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要培養孩子觀察的興趣
例如,你可以問孩子:你知道我們院子里什么樹樹葉先長,什么樹樹葉后落嗎?他答不上來,你就可以帶他在初春、晚秋實地觀察。
(2)創造各種各樣的條件,讓孩子多觀察
例如,經常帶領孩子到公園去玩,參觀瀏覽。有條件的還可以在家里養花,養金魚,讓孩子對花和金魚進行系統的觀察,培養孩子的觀察習慣,激發孩子對事物觀察的興趣。
(3)激發孩子的觀察欲望
對小孩來講,無論他的觀察是否全面細致,都沒有關系,關鍵是要激發他的觀察欲望,不要懶惰,隨著觀察的不斷深入,他肯定會從中得到鍛煉和提高。有利于激發觀察興趣的環境,應當是豐富多彩的,單調的環境不利于培養孩子的觀察興趣。
(4)根據兒童認識能力的發展,教給幼兒學會觀察事物的方法
告訴孩子怎么看,應該先看什么,再看什么。教會孩子有順序地從上看到下,從外看到里,從主要的明顯特征看到次要的特征。對三四歲的孩子要從認識一些色彩鮮明、特點突出的東西開始,逐漸教他們學會根據事物的具體特征去分析、比較不同的事物。
(5)觀察時,引導孩子盡量使眼、耳、口鼻、手等并用
如觀察花草,就讓孩子看看花朵的形狀、顏色,讓孩子再聞聞氣味。觀察雪景時,可以讓孩子抓把雪,甚至堆一個雪人,并引導孩子觀察雪人是怎樣融化的,從而加深觀察的印象。
(6)給孩子提出觀察目的和任務
有人做過這樣一個實驗,把兩幅初看起來完全相同的圖片,給兩組幼兒觀察。一組在觀察前告訴他們這兩幅看起來相同的圖畫有五處不同;另一組只是要求幼兒找出這兩張圖片中有哪些異同,而不告訴他們有幾處不同。結果一組兒童平均講出4~5處,另一組兒童只講出3~4處。由此可見,在觀察前提出觀察目的和任務,讓幼兒帶著問題觀察,就能顯著提高孩子的觀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