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2020年11月24日凌晨4:30,我國長征五號成功托舉著8.2噸重的嫦娥五號飛向了月球,這是一次“無人版的阿波羅登月”,嫦娥五號將在月球上“挖土”,之后會為我國科學家送回至少兩公斤的月球土壤和巖石樣本,幫助科學家們研究月球的形成和演化歷史。
這是我國探月工程初期的“繞、落、回”三步走計劃中的“回”的一步,這項任務圓滿成功之后,我國探月工程初期階段基本就結束了,那么在這次探月任務之后,我國在探月方面將進行怎樣的操作呢?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自遠已經給出答案:建設月球基地、載人登月正在籌備中!這兩大計劃也代表著我們中國人開始真正走向月球。院士的話中之意也很明顯,這兩項任務已經進入操作籌備階段,也意味著載人登月階段的開啟,因為能進行載人登月也是我們向月球前進的基礎條件。
歐陽自遠院士是我國"嫦娥工程"首席科學家,也是中國探月工程主要設計者,他參與并指導了中國月球探測的近期目標與長遠規劃的制訂。11月23日,他在我國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受訪時表示,嫦娥五號任務完成之后,我們將進入建設月球基地并載人登月的階段,此外。我們還要探測太陽系的其它星體。
迄今為止,美國仍是世界上第1個實現了載人登月的國家,目前我國還不具備載人登月的實力,這主要是受制于重型火箭的技術限制,長征五號雖然推力很大,但還不是重型火箭,無法滿足載人登月的需要,目前我國為載人登月打造的一款火箭是921火箭,但還并未進入試驗階段,預估其首次發射還要等上數年之久。
如果搞一個登月比賽:從現在開始哪個國家能最先登上月球?那么這個國家肯定還是美國,其雄厚的航天工業和技術基礎還是其他國家無法比擬的,在重型火箭方面,美國的太空發射系統(SLS)已基本研制完畢,這是一款具備發射載人登月飛船和載人登火飛船的火箭,預估將很快首飛。
另外,美國科技狂人馬斯克的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在重型火箭和載人飛船方面的實力不下于美國宇航局,其在登月方面的研究進展遠超世界各國,專家普遍認為其在載人登月方面很可能會走在美國宇航局和世界各國的前面。
迄今為止,人類還沒有在月球上建立過月球基地,也是因為這種設施是人類能在月球上派出常駐人員的時候才需要的,因此建造月球基地的時間要比載人登月實現的時間更加靠后,當人類需要在月球上進行科研試驗、挖礦或者移民的時候,月球基地就會變多了。
不過由于月球上沒有空氣,所以月球基地必然是完全封閉型的,其中創造類似地球表面的自然環境,人類可以在其中生存,預估月球基地出現的時間不會早于2030年。
參考資料:
《縱相新聞》11月23日文章《中國月球探測工程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建設月球基地,載人登月正在籌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