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智者對話,10分鐘讀懂一本好書,
點擊上方△書語人間關注我們喲!
文 | 武靈遙
書語人間原創 · 轉載請聯系作者
這是書語人間為你解讀的第109本書
《原生家庭:如何修補自己的性格缺陷》
在前幾天的共讀里,我們聊到了中國家庭中常見的「有毒」父母 —— 無所不是的父母、不稱職的父母、操控型父母、語言暴力型父母(更多內容,見文末鏈接)。
這幾種父母,無一例外,都對孩子成長造成了巨大的,負面的影響,甚至讓有些孩子終其一生,都在不斷地修復父母在自己心中留下的裂痕。
你與父母的關系,是你與世界關系的一面鏡子。在你小的時候,家庭就是你的全部,也是家,教會了你如何去看待這世界,如何與別人相處。
如果你的父母「有毒」,很有可能你會做出「有毒」的自我評價,如,我沒法相信任何人、我不值得被關心、我永遠也不成功、沒有人會愛我……
然后,你會在成長的過程中,一再地驗證這些錯誤的評價,直到你承認并接受父母在養育你的過程中所犯的錯誤,并修正它。
今天,我們將討論這些「有毒」種子的成因,希望你能在讀完后,能夠把它當成一個改變自己的起點。
01.
為什么家會傷人?
自你出生的那一刻起,你就和你的家庭,緊密地聯系在了一起。特別是,在你小的時候,你的父母便在言傳身教中,告訴你如何去看待自己和周圍的人。
所以,如果你想要弄清楚「有毒」的家庭體系的困惑和混亂,首先你要去審視父母的觀念, 尤其是那些決定你的父母會如何對待你的觀念。
比如,如果你的父母認為,自己的孩子和自己是平等的,那么,他們在對待你的時候,也會充分考慮到你的感受,并試著和你一起討論出問題的解決方案。
但是,如果你的父母認為,自己的孩子必須凡事都按照父母說的做,否則就是不孝,那么,他們會在與你想法不一致的時候,給你一頓披頭概念的臭罵。
更可怕的是,當他們的觀念與現實相駁斥時,并不是每一對父母都有承認錯誤,并做出改變的勇氣。甚至,有的父母會還會告訴孩子「你從哪里聽來的這些……」「別胡說了」等等。
當你的父母為了維護自己的權威,不惜顛倒事實的時候,一方面,你要學會諒解他們,因為,在他們的成長中,他們的父母,也就是你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可能也是這么對待他們的。
另一方面,你也要明白,你已經不再年幼了。你已經有了分辨是非,并讓自己的生活越過越好的責任。
02.
父母的觀念和規矩 ,是如何影響你的?
父母的觀點,一般可以分為兩種:說出口的,和未說出口的。
「說出口」的觀念會被人們直接地表達出來。它們常常會議建議的方式出現,大多包含 了「應該」「應當」「理應」這樣的字眼。
比如,「你應該在11點前回家」「畢業后,你要靠自己來養活自己」「不要把時間浪費在錯誤的人身上」「等爸爸媽媽老了后,你們有贍養我們的義務」等等。
盡管這些觀點會成為我們的一部分,但是我們可以對它們進行檢查和審視,并選擇更有利于自己生活的觀點,拋棄那些舊的,和對自己有害的觀點。
例如,如果父母認為離婚是錯誤的,那么繼承了這種觀點的孩子就很可能把自己束縛在一段沒有愛的婚姻里。但是,我們同樣可以問自己「離婚,能帶給我哪些好處」等問題,來逐漸推翻父母的觀點。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觀點,都會以建議的方式出現。
在一個家庭里,丈夫與妻子的關系、父母與孩子的關系,都可以反映出某種隱含的觀念,但是,卻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夠意識得到他們的存在。
比如,如果你來自于一個傳統的「男主外,女主內」家庭的女孩,那么在你選擇另一半的時候,你也會下意識地去要求你未來的先生可以承擔家里的主要開支。
但是,如果在你的家里,你的父親和母親以AA制來分攤家里的開銷,那么當你未來的先生和你提出所有費用AA制的時候,你也可能會接受這樣的提議。
有別于說出口的觀念,這些沒有說出口的觀念,不僅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到你,還極不易被發現。并且,當你發現了它們的存在后,想要推翻它們的難度,會比推翻說出口的觀念的難度還要大。
因為,想要改變「吃的鹽比你吃的米還多」的父母,從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除了觀念外,你的父母還會設置各類規矩,來約束你的行為。同樣,它們也分為「說出口」和「沒有說出口」的規矩。
比如,在一個知識分子家庭,父母會在孩子小的時候,對孩子的學習嚴格要求。但是,在一個父母文化程度都不高的家庭,孩子的學習并不一定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
有多少對父母,就有多少種不同的觀念和規矩,想要去改變它們,我們首先要理解它們。
03.
