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迷上了長生草,也是因為發現大理的氣候非常適合養長生草,地栽的長生草最近狀態都非常好,很多都開始長側芽了,看著新生命一天天長大,心里無比喜悅。只是長生草品種繁多,又長得非常相似,品種的辨別成為一大難點。這些天也播了很多長生草混合種子,不知道長大以后該如何鑒定,因此在網上查找資料,無意間發現了一個關于多肉的日本網頁,里面有長生草的圖鑒,還有長生草的栽培方法。據看過此網站的網友評價,與同樣介紹長生草的歐洲網站相比,日本的網站要詳細得多。我也大致瀏覽了一下這個日本網站的主要內容,圖鑒里的圖將來就是我鑒別各種草的依據了,另外關于長生草的栽培方法也寫得很詳細。國內現在引入的長生草品種也少,長生草的相關知識更是很難見到。因此,這里將這篇文章翻譯出來,供神州的長生草愛好者們參考。
這個網站的網址如下:
http://www.succulents.jp/photolist_sempervivum_index.html
以下是譯文:
CULITIVATE
這里將長生草屬的栽培方法說明一下。
下面所解說的若干栽培方法,是就通常情況來說的。
只是,栽培的地理位置及日照情況等栽培環境,隨每個人而有相當大的差異,這些方法請僅作為參考。最好是能夠親自栽培長生草一年以上,觀察每個季節植物的變化,找到符合自身環境的方法。
景天科 Crassulaceae
長生草屬 Sempervivum
本屬為景天科常綠性多肉植物,因原生地為歐洲等地的山地區域,因此具有高山植物的特性,耐寒性非常強,即使在下雪的野外環境,也能夠越冬而生存下去。
一般認為長生草難以度夏,其實除去一部分比較敏感的品種外,大部分的園藝品種和其他普通的多肉植物一樣,即便澆水過多,或者中午日照很好的時候,只要盆器內部的濕度不是太高,根部就不會有太大問題,所以還不如說長生草是比較皮實的一類。也就是說,長生草不是怕熱,而是怕高溫高濕的狀態。
長生草類適應性很強,在多肉植物中屬于生長較為迅速的一類。喜光照,光照不足易徒長,為了保持良好的蓮座狀,需要放在陽光可以直射到的地方。
嚴寒的冬季會休眠,春天到初夏,以及秋天這兩個時期,因為氣候涼爽,是生長最快的。各個季節相應的栽培方法,請參考下面的表。
(表中最右側的圖片)為了顯示出各季節的區別,每個季節最上面的圖片用的是同一個品種的照片。請注意不同季節里長生草所顯示出來的不同色彩。由于圖中長生草主人的特別要求,我們在拍照的時候沒能拍到名稱標簽,很可惜不能提供該品種的名稱。
許多長生草的外觀都非常類似,而另一方面,在同樣的生長條件下,同一個品種也可能長得不太一樣,這樣在鑒定品種方面就會比較困難。因為長生草已經培養出了許多園藝品種,名稱標簽的管理需要特別用心。不知道名字的長生草,自然就削弱了它的收藏價值。
如何養好長生草
長生草非常喜歡陽光,在室內很難養好,會因徒長而形體瘦弱。因此盡可能將植株置于能夠長時間的曬到太陽,并且通風也很好的地方。日照越多,植株越健壯,相應的葉片的數量也會增多。不過長生草雖然屬于多肉植物中的一類,卻并沒有高度肉質化,在涼爽的生長季節,需要給足充分的水分。
長生草不需要什么肥料,但如果是用的鹿沼土或者河砂這類完全不含有機質的材料作為基質時,多少應加一些肥料。2年之內應當至少換盆一次。
在室外栽培的植株,連續的雨天容易造成根部的腐爛,若用塑料布進行遮蓋擋雨,雖然可以降低根部腐爛的威脅,但由于通風惡化而易引起潮濕高溫,所以不建議用這種方法。
利用塑料布的時候,需要注意將塑料布牢牢的固定于框架上,否則大風很容易將塑料布吹開。夏季長生草的個體特征不是很明顯的時候,因風而使棚整個倒塌的話,標簽就會因散亂而不能辨別品種。如果是小型的溫室或者小型的框架,覆蓋了塑料的話,內部易造成高溫高濕的環境,盡可能除去塑料布。
標簽對于品種的識別非常重要,日曬雨淋都會使上面的文字漸漸變淺,需定期檢查標簽的狀況,進行必要的更新。
在居民樓里的栽培方法
