋等等的東西構成了一個柔軟的窩,它把前腿蜷起來枕在腦袋下面,眼睛緊閉,一動不動。這其間有人沖它扔了一塊小石頭,砸中了它腿邊的一塊樹皮,一些土屑飛了起來,濺到它的嘴上,它突然睜開了眼,又快速合上,讓人以為只不過是自己的錯覺。于是所有人都對它失了興趣,轉身穿過公路往景區里面走。

  兩尊那伽的石像立在路旁,作為景區的唯一標志。長長的土路上游人很少,當地人卻相對來說較多。都是悠閑地晃著身子踱過去,偶爾對面碰上只是微微一笑。也許他們已經見慣了著不同服飾、操不同語言世界各地的人聚集到此處,只是為了看一看那座廢墟。

  路的盡頭是一小片空地。空地上聳立著巨大的石頭圍墻。周圍叢林環繞,密不透風。順著樹林和圍墻間的小路向左繞了半周,我們發現了類似平臺的石堆。有些基柱還挺立著,有些已經連同上面的石板一起倒塌了。我小心地爬上平臺,在石板上挪動著步子。偶爾踩到空浮的地方,趕快跳過去。沒有人知道哪里可以走,也不知道腳下這一步是否會陷進亂石堆中。好在我們很快就找到了幾塊可以墊腳的堅實的條石。三步并作兩步離開了平臺回到原來的土路上去。又往前走看到在一個高坡上有一段院墻還算完整,我們沖上土坡翻進院內,院子里滿地都是碎磚,兩座石砌的房子孤零零地立著。

  房子依稀能看出原來的石門石窗,只是房頂上長著枝丫繁密的綠樹,霸占著整個屋子。我愣愣地站在院子中央,目光所及,全是殘垣斷壁,所有看似通道的地方都被碎石塊堵死了。陽光穿過頭頂的樹枝照在面前的一株矮樹上。翠綠的枝葉間一只蜘蛛正忙著結網,細細的白色的絲圍起了一個小小的空間。而我們是外來的闖入者,東撞一下西撞一下的,無路可循。也許我們不該進來的。所有人類的痕跡在這里都已經消失殆盡。房子被樹霸占,走廊和大門被推倒,所有的雕花石刻都被時光鑿平撫去,只有滿地的綠草青苔,肆意地生長。

  沮喪地沿原路返回,順著小路再往前走,繞了一圈回到進來的大路口,才發現原來路口的右邊有木板搭成的長梯一直通向廢墟的內部,而我們剛才一進來就向左走了,所以才誤入歧途。正午的陽光曬得人頭昏眼花,但禁不住誘惑我們又邁開步子順著長梯往里走。這回的路要安全的多,我們也能夠在木頭搭起的高臺上一觀廢墟的全貌。對,這是真正的廢墟。大樹完全統治著這片磚石破落的地方。

  粗大的樹干緊緊扒著窗楞和門框,虬結彎曲的樹根死死纏住磚塊,然后把它碾碎。整片圍墻轟然倒下,還保留著整齊排列的樣子。什么輝煌燦爛,什么堅不可摧,全部不堪一擊,統統毀掉。在自然的力量面前,人類唯有驚恐和挫敗的感覺。吳哥王朝由弱小變為強大直至繁盛,也逃不過盛極必衰的規律。歷史在向前發展,時光一去不會,回頭的也許只有我們這些懵懂的游客吧。在這樣的廢墟中,所有的希冀和堅持都土崩瓦解了。我們就這樣倉皇離開了崩密列。

  從崩密列回城的路上,所有的人都沉默不語。正是中午上學的時候,白衣藍裙的女孩或者白衣藍褲的男孩都有著古銅色的肌膚,或者騎著自行車或者走路,在塵土飛揚的鄉村公路上,快樂地奔跑說笑著,他們跑進一座有鐵欄桿圍著的小小的學校,聚集在高大的樹下和門廊的陰影里。有學生兩個兩個地提著水桶到校門口的水塘提水,也有學生在玩院子里的雙杠或是蹺蹺板,歌聲笑聲不絕于耳,飄蕩在高棉湛藍的天空里,飄的和那些白云一樣高,一樣遠。在廣袤的紅土地上,生活還在平淡地繼續著。


從林中的廢墟

微笑的石雕

微笑的民族

  微笑的民族

  柬埔寨曾經有過燦爛的文明和雄厚的經濟實力。在上世紀50年代的時候柬埔寨就能夠生產自行車了。經過了幾十年的內戰,柬埔寨的經濟極度衰退,國力大不如前。戰爭年代每天都能夠聽到槍炮聲地雷聲,每天都能看到有人被地雷炸死炸傷。在暹粒鎮的大街上,在每個稍具規模的古跡景點,都有地雷受害者在擺攤表演,旁邊一般都配有介紹性的文字和圖片。有時沿著景區的土路離著好遠都能聽到那動聽的民族音樂,縈繞在耳邊,久久不散。遇到這樣的表演我們都會主動地捐一些錢。有一次我們把身上的柬幣都捐了,小樂隊的成員之一還送給我們一份英文的小冊子,記載著這些受害的殘疾人在福利組織里學習一些技藝以便謀生的狀況。

