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百合科植物蔥近根部的鱗莖。我國各地均有種植,隨時可采。采挖后,切去須根及葉,剝去外膜,鮮用。
【常用別名】蔥莖白、蔥白頭。
【性味歸經】辛,溫。歸肺、胃經。
【功能主治】發汗解表,散寒通陽。
【臨床應用】
1.風寒感冒。本品辛溫不燥烈,發汗不峻猛,藥力較弱,適用于風寒感冒,惡寒發熱之輕證。可以單用,亦可與淡豆豉等其他較溫和的解表藥同用。風寒感冒較甚者,可作為麻黃、桂枝、羌活等的輔佐藥,以增強發汗解表之功。
2.陰盛格陽。本品辛散溫通,能宣通陽氣,溫散寒凝,可使陽氣上下順接、內外通暢。治療陰盛格陽,厥逆脈微,面赤,下利,腹痛,常與附子、干姜同用,以通陽回厥。單用搗爛,外敷臍部,再施溫熨,治陰寒腹痛及寒凝氣阻,膀胱氣化不行的小便不通,亦取其通陽散寒之功。
此外,蔥白外敷有散結通絡下乳之功,可治乳汁郁滯不下,乳房脹痛;治瘡癰腫毒,兼有解毒散結之功。
【用法用量】煎服,3~9克。外用適量。
蔥白辛溫肺胃腸,發汗解肌宣通陽。
傷寒頭痛身發熱,陰毒腹痛風腫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