這種情況下對于多肉植物需要注意的地方很多,尤其是相較于其他地方栽培的多肉來說,居民樓里的多肉植物的生長速度會變得和其他觀賞植物差不多快。日照時間的減少,如果再加上施以很多的肥料的話,多肉會比想象更快的徒長。
因此需盡可能的將植株放在陽光能夠直曬到的地方,并且要比室外的多肉更少量的澆水,肥料也一點都不要加。植株數量多了以后,需要考慮適合生長的場所是否足夠,以及植株之間相對的擺放位置問題,這些最好在購買多肉之前就考慮清楚。
繁殖方法(一般情況)
長生草生長到第二年時,一般會開始長出側芽。大多數品種生出側芽的數量在一定范圍里,大致是一棵每年生出2~10個側芽。但也有極少數的品種,很難長出側芽。
側芽生長所需養分通過側芽枝從母株那里得到。注意調整植株位置,使得側芽也能夠接受到日曬。側芽生長到一定程度以后就會生根,因此需讓側芽能夠接觸到土面。根據盆器的大小,判斷是將側芽摘下來單獨種植,還是保持原狀繼續由母株養育。(這一點不是特別重要,不需要過于關注)
如果是處在母株或者其他盆器的陰影之下,亦或是側芽枝長得過長而伸出盆器下垂,可以摘掉側芽,將其種植在裝有干燥花土的盆器里。不用跟其他多肉那樣,分離側芽后還需要晾干切口。因為側芽的根還沒有生出來,不需要馬上澆水,在雨淋不到的地方放置一個星期。
紅圈:側芽朝下。存活是沒有問題的,但為了追求光線而變形,形狀變為橢圓狀。
黃圈:不容易看到,其實這棵側芽下面有在它之前長出來的側芽,上面的側芽會擋住光線,在長大一些后擋光的問題會更大。
藍圈:側芽朝向正上方,與它下面的側芽因大小差距很大,暫時不會有什么影響?,F在還比較幼小,不宜摘掉。
繁殖方法(實生)
雖然需要掌握一些要領,但實生并不是很難。長生草不能自花授粉,花箭持續生長,在長達3周~2個月的期間內陸續開花。因此如果不是想要特定的母本進行繁育,只要擁有若干棵長生草,它們的花期應該是會有重疊的期間。
只是長生草的種子比1mm還小,要從植株上分離出種子較有難度,需要一定的技術和花費很多功夫。
人工授粉之外,也許有昆蟲進行了并非自己想要的品種之間的授粉,甚至是正在授粉的花之前可能已經授過粉,這樣的話,今后種子的品種鑒定就會相當困難。
標準的實生方法
1.在氣溫達到12度以上的時候播種才能發芽。
2.種子非常微小,就像灰塵那么大,播種用土需要先用水澆濕,并將表面鋪平。
3.種子表面不需要覆土,在已鋪平的土表撒種,種子間隔可以稍密。
4.從上面澆水會將種子沖散,應采用盆器底部吸水的方式給水,給水的高度達到盆器腰部即可。
5.1~2周發芽。剛發的小芽是兩片小小的可愛的子葉。
6.幼苗期間陽光直曬容易使水分蒸發,應放置于離窗邊稍遠的地方等,并采取一定程度的遮光措施。
7.之后1周左右的時間,會慢慢的以每次生出兩片真葉的節奏生長,形態上逐漸趨向長生草應有的蓮座狀。
8.發芽之后的3周,逐漸減少遮光,這是最終避免徒長的要領。
*從發芽開始直到小苗長大,不能讓基質干枯。小苗對濕度不像成株那樣敏感,通過澆水量的把控和加強通風,只要使土表不要過于濡濕(不要完全的干),就不易產生霉菌。如果產生了霉菌,可在表面噴灑殺菌劑即可。
長生草種子 長生草種子(放大1) 長生草種子(放大2)
發芽后第二天 發芽后40天
寒冷是造成葉片變紅的原因
溫度的變化會造成長生草葉片顏色的巨大差異。下面的照片顯示12月下半月時,溫室和室外栽培的同一個品種的對比,生長狀態和葉片的顏色都有很大的差異。從溫暖的季節進入秋天,如果日常溫度經常性的下探到20度以下,大多數長生草的葉片就會慢慢開始染色,而如果白天仍舊持續高溫,即便夜晚氣溫下降較多,葉片就不會變色,并且會持續生長。
在氣溫下降的同時,紫外線對于美麗紅葉的產生也是必要的。
形成紅葉的成分是一種叫做類胡蘿卜素的物質,在光合作用等活動停止的休眠期,類胡蘿卜素具有防紫外線的作用。因此若要讓植株大量的分泌類胡蘿卜素,就需要低溫以及讓含有紫外線的日光能夠直曬到植株。
現在的玻璃很多是能夠過濾掉99%紫外線的類型,為的是減少強烈的日光對家具造成的不良影響,所以在透過玻璃的光線下栽培的長生草,是不能夠形成漂亮的紅葉的。
側芽應當摘掉單獨栽培嗎?