  我們的中文導游是第五代的華裔移民,他的言談中充滿著對柬埔寨這個國家的熱愛和自豪。完全看不出戰爭帶來的恐慌。其實對于柬埔寨來說那也只是八年前的事情。說話的時候總是嘴角上翹,傾聽的時候總是直視你的眼睛。在他的臉上,只見到輕柔如微風般的笑容,他說起他的職業,他所受的教育,在大學學的中文,又考了導游的執照,現在能夠掙比較多的錢,還會說韓語。一切的一切都娓娓道來,沒有我們中國導游的圓滑和事故,而更像是鄰家的大學生。

  我們的司機是一個有著深邃眼眸的青年。由于沒有接受大學教育,他不能夠考取導游的執照。但是他的英文說得非常好,懂的知識也很多。他曾經把我們帶到一條小路上,只給我們看古代的石橋。高棉王朝的時候有一個王曾經被泰國的軍隊打敗,他臥薪嘗膽案中積累的幾年后又返攻泰國取得了最后的勝利。傳說他就是由這條路奔赴泰國的。現在這條路通向柬埔寨的主要公路之一6號公路。

  沿著6號公路你可以一直到達柬埔寨今天的首都金邊。據說在去金邊的6號公路上也有很多類似的石橋,不象這座橋已經廢棄了,那邊的石橋還在使用中。他又帶我們穿過一小塊田地來到河邊觀看一個巨大的木質水車,有工人正在維修。那耐心地講解水車的功用并自豪地夸贊柬埔寨任命的聰明才智。

  曾經有機會和一個開摩托車的司機聊天,他說家里有十個兄弟姐妹,因為家窮人口多,他只到上了中學就出來工作了。由于學歷低,他只能做一些體力活而不能夠得到像導游這樣待遇較好的工作。現在他一邊工作一邊努力攢錢念夜校。他很健談,而且也不恥于談及自己困頓的生活。

  我們一路遇上的其他人,不論是市場擺攤的小販還是街道旁閑談的人們,看到你都會很自然的微笑。沒有戰爭和暴政帶來的憂郁哀怨或憤世嫉俗,有的只是對未來生活的憧憬和對現狀的滿意。我們的停留是短暫的,也許只是接觸到柬埔寨對外開放的一面,它純樸的民風感動著我們,讓我們體會到久違的簡單與樂天知命的生活態度。

  Lonely Planet-Cambodia

  這是一本全面介紹柬埔寨的旅游手冊。我在暹粒的大街上以兩美元的價格購得。文中關于景點的介紹簡潔明了,是游覽的絕好參考。藍色的封面,是我柬埔寨之旅的唯一紀念品。在留影的照片里我拿著這本書出現于各處:在Thomannon的門口徘徊,爬上PreRup的高臺,流連于圣劍寺的石像旁,在吳哥窟的水塘旁駐足。我曾經在塵土飛揚的鄉村土路上邊走邊讀,在顛簸的車里把書中的內容念給同伴聽,在睡前瞄一眼景點的地圖。它陪我度過了在柬埔寨的時光,收藏著我所有關于吳哥的記憶,也成為我此次旅行的見證。

  后記

  十二月底的一天,我站在北京CBD擁擠的街頭等紅燈。正是下班的時候,天色昏暗,人流從各個高樓大廈中涌出來,在路口作短暫的停留,然后交叉奔向城市的各個角落。冬日的寒風吹過每個人僵硬的面頰,霓虹燈信號燈映的人臉一片蒼白蠟黃。擺小攤的派送宣傳材料的占據著街角和人行道,不停地向過往的行人訴說著同樣的話語,熱情凍結在他們的臉上,而路過的人視而不見地走過,用他們的身體靈活的躲過那些伸出的手臂。

  我突然就想起了吳哥,想起了那些被太陽曬得滾燙的日子,想起了吳哥的日出日落,陽光下的精美石刻和衣衫襤褸目光明亮的孩子們。我癡癡呆呆地回憶著能夠記住的點點滴滴,然后發狂地想把自己變成一張明信片貼上郵票就可以寄回吳哥,在某個黃昏落在那個塵土飛揚的暹粒小鎮郵局破舊的柜臺上,被一只粗糙黝黑的大手砰地蓋上一個郵戳。收信人是誰呢?是那個穿紫色衣服秀氣的酒店接待員,還是靦腆的中文導游,或者那個有著深邃目光的司機,還是無處不在的小仙女Apsara?

  也許我是回不去的。在短暫的生命中,我只是一個匆匆的過客。我的憂傷馬不停蹄,帶我去每一個新的地方。只是不知道,下一次我的驛站會在哪里。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柬埔寨暹粒:小游吳哥窟
深度旅行丨帶你走進柬埔寨
柬埔寨的暹粒概況與吳哥景區
柬埔寨吳哥自由行
柬埔寨 吳哥窟. 女王宮
最經典的吳哥窟攻略(景點介紹/行程安排)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葵青区| 开阳县| 延边| 囊谦县| 汝城县| 宁津县| 仲巴县| 奈曼旗| 堆龙德庆县| 板桥市| 灵宝市| 宝兴县| 兴城市| 莱阳市| 茶陵县| 峨边| 临猗县| 嫩江县| 如东县| 衡阳市| 武宁县| 长岛县| 安吉县| 灵川县| 胶州市| 连城县| 瑞安市| 开原市| 兴安盟| 徐水县| 尼勒克县| 时尚| 玛曲县| 富宁县| 咸丰县| 县级市| 江油市| 黄石市| 东海县| 湟源县| 兖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