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老友廣場-老有所教-教材講義
電視講義《老年實用保健(二)》第十三講 手全息穴按摩法〔一〕
作者/出處:王世豪 上傳日期:2007-2-12 點擊數:
【字號
大中小】
第十三講 手全息穴按摩法〔一〕
主持人:老年朋友們,大家好!我們的《老年實用保健》節目,今天開始講“手全息穴”了。我們仍邀請上海原安中醫館研究員王世豪老師來為大家講這方面的知識。
王老師,請您先給大家講一講什么是“全息穴”好嗎?
王世豪:好的。“全息穴”就是人體全息胚上的信息點。
先說一下“全息胚”。按照全息胚學說:“生物體上任何一個在結構和功能上與其周圍的部分有著相對明確邊界的相對獨立的部分,都是全息胚。”所以叫全息胚,是因為它包含有生物整體的全部生理、病理信息。就是說,全息胚這個局部,包含著整體的全部信息,是整體的“縮影”。人體的手、足、耳等,都是全息胚。
再說一說“全息穴”和“全息療法”。
全息胚(如手)里有全身各組織器官的信息點,如肝、心、脾、胃等。這些全息胚里的肝、心、脾、胃等信息點,與身體里的肝、心、脾、胃,具有相似的生物特性,可以通過信息傳遞渠道相互溝通、互相影響。
全息胚學說認為,通過體內的信息傳遞系統,體內各組織器官的生理、病理信息,可以反應在全息胚信息點上;刺激全息胚上的信息點,可以對人體對應部位組織器官起調節作用。它既是疾病的反應點;又是治療疾病的刺激點。我們按照傳統說法,把這種信息點稱作穴位,就叫全息穴。通過刺激全息穴來治療疾病的方法,稱全息療法。現在醫療保健中使用的“耳穴療法”、“足部反射區按摩法”等,實質上都是全息療法。 因為人體各組織器官在全息胚上的反應,有顯性也有隱性,不同全息胚的反應狀況各有不同。一般說,手、足、耳的信息反應比較明顯。所以,全息療法多使用手、足、耳。
主持人:王老師,手、足、耳都有全息穴,那手全息穴有些什么特點呢?
王世豪:手、足、耳全息穴都各有特點。手有以下一些特點:
手與大腦神經的對應關系十分緊密。大腦皮層是神經系統的最高中樞,是身體一切活動的最高司令部。人體各部分在大腦皮層都有投射區,而手在大腦皮層投射區所占面積要比軀干大8倍,所以手對大腦的影響特別大。中國有一句古話叫“十指連心”,古人講的“心”,往往就是指“腦”,“十指連心”也就是“十指連腦”,手與腦的關系特別密切。手部肌肉群的運動,對于大腦皮層有十分巨大的影響。雙手運動可以開發大腦,延緩衰老。“多用手者長壽”,特別是經常手腦并用者多長壽。
傳統中醫的經絡學說認為,全身12條正經,有6條是從手指通向全身的,對全身氣血的流通運行,對身體的健康,影響極大。
現代全息胚學說認為,手是高度發育的全息胚,它包含著全身各組織器官的生理、病理信息,而且大都表達明顯,或者說“顯性率”比較高吧,很適宜用作全息療法。用手進行保健按摩效果良好,而且自我按摩手部穴位最為方便,要比按摩足、耳方便得多。
主持人:您剛才講到,按照傳統經絡學說,手部也有豐富的經絡穴位可以保健治病,那跟我們的手全息穴有些什么不同呢?
王世豪:手全息穴是一組全新的穴位群,它的理論基礎是全息胚學說,并以全息胚學說為指導用來進行醫療保健。手全息穴所在的部位、名稱、功能作用,與傳統經絡穴位也不同。在手部,傳統的經絡穴位,以及國內外不同學派在實踐中絡續發現的一些有很好醫療作用的新穴位,也都很有用,我們這次就選一部分,把它列為經驗穴來用。
主持人:那就是說,在您講手全息穴過程中,還將介紹一些實踐中有效的手部經驗穴?
王世豪:是的。這次要講的,既有新的手全息穴,也有傳統經驗穴,還有來自國內外各流派的經驗穴,是新、老結合,中、外結合,但以手全息穴為主。
主持人:聽說手全息穴的分布是有規律的?
王世豪:是的。手全息穴的分布,基本上是有規律的。了解、掌握這一規律,對我們學習、應用很有必要。
主持人:那就請您講一講手全息穴的分布規律吧!
王世豪:手全息穴的分布是有規律的,它在手部的分布很像一個俯伏的人體。你把一只手的手背向上,手指微曲,就似一個俯伏的人體〕。
圖13-1
中指對應頭、頸部;第三掌骨對應脊椎;食指、無名指分別對應左、右上肢;拇指、小指分別對應左、右下肢;手掌對應胸、腹和盆腔;手背對應背、腰和臀部。
圖13-2
內臟器管大都分布在手掌,脊椎在手背。
圖13-3
記住這些分布規律,我們找手全息穴就比較容易了。
由于手全息穴的穴位,都是以人體的生理部位命名,如“胃穴”、“肝穴”、“膝穴”、“腕穴”等等,人們也都比較熟悉。使用全息穴治療調節機體,調節“胃”,就用“胃穴”;調節“肝”,就用“肝穴”,也容易記。手全息穴分布有規律,易學、易記、易用;對應性強,效果好;簡單、安全、方便,比較適合老年人的自我保健。
主持人:接下去我們就來具體介紹手全息穴的穴位吧!
王世豪:好的。先介紹一個手全息穴的“肝穴”。肝穴的位置,在右手手掌第四、五掌骨中間。
圖13-4 (右手掌)
如果肝臟有病,此處往往會有明顯的壓痛〔一般說,病理反應信息點都有明顯的壓痛〕。這個穴位較深,要用兩個手指前后對壓,一壓一松,按壓1~2分鐘。
主持人:王老師,您說“肝穴”在右手掌,那左手掌有沒有“肝穴”呢?
王世豪:左手掌也有“肝穴”,在第二掌骨橈側。因為肝臟的位置在人體右側,“同側為主”,右手“肝穴”的效果好,所以習慣上都用右手掌的那個“肝穴”。
主持人:按摩“肝穴”,有些什么作用呢?
王世豪:按摩“肝穴”可以調節肝臟功能。肝臟在什么地方,有什么功能呢?肝臟位于腹腔上方,大部分位于右上腹。肝臟是人體最大的消化腺,也是重要的代謝器官,它分泌膽汁、貯存糖元、加工人體各種代謝所需的物質。因此,肝臟有病時,可引起各種代謝紊亂,包括糖代謝、脂代謝、維生素代謝和蛋白質代謝的紊亂。肝臟還有一個重要功能,就是“解毒”,不論是體內代謝過程中產生的某些毒性物質〔如蛋白質分解的氨〕,或是直接來自體外的毒物以及某些藥物的毒素,都要在肝臟進行解毒,最終排出體外。按摩“肝穴”2分鐘左右,可以調節肝臟功能,輔助治療肝臟疾患。
主持人:按摩“肝穴”可以調節肝臟功能,輔助治療肝臟疾患,那要不要配其他穴位?
王世豪:可以配伍一些穴位以加強效果。手部有一個治療肝病的經驗穴,我們把它定名為“8號穴”,它的位置在雙手手掌無名指近端指骨間關節橫紋中點。
圖13-5
可以用手指甲按揉1~2分鐘。另外,還可以加用一個經絡穴位:“太沖穴”。這個穴位在足背第一、二趾縫間上1.5寸處。
圖13-6
太沖穴能疏肝理氣,也有調節肝臟功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