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舌診》①:中醫教你看舌診,這6種情況下看不得,不準的!
書海泛舟,人間清歡
這是書語人間為你解讀的第607本書
《圖解舌診:伸伸舌頭百病消》
今天,靈遙將為你帶來一本新書,名字叫做《圖解舌診:伸伸舌頭百病消》。一個「望」里就包括了望臉、望舌頭、望形態、望神氣……望出來的不同問題,就分別對應人體不同臟腑的疾病。首先,舌頭是人體中非常特殊的一個器官,肌肉里面包裹的是黏膜,黏膜是半透明的,里面又有很多毛細血管。我們可以通過觀察它的顏色、形態來了解身內部發生著的情況。而,對于我們普通人來說,這也是最便捷的自我診斷之道:在正確的時間里,拿出一面鏡子,看看自己舌頭的形狀、顏色、舌苔的厚度,不僅能看出些端倪來,還能在看醫生的時候,為醫生的診斷提供更準確、有效信息。接下來,你將讀到的是羅大倫集多年看診心血為你寫成《圖解舌診:伸伸舌頭百病消》,希望能夠讓你對你的身體有個初步的了解,并在調理上找準方向,不走彎路。01.
什么樣的條件下,
觀察舌象才準確?
舌象一定要在一定的條件下觀察,否則出現假象。那么,到底在什么樣的條件下觀察會更好呢?首先,我們要有一個觀念,我們在觀察舌像時,觀察的是舌像的變化情況。比如,你在吃中藥調理以前,舌苔厚而發白,舌頭周圍有齒痕;而在服用了一段時間的中藥后,舌苔有變薄,呈現為淡紅色。這就是一個良性的變化,說明你體內的濕氣正在減少。1. 吃了有顏色的食物
顏色是舌診非常重要的判斷標準,一旦舌頭顏色發生了變化,就說明身體內部也發生了變化。所以,我們在看舌像時,一定不要先喝果汁、濃茶、咖啡、吃有顏色的東西等等,避免人為地改變舌像的顏色,導致錯誤的診斷結果。你在睡了一夜后,早上一起來,血液循環的還很慢,還沒有充盈;又或者有人晚上睡覺時,因為打鼾張著嘴,空氣直接與舌頭接觸,舌苔里有許多微生物,也會改變舌象。因此,看舌象要在醒來一陣子后再看,不要一醒來就看。吃飯的時候,舌頭因為要參與食物的攪拌與咀嚼,血液循環加快,因此,血液就會特別充盈,舌質會跟著變紅。剛吃完飯的時候,舌苔因為剛與食物接觸完,沒有回到正常狀態,比如,吃了富含淀粉的食物,舌苔會變得厚膩;喝了豆漿或是牛奶,又會變得白膩。所以,無論是看舌像,還是看中醫,都不要在飯后半小時內。相信有很多朋友都會和我一樣,讀到了與舌診有關的知識后,立馬放下手機,拿出一面鏡子,在衛生間燈光的幫助下,伸出舌頭,看看它的一個情況。然而,有色光源同樣會對舌象產生影響,導致誤診。因此,看舌像要在白天背光的地方,中醫里稱它為「間接日光」,診斷結果才最為真實。吃了某些藥物后,我們的舌苔可能會發生改變,這是根據每個人的不同體質決定的,雖然幾率不多,但還是存在。婦女處在經期或是月經前后一兩天時,舌尖會變紅,這是正?,F象。所以,看中醫時,如果身體情況特殊,一定要及時說明,避免出現誤診。了解了哪些情況下不能看舌象后,我們再來一起看看,在正確的時間里看舌象,我們都能看出身體哪些問題。1. 身體虛的時候,舌象、舌苔會有變化
- 舌苔消失了:中醫認為舌苔是胃氣所生,舌苔消失,有時會代表胃氣虛弱;
- 舌苔顏色發白:很可能是血虛的表現,也可能是陽氣不足;
看舌苔。舌苔如果又厚又膩,說明濕氣重,甚至轉化為痰濕;若是胖大,有齒痕,從另一方面能夠反應體內正氣不足。前面已經說過,舌象是身體內部情況的反映,如果有變化,說明身體開始改善了,反之,則說明調理措施都起到了表面作用。比如,吃了幾副藥后,舌苔沒這么大了,那么,大夫就知道患者體內的濕氣就下去了,可以開補脾的藥了。下一篇里,我們將繼續舌象診斷的學習,你將讀到如何看舌苔和舌質。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