母株生出側芽時,它們之間連著一根側芽枝。將側芽從母株上摘離的利弊如何呢?側芽連著母株時,可以生長得更快,因此摘離側芽不是好的做法。在側芽長到足夠大而生出自己的根來吸收水分為止,側芽都要通過側芽枝來的到養分。
不過因為側芽并非都是正面朝上,不能均勻的獲得太陽光,所以葉片就會有一部分長勢偏向強光方向,難以長成均勻的形態。因此,如果空間有富余的話,應選擇稍大一些的盆器,讓側芽能夠落于土面而利于生根。
摘離側芽并非一無是處,為了解決自身所需水分,側芽被摘掉后,反而會促使根早日生出來,有些品種扯掉較粗的側芽枝后,母株的斷口處還會長出新的側芽。綜上所述,應當保持側芽連接母株一段時期,讓其在從春天到初夏長到足夠大的時候再行摘離,這是最好的辦法。
一直生長下去會怎樣?
長生草一般生長到第四年就將因開花而走到生命的盡頭。但有時候在花芽偏離的情況下仍會繼續生長。這種植株不開花而繼續存活到第五年,此后每年向上生長,位于下部的葉片相繼干枯,而使桿子不斷變長。
換盆的季節并無特別的講究,可根據自己的情況來判斷。一般是在春秋兩季生長期剛剛開始的時候進行換盆。
最合適的時間節點是進入冬季之前:
a.當植株大小超過盆器,或者側芽伸出盆器懸在空中時可進行換盆。
b.盆土使用了較長時間后,由于板結而使排水性變差,及養分枯竭時進行換土。
換盆時是去除掉植株底部枯葉的絕好時機。將植株底朝上小心的除去枯葉。
長生草能葉插嗎?
是否和擬石蓮屬等其它多肉植物一樣,可以葉插呢?遺憾的是,取下健康飽滿的葉片來葉插是不會出苗的。偶爾在開過花的植株上,半枯的葉片上可以長芽。這種情況并非是葉片長出了新芽,而是由枝干中分泌出來的細胞引發的。
人為的取下葉片來葉插,因長生草并不屬于高度肉質化的類別,在芽出來之前基本上葉片就枯掉了。即使能夠出芽,生根也會很困難,而且會花費很長的時間,因此長生草葉插是費力而沒有效率的事情。
長生草屬因為不是高度肉質化的多肉,因此對水的需要相對比較多,本來是應該選用保水性好的基質的,不過在日本必須要考慮如何度夏,因而和其它多肉植物一樣,應選擇排水好、透氣性高的材料。特別是生長期及長出側芽的時候,需要更多的水,基質中水分多了以后也利于根的蔓延??稍趯iT的多肉植物用土(或者山野草用土)當中,加入1/3的通氣性好、呈顆粒狀的觀葉植物用土。
栽培者可根據品種的不同而搭配若干種不同類型的土。通常根據植株的大小可用鹿沼土(小顆粒)3、河砂2、花土2、木炭2、赤玉土1或蛭石配好,透氣性就會很好。アラクノイデウム(某品種,查不出中文名)或姬牡丹等強健的品種,以及側芽很多的品種,需要保水性更好的基質,可用種植土代替鹿沼土,加入3成,以增加基質中的土壤。這樣的基質可使側芽更早生根,從而促進生長。
極小粒的鹿沼土因其使用方便,建議使用。不過風和澆花的水等,都會使其揚到空中,并落到葉片的縫隙中,清潔起來會比較麻煩。最好是根據植株的大小而調整顆粒的大小,這樣效果就能達到最好。
病害與害蟲
長生草比較強健,病害與害蟲都非常少有。在庭院里露地栽培的植株,有時會發現一些特定的蚜蟲和蚧殼蟲??吹絾蝹鹊娜~片枯萎的時候,應懷疑可能是遇到了病害。當發現葉片上有白色的斑點狀蟲子時,一般可認為是蚧殼蟲,大的可用牙簽除去,再噴上專用的殺蟲藥。
植株發生枯萎的最大原因,是由過度澆水所引發的生理問題。幾乎所有室外生長的品種,就算經受雨淋也沒有問題,只有一些比較嬌氣的種類需要特別加以注意。如果帶有側芽的母株葉片開始腐敗,需要立即剪掉側芽枝的中間部位,使側芽帶著一部分側芽枝從母株分離。如不摘掉側芽,母株所帶的病菌就會通過側芽枝感染側芽。側芽就算小一些也是可以單獨培養大的。
在室外與其它多肉植物一起栽培的情況,雖然不能完全避免害蟲侵襲,為了減少風險,在土中撒上オルトラン粒劑(一種藥,沒查出中文名)。養花者可能同時栽培有擬石蓮屬多肉,在炎熱的夏季很容易誘發蚜蟲和ハダニ(一種害蟲,沒查出中文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