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墻,作為裝修中最普通的墻面處理材料,應該沒有人會將其與空間效果聯系在一起。畢竟真的是太常見太普通了,毫無一絲的驚艷感。可事實上,大白墻也有著它獨有的優勢,就是特別百搭,無論與哪種元素結合在一起,都有不錯的表現。
比如本期帶來的這套案例,即便戶型面積擁有180㎡,也依然是以大白墻為主的。雖說看起來比較簡單,但當效果出來后,卻真的是一秒被吸引,哪怕軟裝還沒上,就已經美翻了。
本案坐標深圳,復式結構,屋主一家六口,三代同堂的成員結構。對于空間的期待,他們希望新家是簡約、溫馨的,并且充滿互動屬性。同時,由于工作比較忙,還需要一個浴缸以及一個影音室,來釋放內心的疲憊。
原戶型雖說看起來比較工整,但卻存在嚴重的面積分配不合理的問題。尤其是樓梯間,更是占據了大量的面積。因此,在布局改造時,也重新調整了樓梯的位置。
空間布局改造如下
1、餐廚區采用一體化設計,并將旁邊的臥室納進來,進一步拓展空間面積。
2、一樓主衛生間改成樓梯間,讓面積分配更加合理。
3、原樓梯間改成老人房,并將主衛生間納進來,實現套間功能。
4、重新規劃二樓結構,保留下主臥、影音室、衛生間的功能性。
當樓梯位置重新調整之后,則處在了進門第一視角。這樣一來讓視覺有了更多的延伸性,二來也有了不錯的寓意。而鞋柜則設計在了進門右邊,一門到頂的柜體結構,無論是整體性,還是收納能力,都得到了優化。
來到客廳,整體采用大面積留白的設計手法,再搭配上部分原木元素,不僅營造出了簡約、自然、純粹的空間感,又在視覺上做到了干凈、大氣。同時,克制的家具選擇,也最大程度減少了復雜,并賦予了空間更多的變化。
作為家里的核心互動區,沙發墻與功能間之間,則以拱形的方式開了一個窗洞。這樣一來,既在這個以留白為主的空間中,增添了一抹趣味性,又讓空間更加通透了。同時,也方便了屋主能隨時觀察到孩子在客廳的一舉一動。
在南陽臺納入客廳的情況下,電視墻直接在留白的基礎上,通過轉角處的弧形設計,巧妙弱化了空間邊界,從而讓空間看起來更加整體。而底部地臺,也兼具了展示與收納的功能。
除此之外,這里還有一個小細節設計很棒。就是電視墻的插座,是通過滑軌的方式安裝在了地臺上,這樣既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了靈活,又不會顯得那么突兀。
考慮到原廚房面積比較狹窄,所以在改造時,就采用了餐廚一體化的方式來設計,并且還將旁邊的臥室納了進來,以最大化拓展空間的使用面積。
而臨窗設計的西廚操作柜,以及定制的巖板餐桌,也在豐富空間功能的情況下,再一次成為了家里的互動中心。
整面墻的儲物柜設計,除了讓空間面積得到了合理利用之外,也幾乎承擔了客餐廳的收納需求。同時,柜體門板采用黑色亞克力與木飾面搭配,既起到了平衡空間基調的作用,又彰顯出了一絲低調內斂的氣質。
西廚操作臺的側面,同樣安裝上了滑軌插座,既簡約使用起來也特別方便。
廚房在空間布局這塊,其實保留了原有的結構,不過在餐廳有西廚操作區的情況下,卻也極大緩解了內部壓力。而在家庭成員比較多的情況下,移門隔斷正常保留,也算是比較實用的處理了。
衛生間做了傳統的干濕分離,盡可能讓空間保持干凈整潔。而一體化的墻地磚選擇,也在視覺上做到了整體。
一樓的主臥作為了兒童房,在飄窗臺不可拆的情況下,在上面設計了一個斜靠的榻榻米,不僅為空間帶來了一些趣味性,又增加了收納。而床頭旁邊的內嵌式書桌設計,也讓孩子有了一塊學習區。
當樓梯間重新調整之后,原空間改成了老人房,并將主衛生間納入了進來,讓空間實現了套間功能。當然,該房間依然以留白為主。
老人房衛生間的臺盆,是利用窗臺的面積來設計的,從而讓空間實現了干濕分離的結構。
功能間目前以辦公、休閑功能為主,后期等到女兒長大了,則可以將墻面的墨菲床展開,作為女兒房使用。
利用主衛生間改造樓梯間,雖說沒有之前的寬敞,但迂回的踏步設計,卻也保證了動線的舒適性。
樓梯間頂面做拱形設計,可以讓空間更加圓潤;45度拼接的玻璃扶手,也呈現出了通透明亮。
樓梯間看向主臥視角,方形的玻璃窗設計,算是空間中的點睛之筆,既通透又起到了引光的作用。
主臥依然以留白為主,再搭配上入墻式衣柜設計,簡約又實用。而一張藍色的云朵床,也盡顯舒適、溫柔。
利用原樓梯間現澆出來的影音室,是一家人觀影娛樂的空間。墻面用吸音棉與木飾面來處理,也在溫潤的氛圍中,與其它空間做到了互不干擾。
二樓的主衛生間雖然不在主臥內,但也算是屋主夫婦的一塊私屬空間了。整體做干濕分離,并加入下沉式浴缸功能,最大程度優化了居住體驗。
縱觀整個案例,雖說屋主家的軟裝還沒配齊,但從現有的效果來看,就已經十分吸引了。真沒想到全部刷大白,也會有這么好的效果。大家在裝修時,也可以來嘗試一下。