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今年6月份以來,夏天的炎熱已讓我國不同地域的人們多次領教,華北平原上多地出現了40℃以上的高溫,據國家氣候中心汛期值班首席袁媛解釋稱,在今年的6月13日~25日,我國有842個氣象站超過35℃,其中520個氣象站超過37℃,104個氣象站超過40℃,多地突破歷史同期極值。
河南林州6月20日氣溫最高達到42℃,但6月25日更熱,華北平原大部分地方的最高氣溫都在40℃上下,其中北京房山、大興的氣象臺溫度都在40℃以上,河南許昌42.1℃,河北石家莊42.6℃,河南焦作43.3℃,河北中部的靈壽、藁城、正定等地更是達到了44℃或以上,而新疆吐魯番等地甚至出現了45℃以上的高溫,暑熱難耐讓人感嘆今年夏天的高溫十分罕見,多地的最高氣溫已經創下歷史記錄。而在經歷了6月26日至29日的降雨帶來的有限的涼爽之后,華北平原的高溫天氣仍將繼續。
其實不單是我國,入夏以來北半球高溫區域此起彼伏,北美洲,歐洲,中亞乃至西伯利亞的氣溫都高于往年,大洋彼岸的美國從5月底就遭熱浪席卷,一些城市還出現了約45.6℃的極端高溫,堪薩斯州的農場已有超過2000頭牛被熱死,然而美國氣象專家表示這波熱浪也只是開始,更熱的時期正在到來。
素以涼爽著稱的歐洲也是熱浪滾滾,進入6月份后法國、西班牙、德國、荷蘭等國就酷熱難耐,不斷發布高溫熱浪警報,6月18日,法國西南部比利牛斯省城市比亞里茨的氣溫達到42.9℃,索科亞角高溫達到42℃,都創造了歷史紀錄,法國國家氣象局稱是自1947年以來最早的熱浪。
但全球最熱的地方還不是上述這些地區,而是北非、西亞和南亞地區,這這地方才是北半球夏季傳統高溫區,其中南亞地區人口密集,高溫對人類的影響也最大,今年5月份時,南亞地區的印度和巴基斯坦就出現了最高50℃的高溫,熱浪接連炙烤了半個多月的時間,進入6月中旬以來,高溫再次在南亞地區上演,50℃的高溫再次出現…
可以說今年進入5月份以來,北半球的熱浪此起彼伏,今后這種現象仍將繼續,世界天氣歸因組織(WWA)表示這是全球變暖的直觀反應,氣候變化已經使極端熱浪的發生概率增加30倍。
比如今年5月份印度出現的極端熱浪,被認為是122年來出現得最早,最持久也最熱的熱浪,印度理工學院的氣候學家阿皮塔·蒙達爾稱明顯是全球變暖導致的,他還說若全球升溫2℃,那么像這樣的熱浪可能每五年就發生一次,而這樣的現象很可能正在出現,他認為人類需要為此做好準備。
為了找到氣候變化對印巴等地熱浪的影響,一個由多國氣象學家組建的研究團隊通過分析天氣數據和計算機模擬,將19世紀末以來全球氣溫上升1.2℃后的氣候現狀與過去的氣候進行比較,認為今年5月份的南亞熱浪在升溫之前每年發生的概率不到1%,但人為導致的氣候變化使其發生的可能性在今天增加了30倍,發生的概率達到了30%左右,或者說百年一遇的熱浪已變成三年一遇。而我國今年夏季的高溫,在很大程度上也是與之相關的。
英國氣象學家弗里德里克·奧托認為過早出現的熱浪對我的正常生長很不利,尤其對農業生產的打擊很大,因為熱浪出現時會加速土地的干旱程度,這時候雨季還沒到來,所以干旱會伴隨著熱浪同時出現,植物的生長卻又是離不開水的,而動物又離不開植物以及水,人類又需要農作物的正常生長,以保證糧食安全,所以過早出現的熱浪等同于災難。
但是在全球變暖的大背景下,熱浪、寒潮等極端氣候的數量又在不斷增加,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已成為人類必須認真去做的事情。
參考資料:
《中國天氣》6月27日文章《北方強降雨繼續發展,高溫天氣此消彼長》
《環球網》6月19日文章《世界多地出現罕見高溫!專家:全球變暖使極端熱浪發生概率大增30倍》
《光明網》6月20日文章《歐洲多國遭熱浪襲擊,西班牙、德國多地野火肆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