自我檢查:你的原生家庭健康嗎?
在前面的內容里,我們討論了,不同的觀念和規矩,是如何影響孩子的成長軌跡的。
那么,什么樣的原生家庭是「有毒」的呢?
希望下面的三個問題,能夠帶給你啟發。
第一條是 —— 當你和父母產生沖突的時候,你的父母是否愿意鼓勵你表達自己的觀點,并在實踐中糾正你的想法和行為?
在「有毒」的家庭里,分歧是無法被容忍的。
因為,只有父母才是家里絕對的權威,而孩子,只是父母的一部分罷了。所以,當孩子有了自己的獨到見解時,父母不僅不會鼓勵孩子去繼續探索,還會簡單粗暴地制止孩子。
第二條是,你是否常常需要過度付出自我,來換偶爾的肯定和安全感呢?
在「有毒」的家庭里,孩子的感受、行為和決定,早已經和父母緊緊地綁在了一起。
當孩子們想要自立門戶的時候,不僅父母們會想方設法地阻止孩子們的獨立,孩子們也會傾向于認為只有和另一個人建立起一種不分彼此的聯系,才能給自己帶來一種緊密的安全感。
在這樣的家庭里成長的孩子,會在成年后,過度去追求來自外界的許可,直到徹底地意識到,只有向內求,靠自己才能收獲真正的滿足。
第三條是,你的父母在面對危機時,是試圖解決問題,還是逃避問題呢?
并不是每一對父母都有勇氣去面對問題,特別是對那些「有毒」的父母。在遇到問題時,他們常常會通過下面3種方式,來把本該自己承擔的責任,丟給無辜的孩子。
第一種方式,是否認事實,拒絕面對。
比如,一個對孩子實施「語言暴力」的父母,會在孩子表達抗議的時候,反咬一口,指責孩子的「大驚小怪」和「缺乏幽默感」。
第二種方式,是推卸責任,指責孩子。
比如,一個酗酒的父親,會告訴自己的女兒。如果不是她惹自己生氣了,自己才不會多喝。畢竟,沒有什么比尋找替罪羊,更能夠讓自己好受了。
第三種方式,是強行阻擾,讓事情愈演愈烈。
比如,當一個家庭成員開始覺醒,并努力走出泥潭時 ,另外的家庭成員,不僅不積極跟隨,還用盡各種法子去阻擾他們的成長。
因為,對「有毒」的父母來說,只有混亂才是生活的常態。
以上,便是今天的內容。
有多少對父母,就有多少種不同觀念和規矩。
但是,并不是每一種觀念和規矩,都是對的。而那些錯誤的觀念和規矩,就像是一粒粒「有毒」的種子,讓缺乏分辯力的孩子們,深陷泥潭,不可自拔。
希望,在讀完了今天文章后 ,你能夠進一步地理解父母行為的成因,并學會去分辨到哪些行為是有益的,哪些行為是有害的。
因為,只要這樣,你才有機會改變它們,從而改變你的人生軌跡。
|| 好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